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姜德强领跑邓开马拉松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姜德强领跑邓开马拉松
他演绎了“300里加急”,从商丘到徐州给陌生病人送去救命药,诠释了人间大爱。
生活中的姜德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一方面,他背负着1.9万元的债务,家中的家具大多是亲朋给的“二手货”;一方面,在业余马拉松体育运动组织中,他热心肠到了极致。
“他有一颗善心。”他妻子说,“他所有的东西都会送人,就差送妻子、儿子了。”
【寒室】
家具多是二手货,墙上却挂着许多参赛证、奖牌
“他这人就这样,这事摊在他身上,他不去做会睡不着觉,做好事总比做坏事强。”姜德强的妻子张红丽说。
2月21日下午,商丘市梁园区叶庄乡建材胡同7号院,43岁的下岗职工张红丽正坐在房内与邻居聊天。
一提起姜德强,她突然来了气。
“他这个人是中邪了,挣的工资都花给别人了,光为别人着想,就是不为这个家着想,俺家里值钱的东西他都捐送,现在,除了老婆、孩子他不往外送,你看看俺这个家吧……”
家,确实不长脸。张红丽狭小的卧室还兼着厨房,里面摆着两张床、一张小饭桌,还有煤火炉、菜柜、衣柜和一台破旧的彩电,小屋满满当当,但都是破旧的。
张红丽说,家里所有摆放的家具,都是亲朋好友送的“二手货”,就连家里现在还看着的18英寸彩电,也是娘家哥15年前淘汰的。
由于姜德强喜欢早起跑步,所以姜德强有单独的卧房。这间房有八九平方米,一张床、一个破旧的皮革沙发和一台电脑桌占据了几乎所有空间。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参赛证、奖牌,另一面墙的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运动鞋——这间小房子也是商丘跑友们的一个聚会地点。
他们家住的小院落,是20年前建造的。其中有3间房被姜德强租了出去,每间房月租40元。
最让张红丽揪心的是,她儿子就要从部队转业了,就现在这种家庭窘境,儿子说媳妇都难。
今年过春节,姜德强家只买了4棵大白菜。“家里的2斤羊肉,是姐姐家送来的。”张红丽说,“过年了,全家没添一件新衣服,一说添新衣,他就吹胡子瞪眼,但接到求助电话,他跑得可欢了……”
对于姜德强去徐州送药的事,张红丽倒是一点儿也不生气,而且很是嘉许:“他这人就这样,这事摊在他身上,他不去做会睡不着觉,做好事总比做坏事强。”
【乐活】
他将身披988号终身号码,领跑郑开马拉松
“参加马拉松,就找姜德强。”在商丘跑友圈子里,提起姜德强没有不认识他的。
虽然囊中羞涩,还背负着债务,但在商丘田径运动界,姜德强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姜德强说,2007年前,他可是个“病秧子”,皮肤病、腰疼、腿疼等一身毛病,每天要吃大把大把的药。
要治病,最好的办法是参加锻炼,为了激励自己,他开始参加马拉松。
2007年5月,他和儿子姜政一起去参加郑开马拉松大赛,他的儿子取得少儿组第五名的好成绩。
虽然自己没取得名次,但这次比赛激发了他锻炼的动力。回家后,他每天早上开始练习跑步,不知不觉中病竟好了,从此认识了很多的跑友。他成了一名马拉松的狂热爱好者,连续参加了6届郑开马拉松比赛。
2007年10月底,北京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公里,姜德强用3小时25分跑完全程,3万余名比赛者中,他获得国际第750名、商丘市第1名的好成绩。
“参加完这次比赛,虽然没拿到大奖,但我心里非常兴奋。我越来越喜欢跑步了。”姜德强提起此事,依然很兴奋。
姜德强性格外向,也很热心肠。2007年北京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姜德强毛遂自荐,主动帮跑友将名单送到北京马拉松比赛组委会,吃住费用和来回路费都是他自己掏的。
到了后来,他几乎成了商丘马拉松队员的“后勤部长”。一听说哪里有马拉松比赛,他都先自掏费用给大家报名、领衣服,回来后一一发给大家。
“参加马拉松,就找姜德强。”在商丘跑友圈子里,只要提起姜德强没有不认识他的。
2013年,商丘市梁园区田径协会成立,姜德强成为该协会的负责人,每周都要组织会员参加商丘骑行活动。
昨晚,在看了大河报对姜德强的报道后,郑开马拉松组委会新闻中心的张二雷对记者说:“我对他的印象太深了,这是一个对马拉松赛事非常痴迷的人。”
张二雷之所以对姜德强印象深刻,是因为在2011年11月份,姜德强为了替商丘的跑友取报名表和赛事材料,连续两天骑自行车往返商丘与郑州间。张二雷说,由于他连续6届参加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决定授予他荣誉跑友称号,和他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全国另外21名跑友。今年,将由姜德强带领这些荣誉跑友组成方阵,领跑第七届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根据规定,这个领跑方阵是专业运动员之后的首个方阵。
姜德强说,他已接到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授予荣誉跑友称号的通知,同时,他还获得了组委会授予他的另外一项殊荣——988号的终身专属号码。
【梦想】
做一名出手阔绰的绅士
和骑友们一起给一个残疾男孩捐钱,姜德强只捐了10元——那是他身上全部的钱。
姜德强有个愿望,他目前组织的商丘市梁园区田径协会,如果能得到更多的社会捐助,他就会把协会办成一个慈善机构,把捐助款项全部用在救助最需要的穷困底层人身上,让每个会员都成为爱心人士。
他梦想做一名对穷人出手阔绰的绅士,但现实往往让这名“穷绅士”尴尬。到目前为止,他还背负着1.9万元的债务。
他的骑友井宝霞说,2012年夏天,姜德强和商丘的几名骑友从商丘市神火大道自南向北返程,路过商丘市八一路时,井宝霞看见一名残疾的男孩趴在一个小推车上乞讨,显得非常可怜。
已经走出很远的他们,又掉头返回。
井宝霞给男孩捐了20元,而姜德强只给男孩捐了10元。
但是,那10元钱,是姜德强当时身上仅有的10元。
2008年秋天,姜德强要下班时,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独自在铁路旁走动。他上前询问,男孩说要出去打工,没钱买票,也不说家是哪里的。姜德强见天太黑了,不放心他在铁路边行走,将小男孩领回了自己的家。
“小孩叫光辉,问他家是哪的,他不说。问他家里电话,他也不说。”张红丽说,小孩在家住了四五天后,才告诉他们家中电话,家人才将其接走。
今年春节来临之际,姜德强听说有个老人收养了一名孤儿,这个孤儿左腿残疾,很是可怜。为给这名孤儿捐款,他和几个驴友一起策划,举办了一场“驴友献爱心闹新春晚会”。驴友们AA制吃饭,晚会还表演了节目,将这名老人和孤儿都请到现场。
姜德强至今记得很清楚:“晚会共募捐了4531元,全都交给了老人,老人当场哭了。”
姜德强有一个梦想:“如果我有一百万,我会把这些钱全部捐给那些得重病又看不起的人,那才叫‘得’。”
(注:“得”,河南方言,舒服、满意)
【评价】
人很实在,是个热心肠
他给徐州送药的事我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他平常就是这样的人。
2月21日下午,记者走访姜德强的几位骑友和领导,大家的评价千篇一律:“人很实在,是个热心人”。
“他给徐州送药的事我今天才知道,这事我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他平常就是这样的人。”商丘华商农村商业银行光彩支行行长李忠义说。
据李忠义介绍,他与姜德强相识是在2009年冬天的一个早晨。那时,他的孩子上高中,每天五点多他就要起床送孩子上学。然后,他就在街上跑跑步。一天,当他正在跑步时,姜德强突然主动走过来和他聊天,并现身说法劝他坚持长跑,还让他参加马拉松比赛。慢慢地两人就成了朋友。
“当时我200多斤,哪敢想过参加马拉松比赛。谁知后来他给我报了郑开马拉松比赛,并鼓励我锻炼,给我加油。”李忠义说。
骑友井宝霞与姜德强认识时间不长,她认为姜德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个热心人。“姜德强也经常劝大家多参加义工活动,让大家都帮别人做善事。”
姜德强是郑州桥工段商丘线路车间一名线路工,该车间党支部书记杨新立说,交给姜德强的工作他都能踏实完成,人很实在,是个热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