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了望时评 > 2013年了望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2013年了望时评第44期:以市场化改革牵引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3-11-20 08:39:13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2013年了望时评第44期:以市场化改革牵引中国经济

   过去35年依托于市场机制的改革开放实践,就像在历史长河上修筑堤坝,大坝的基础和主体已经建成,现在到了要合龙的一刻。这决定性的一刻,仍然要依靠“市场化”而非其他“材料”来完成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谈到经济体制改革时,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由以往的“基础性”上升为“决定性”。这一措辞上的变化,反映了新一届执政集体对市场机制功能的深刻理解、对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全面认识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脉相的精准把握。

  基础性,更强调的是必要性,“有之未必然,无之必不然”。

  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只有坚决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灵活性和规范性,才有可能对外发出坚定融入世界市场的信号,对内激活生产要素潜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来说,向市场机制转型的兴衰成败毕竟还在未知之列,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举国上下只能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睿智,拥抱市场。后来的实践证明了党和政府上述决策的正确。

  时至今日,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民众进行的改革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已经有足够的把握和充分的自信指出,市场机制对经济体制改革激活生产活力的作用,不仅是必要性的,也是充分性的。只要坚决把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出来,经济改革就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进程就不会止息。

  过去35年依托于市场机制的改革开放实践,就像在历史长河上修筑堤坝,大坝的基础和主体已经建成,现在到了要合龙的一刻。这决定性的一刻,仍然要依靠“市场化”而非其他“材料”来完成。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来到深水区。坚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解决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问题;进一步推进市场化,也一定能够解决深层次的、重点领域的改革难题,牵引中国未来的发展。

  首先,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依靠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来实现。只有保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与优势才能得到有效的检验与锤炼。

  其次,科学的宏观调控与有效的政府治理,离不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在于其能够不计成本地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而在于其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引导市场主体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风险的积累,而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高度完善的市场化传导渠道。

  同样,有效的政府治理,也不是政府包揽一切,而是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责,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与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效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第三,消除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障碍必须坚定依靠市场化改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农村和农业部门生产要素融入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劳动市场与分工体系的过程。

  通过市场的整合来提升农业部门要素的生产能力与流动性水平,才能真正打破城乡藩篱,实现劳动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配置,最终让城乡之别,成为个体在不同生活方式上的自由选择,而非生活水平上难以逾越的发展鸿沟。

  此外,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也都有赖于市场化改革来提供保障。据此而言,改革的要义在于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国内外规则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