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 杭州公务员考试网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各市直达: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浙江公考必备:什么是两创总战略

发布时间:2014-03-04 08:23:46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两创”总战略

  “两创”总战略是“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简称。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 2007年6月,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同年11月5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浙江人民在创业创新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的浙江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再创发展辉煌的必然选择。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基本内涵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科学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形成全面创业和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使全省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明显改善,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浙江。

  几年来,浙江干部群众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创业创新全面开花,走出了一条符合浙江省情、具有浙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对“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理论思考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既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思路,也是对“浙江经验”的高度概括。

  创新创业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基石

  创业是一种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种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的行动方式。创新是指创造在实质上不同于现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它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创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创业的灵魂。

  创新创业是富民强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富民强省是创新创业的最终归宿和目的。改革开放近30年来,浙江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富民强省的发展目标,并以全民创业为重要实现手段,在体制、机制、市场、产业、科技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异常活跃的创新,从而形成了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发展特点,这也是浙江发展经验的核心之所在。正是由于积极营造宽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使“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的艰苦创业取得了丰硕成果。据2007年7月12日省政府发布的浙江民营经济运行报告显示:在2006年度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了203席,总数居全国第一位;中国社科院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中,浙江占了19席;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浙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

  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创新创业精神,才使浙江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个全国第一,也因此涌现出了一批批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善于创造,足迹遍及全世界的商人群体。浙江要继续走在前列,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比较注重坚持富民的基本政策,并始终围绕富民目标,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出发,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富民目标的指导下,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2006年,全省人均GDP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三、四位,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全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高的省份,逐步形成了中间收入群体大、两头收入群体小的比较合理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体现,它突出强调了浙江一贯坚持的经济发展以富民为宗旨,指明了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根本保证是创新。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促进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型,从依靠资源要素高消耗和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以创新为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以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率,全面化、长远性、可持续为基本特征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

  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表明:创新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外部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建立或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浙江原有的先发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来很多自己所熟悉的东西现在已不再成为独家的“秘密武器”。浙江要继续“走在前列”,除了“干在实处”之外,还必须与时俱进,“谋在新处”、“赢在特处”。为此,必须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高举自主创新旗帜,把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来落实,作为发展理念来强化,作为重大战略来推进,以创业促创新,以创新带创业,以富民为强省的基础,以强省为富民的支撑,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的思路

  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必须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发展举措。用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用创新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理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思路拓展发展空间。整体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根据上述要求,今后必须进一步维护和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业创新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发展与提升,为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推进创业富民,就要一如既往地大力扶持和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富有创业精神的各类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和推动全民创业。民间力量、民众创业对于浙江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充分激活各类民间资源,包括民间人才、民间资本、民间技术、民间经验等等,调动全体民众的创业积极性,为他们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在全省逐步完善有利于创业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加积极地发挥政府职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弥补市场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要从优化体制、机制、政策等外部创业环境入手,拓宽创业者的市场准入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工商注册手续,加大融资扶持力度,加强行业发展引导,丰富信息服务内容,营造良好竞争秩序,形成全民创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心理氛围,培育更加庞大的创业者群体,使之成为与我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增长动力。

  实施创新强省战略,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积极开展科技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社区等的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决定了科技创新是创新强省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此,必须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鼓励、保护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物、现代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高技能人才。要通过政策引导,打造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当前,实施创新强省战略除了要在经济、科技领域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创新实力之外,还必须在政治、文化、思想、理念、制度等各个领域开展创新,走全面的创新驱动之路。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理论研讨会综述

  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与会同志认为,回顾浙江近30年来发展之路,可以看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贯穿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之中,贯穿于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之中,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实践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结合起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很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从一个经济社会落后的农业省份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省,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新创业的历史画卷。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对浙江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起点上开拓浙江未来的发展理念。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了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品格,显示了创业创新在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这种创业创新精神正是浙江精神的核心所在。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开拓未来,引领发展,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浙江发展经验,与时俱进地弘扬浙江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

  二、充分认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重大战略意义

  与会专家指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不是简单地继承我们过去的成功经验,而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举措的创新,是我省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必由之路。这是省委站在新世纪新的起点上,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面对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根据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的正确抉择。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举措。未来5年,浙江将进入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发展阶段。这是我省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瓶颈约束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继续弱化,经济发展方式正处在进一步转变关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创业之路。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最大热情地鼓励创新,才能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无论是创业还是创新,目的是为了强省富民,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我省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符合我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三、正确把握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丰富内涵

  与会学者对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内涵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创业富民是指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创业实现富裕;创新强省是指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来建设经济强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创业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创新创业是一个过程和目标的统一,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富民为本,强省为基,以富民实现强省,以强省来保障富民。创业富民不仅是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创业实现富裕,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人民积极投身全面小康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创新强省不仅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建设经济强省,而且还要通过加强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领域的创新,全面推进浙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在加强自主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民营经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全面改善民生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和谐浙江。

  有学者指出,要用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业,不断解放思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为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

  一是需要有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方面的理论创新,为全民创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是需要对省内外、国内外的创业创新的经验教训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技术进步的发展规律和最新趋势,把握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创新的互动共进关系,找出阻碍创新的主客观因素。

  三是要通过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能够促进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相应的政策体系,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增强创业创新动力,保护创业创新成果,提高创业创新绩效。

  四是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推进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的创新。

  有学者指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创新创业在新阶段的新特征,推动浙江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创新,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上继续迈出创新步伐。

  特别是要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是以制定实施《浙江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办法》为契机,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二是推进“五大专题”的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围绕创新发展加大投入。

  三是实施“958”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四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五是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完成全省节能减排任务。六是培育创建区域品牌,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有学者指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必须重视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都能在我省创新创业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浙江近3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市场机制,就不可能成就有活力、有创新的浙江经济;而没有政府的有力推动和务实高效的管理,浙江的市场机制就不可能健康运行。正是政府与市场的这种合作互补关系,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增加,浙江作为改革先发地区在推动创新创业方面的许多体制机制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创新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创新创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充分运用好政府资源,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学者指出,要重视提高创新创业主体的能动性。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对创业主体和创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创新的微观主体必须要有新思路、新理念和新对策。

  “创业富民”实际上是两个层面,包括既有的和潜在的创业主体。随着资源约束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创业门槛提高了。这就需要创业者更新思路理念和对策,对新进入的创业者,要对自身优劣和未来趋势有准确的评估和判断,选择确定最合适的行业与商业模式。对既有创业者来说,则是二次创业的挑战,需要永不满足的创业动力,持续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论是哪一类创业者,政府公共部门要营造更好的软硬环境。创新与创业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创新离不开创业精神,离不开由企业家主导、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的创业活动,创新的成效也只能通过未来的创业实践来检验;而创业成败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是主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强弱,真正富有成效的创业活动,必然充满创新精神,真正的创业者,首先是勇于开拓的创新者。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充分发挥企业家、科研人员、一般创业者、普通工人等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

  有学者指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阶段,要求创新本身再上新台阶。浙商作为创新的微观主体,要切实完成几个转变:

  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提高创新的含金量和附加值;

  从点式创新向链式创新转变,更加注重创新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从实体创新向理念创新转变,努力实现功利浙商向责任浙商的升级,从老板成为企业家。

  同时,作为创业创新的主体,不能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无论在产业选择、资源开采、技术运用、生产工艺和排污处理方面,还是在诚信守法、保护劳工权利、发展慈善事业、捐助公益事业、援助弱势群体方面,都应当考虑社会利益,承担相关责任。

  有学者指出,要在创新创业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民性,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物质基础;

  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机制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均等公共服务;

  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社会“安全网”。

  有学者指出,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文化环境,不断地强化和提升浙江人的创业创新意识、创业创新兴趣、创业创新胆量和创业创新决心,改造不利于激发创业创新动机和创业创新热情的文化心理旧习,营造出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要进一步培育有助于创业创新活动的创业创新精神,充分地激发浙江区域社会的成就动机和成就愿望。

  二要提高创业创新的知识和能力。

  三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人际文化氛围。

  四要营造有助于创业创新活动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优美的空间布局和建筑、整洁的道路、发达的通讯系统、宜人的生态条件等硬件设施,形成一种“筑巢引凤”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强化宣传,使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成为全省人民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加强创新创业对策研究;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题,夯实创新创业基础。

  坚持以创新促科学发展,以创新促社会和谐,以创新促走在前列,把自主创新贯穿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一切创新之中,努力在思想上取得新解放,认识上取得新提高,工作上取得新进步,实践上取得新突破,事业上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