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政绩观申论范文:正确对待功劳、苦劳和疲劳
这是一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申论范文,该范文指出:讲政绩,求发展,造福一方,服务百姓,这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每一位领导干部只有勤勤恳恳地工作,留下实实在在的政绩,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请阅读:
正确的政绩观申论范文:正确对待功劳、苦劳和疲劳
(编者按:每一位领导干部只有勤勤恳恳地工作,留下实实在在的政绩,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讲政绩,求发展,造福一方,服务百姓,这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每一位领导干部只有勤勤恳恳地工作,留下实实在在的政绩,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编者按:简明的开篇,直切主题”每个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然而,自从严治党形成新常态化以后,常听到一些干部特别是深处一线的领导干部经常抱怨组织上没有提拔重用自己,在自我评价时常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言下之意,个人的工作很辛苦,不论工作好坏、成绩大小,总还做了些工作,有些和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格。久而久之,这些同志工作上不思进取,常以此为借口,闹情绪、使性子,牢骚满腹、消极懈怠。这既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浮躁轻狂的心态,又说明他们缺乏党性修养,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和政绩观。克服这些问题,必须正确对待功劳、苦劳和疲劳,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不”。 (编者按:此段提出问题现状,某些干部没有正确区分功劳、苦劳、疲劳几者的区别和关系)
有功劳不伸手。功劳是一个干部工作付出的成果体现,是衡量干部政绩的关键。苦劳和疲劳是成就功劳的前提与基础,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如果不下一番苦功夫,不能吃得苦中苦,功劳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有,也是投机行为居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只讲苦劳、疲劳,却总是出不了功劳,也要思考是否属于“懒官庸官”之列。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首先要干事。组织安排一个人到领导岗位,就给他搭建了干事创业的舞台,提供了施展才干的空间,他应该把握机遇、珍惜岗位,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勤于政事、踏实干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用出色的成绩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也只有这样,他付出的苦劳、疲劳才有更强的说服力,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编者按:提出分论点,具体点出功劳的重要性,功劳是衡量政绩的关键,但同时必须付出苦劳、疲劳才能收获功劳,结合说理论证)
有苦劳不计较。苦劳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当干部就应该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如果说一个干部能够功成名就,那么这其中过程必然伴随着苦劳和疲劳。党的宗旨决定了党的干部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而是人民的勤务员,是给老百姓“跑腿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在过去,封建士大夫尚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应该殚精竭虑为党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等人民的好干部,都是工作在环境艰苦、条件较差的岗位。可是他们服从组织、心系群众,风吹日晒不言苦,高寒缺氧不畏苦,生活清贫不叫苦,把事业的根扎向土地深处,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默默无闻地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他们的苦劳是以不让群众受苦为出发点,已经升华为一种“以苦为乐不言功”的精神境界,注定会在群众心中立下永恒的丰碑。 (编者按:紧接着提出苦劳的必要性,党员干部必须殚精竭虑为党分忧、为民服务,但不能叫苦叫累,结合人物论证)
有疲劳不抱怨。疲劳是领导干部的心态使然。如果领导干部没有干事建功的理想,缺乏不怕吃苦的作风,整天沉迷于名利得失的小算计里,斤斤计较,毫厘必争,那么工作中就很容易产生疲劳感。俗话说:“吃的亏,打得堆”。领导干部克服疲劳感,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要坚持脚踏实地地干好工作,摈弃浮躁,“只有积好跬步,致千里就是迟早的事”,只要默默耕耘,一定会有收获。乘法: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集体智慧,抱团发展,推动工作高效完成。除法:就是要客观对待政绩,以团队为分母,个人为分子,摆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分功不揽功。减法:就是正确对待名利,“有舍就有得”,只有少计较些个人名利,清除过多的私心杂念,放下思想包袱,摆脱疲劳心态,才能轻装上阵、快乐工作。 (编者按:最后提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干部的心态使然,结合措施论证。全篇饱满充实,是一篇较好的申论范文。)
相同主题的范文:
正确的政绩观申论范文: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荐内容:申论真题范文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