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申论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1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3-07-16 11:09:0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真题材料:2011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中的画线部分,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给定资料1的调查数据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

  参考答案:

  我国当前青少年道德素质存在问题,人们用过去的道德标准评价当代青少年道德状况,以致对青少年道德形成一代不如一代的共识。

  (2)请用一句话,说明给定资料1中③谈到的现象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分)

  参考答案:

  社会缺乏道德培养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有关道德认识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偏差。

  (3)请用一句话,说明给定资料11中专家披露的数据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3分)

  参考答案:

  绝大多数青少年自身义利观错误,重利轻义思想严重。

  (二)根据给定资料,用简洁的语句,分条概述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18分)

  要求:从宏观把握,做到全局、准确。

  参考答案:

  一、成就:现代社会存在青少年的活雷锋、义工,他们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问题: 1.政府:教育立法缺失;文化建设滞后。 2.社会:缺乏统一、完善的道德评价标准体系;社会德育教育主流无力,道德环境差。 3.学校:重智轻德,传统道德教育缺失,文明礼仪重视不足;教师考核机制只重成绩,不重师德。平等教育缺失。 4.家庭:家长自身道德素质低;家庭德育教育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状况重视不够; 5.青少年自身:自私、冷漠、功利,公德意识缺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正确,恋爱过早、道德滑坡。

  三、对策:1.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应加大对青少年道德教育;2.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财富观。尊重教师,服从管理。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市委、市政府写一份“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书,篇幅500字左右。(27分)

  要求:建议切合题意,导向正确,比较系统,针对性强,务实可行,行文思路清晰,文字简洁流畅。

  参考答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的建议书

  尊敬的市委、市政府领导: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公共场所、公共生活中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当前青少年道德滑坡现象严重,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偏差,责任感缺失、过于自我、缺乏爱心。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第一,大力加强社会教育。加大对青少年社会德育的重视力度,利用媒体宣传高尚社会公德,惩恶扬善,减少不正之风对青少年的影响;设立文化预警机制,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第二,努力改进家庭教育。政府可通过宣传德育活动,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借助媒体的力量为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鼓励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为孩子创造良好家庭德育环境。

  第三,全力完善学校教育。政府应将德育效果纳入教育水平考核体系,加强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鼓励学校联系实际,以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引导学校注重平等教育;督促学校加强教师管理,强化师德概念,为学生的公德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希望政府能够组织、协调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社会公德。

  XXX

  XXXX年XX月XX日

  (四)请根据给定资料10中②(中美互访部分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评论。(45分)

  要求:观点明确,立意新颖,逻辑严密,分析评论透彻,语言精练通畅。

  参考答案:

  《未来,在教育手中》

  30年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规规矩矩学习,踏踏实实作业,“努力努力再努力”是流行在学生中间的口头禅。30年后,虽然科技文化没有赶超美国,但我们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经历了只重视数理化的应试教育时代,纵然社会各界、学者民众都在对应试教育诸多批判,但它确实极大缩短了我们与美国科技文化的差距,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教育造就了中国当代,是教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前形势下单纯依靠应试教育已经难以应对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德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亟需登上历史舞台。当代青少年不再仅仅接受来自学校的教育,社会的丰富多彩、改革开放的深化都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冲击。各类青少年道德滑坡事件层出不穷,重智轻德教育模式的危害开始凸显出来。

  青少年道德出现诸多问题。部分青少年产生了信仰危机,将“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一切向“钱”的目标主导了他们的人生方向,正值大好年华的他们表现出失落、迷惘,丧失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在道德教育缺失、信仰偏差之时,早恋、殉情事件屡现,犯罪率不断攀升。物质的极大丰富,成就了部分青少年注重吃穿、忽视理想与追求的生活态度,缺乏责任感、过分自我、爱心缺失。知识的缺失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道德的缺失对青少年的影响却是终生的。

  导致德育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不乏家庭的不重视、学校的不作为以及社会的不关注。家长忽视与无知,使学生丧失基本的道德观念;学校则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社会教育宣传失范,带给学生的是扭曲的成长道路。因此当前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需立刻加强各方力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道德教育需多方入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家庭质量,营造充满良善与爱心的美好之家。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战场,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地方,要切实将德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社会则是规范青少年公共行为的大环境,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大对社会公德教育的宣传,努力创设人人崇尚良好风尚的礼仪之邦。

  祖国未来的根本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德、学、思、行四者合一,良性互动,全力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我们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