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真题材料: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部分地区课本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问题解析: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首先,明确本题的试题类型。题干中“概括”二字很明显地提示大家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其次,明确本题的作答对象。题目要求归纳概括的对象是“部分地区课本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材的循环使用在推行过程中遇到哪些阻碍和困难,不能随意扩大外延。再次,明确本题的作答依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既然没有指定某一则资料,说明作答本题需要考生读懂全篇资料,因此,本题的作答依据当是全部给定资料。最后,明确试题的作答要求。答案要“准确”、“全面”,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通读给定资料,我们发现资料3、7、8、10涉及了部分地区在课本循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那么相关主要问题也应包含在这四则资料中。
资料3介绍了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哈尔滨市和上海市的部分中小学在推行课本循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家长和教师、学校管理者都对课本循环使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家长主要担心循环课本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教师则认为部分学生不爱惜课本,经常在课本上乱涂乱画,不利于课本的循环使用,但是如果不让学生对课本进行涂改,又很难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学压力增大;学校管理者认为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课本循环制度,管理难度大,同时由于教材频繁改版,新旧教材难以衔接,也不利于课本的循环使用。
资料7列举了教育管理者对于当前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的一些看法。山东省青州市莲花盘中学的校长认为,决策者和执行者对于循环课本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未认识到循环课本不但有利于节约书费,更大的意义在于育人,即让学生在循环使用中接受爱的传递。
资料8第一段介绍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的观点,即课本循环使用未能真正受到重视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二是部分家长的担忧。
资料10介绍了一位网友对于当前循环课本迟迟不能推行的原因的看法。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利益分配。推行循环课本势必会影响到内地出版社的利益。而且由于行政垄断,教科书发行途径单一,教师和学生无权双向选择,只能被动接受。这都阻碍了循环课本的实施和推广。
(三)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提炼出要点后,就进入作答关键环节——加工要点。考生需要从上述要点中提炼概括出共通点,对相同的要点或相近的要点进行合并、整合,在保证答案全面、精炼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主要问题有:
一是部分学生课本使用习惯不当,在课本上乱涂乱画,不利于课本的循环使用。
二是部分家长不理解,担心循环课本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健康。
三是可能对教学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教师担心达不到实际教学效果。
四是教材改版频繁,新旧教材难以衔接。
五是相关制度不健全,缺乏与教材循环使用相配套的政策和操作细则,校方管理缺位。
六是既得利益者阻碍课本循环使用的推广,决策者和执行者对课本循环也缺乏深层理解和认识。
(二)“给定资料11”某出版业人士对“豪华课本”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3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问题解析: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该题是一道典型的评论型综合分析题。要求考生就某出版人士对“豪华课本”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要求考生对这位出版业人士的观点进行判断,并且评判要有理有据;另一方面要求从整篇资料的背景下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回答这样的题目,考生首先必须要有辩证的、全面的思维。既要考虑这种观点合理的一面,也要认识到该观点存在的缺陷,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其次,学会从材料中寻找论据,评价该观点正确与否,看其是否符合材料的主旨,是否符合当前我国大政方针。显然,“豪华课本”与材料所倡导的课本循环使用、减少浪费相矛盾,也与当前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违背。
这一观点的出处是“给定资料11”,但是我们作答的依据却不能局限于该则材料,而应是通篇文章。最后,要注意题目要求,即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晰,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二)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明确了题意和作答方向,接下来就要从给定资料中寻找作答要点。
阅读“给定资料11”,可以看出这位出版业人士的基本观点是非常赞同“豪华课本”的,并且提出了原因,例如与国际接轨、“豪华课本”设计更加人性化,可以保护学生视力,改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课本的循环使用。可以看出“豪华课本”相对于旧式的教科书课本有其优点,这是该出版业人士观点的合理性方面。
然而,显然该出版业人士未能考虑我国国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而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推行“豪华课本”不符合我国实际,势必会加重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负担。推行循环课本的目的就是节约,“豪华课本”显然是与之背道而驰的。
其次,我们应当注意这位出版业人士的身份。他作为当前既得利益者,观点显然会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从资料8、10可以看到,推行循环课本受到的一个重要阻碍就是既得利益者,循环课本将损害他们的利益。此外由于“豪华课本”价格昂贵,出版社可以获得的回扣和利润也就更多。“豪华课本”为教材的高定价提供了利益空间。
综上,该出版业人士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三)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将以上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按照总分结构,先辨析该出版业人士的观点正确与否,然后对他的观点合理和不合理之处进行说明,引用材料进行论述,使自己的评判有理有据。另外,还要注意控制作答字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参考答案:
该出版业人士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豪华课本”确实有其优点:设计更讲究人性化,充分考虑了对学生视力的保护,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效果。此外,“豪华课本”的印刷质量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材的循环使用。
但是,“豪华课本”并不适合在我国推广。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豪华课本”的使用脱离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其次,该出版业人士没有看到“豪华课本”背后深层次的成本、环保以及对孩子节约习惯的养成等问题;第三,“豪华课本”的推广更多的是为既得利益团体服务,“豪华课本”为教材的高定价、高回扣提供了利益空间,管理者和决策者需要对这种观点有所警惕。
(三)根据给定资料,就如何推行课本的循环使用,提出你的解决措施并加以简要说明。(30分)
要求:准确全面,切实可行;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问题解析: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是一道提出对策类试题,要求考生就如何推进课本的循环使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出对策,首先要解决对策从哪里来的问题,即明确对策的来源。按照申论的命题规律,对策的主要内容就包含在给定资料中。只要深刻理解给定资料,就能解决对策来源问题。回答本题,可以结合第一题当中关于课本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提出对策,也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炼出具体的对策。需要注意的是,所提的对策要切实可行,同时表达要简明,条理要清楚,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针对学生在课本上乱涂乱画,我们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更多学生对推广循环课本的支持,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爱护书本的习惯,延长循环课本的使用寿命。可以借鉴资料7中有关专家的建议,将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环保教育与循环使用课本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
针对资料3中家长对循环课本卫生情况的担忧,我们可以加强对循环课本的卫生消毒工作,确保学生的健康,同时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资料3介绍了部分家长和教师的担忧。家长担心不让学生在循环课本上做笔记和涂改,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教师认为循环课本也可能不利于教学,影响教学效果。这些其实都与循环课本的编排有关,可以借鉴国外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同时组织专家多做调查,对循环教材的编排进行改革,适时推进作业和书本的分离,使之更容易被学生和教师接受。
教材的频繁改动、新旧教材难以衔接也不利于循环课本的推广。因此,国家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修订出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在一定时期内趋于稳定。
针对资料3提到的循环课本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我们可以从资料6、7中提炼出具体对策。资料6提到国外课本循环使用运作良好,关键的原因在于课本循环形成了良好的规章制度。资料7山东省莲花盘中学校长也呼吁应当尽快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可见,推进课本循环的推广,还可以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
(三)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综上,我们可以从五个角度提出具体措施: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二是保证教材体系的稳定性;三是科学编排循环课本;四是加强学生的教育宣传工作;五是做好循环课本的消毒工作。对每个要点进行归纳概括和必要的语言加工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的措施包括以下五点:
第一,建立健全保证教材循环使用有序运行的规章制度。政府应制订和完善教材循环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先行,依法推动教材循环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要求,设计可操作的执行规定,保证教材循环使用的顺畅进行。
第二,颁布课程标准,保证教材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国家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修订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第三,对试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对循环教材进行适当调整。科学编排循环课本,如适时推进作业和书本的分离,有利于保证教材的循环使用,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
第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工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用书习惯。开设环保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爱书护书意识和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真正明白教材循环使用的重要意义。
第五,严格卫生防疫制度。加强循环教材的消毒、日常管理及监督,切实做好回收书本的消毒工作,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
(四)参考给定资料,以“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与节约的种子”为题目,围绕课本的循环使用,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观点明确,具有说服力;语言畅达,条理清楚;总字数800~1000字。
问题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即给出了文章题目,因此考生切不可再自拟题目或添加副标题。既然是命题作文,也就限定了作答范围。“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与节约的种子”,说明“孩子”是主体,切不可从学校、教师抑或是家长的角度来写;“环保和节约”限定了作答内容,考生在论述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培养孩子的环保与节约意识进行论述。
文章论述也限定了主题,必须围绕“课本的循环使用”。考生要在“孩子”和“课本的循环使用”两者之间做很好的衔接,认识到课本循环使用对于培养孩子的环保与节约意识的教育作用。同时根据材料提炼出有哪些因素不利于循环课本的推广,不利于小孩环保和节约意识的培养,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对策。
另外,由于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存在于资料当中,考生在写作时可精要概括,充分利用,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也要看到题目中要求写“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和节约的种子”,这就要求各位考生的对策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提炼。
参考答案:
《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与节约的种子》
近几年,学生课本浪费大的问题引发各方关注。中小学生每年扔掉旧课本、再买新课本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这与国家所提倡的节约是背道而驰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鉴于此,我国借鉴国外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做法,在部分中小学开展课本循环使用活动。
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轻家庭负担等诸多方面无疑发挥着积极意义。而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育人”,即在孩子心中播下环保与节约的种子,让学生们在课本循环使用中树立起环保和节约的意识,培养他们自觉爱惜财物、力行节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来说,这是非常有益的。
然而,当前在推广课本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许多学生认为“循环课本”不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同时受到“喜新厌旧”心理的影响,对旧课本产生排斥心理。二是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本使用习惯,喜欢在课本上乱涂乱画,缩短了循环课本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做好循环教材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教材循环使用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教育行政、新闻主管等部门间的沟通与配合,通过各种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推广循环教材的氛围。学校要制定相关规定,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争取学生理解与支持。最重要的是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书护书意识和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引导,通过环境教育及道德教育使学生真正明白教材循环使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借此使学生接受教材循环使用,增强学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是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用书习惯。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对于书籍负载的人类文明的敬重与维护。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做到在循环教科书上不乱涂乱画,妥善保管循环教科书,确保循环教科书整洁完好;另一方面,要把教材循环使用工作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养成爱护课本、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和节约同样如此。课本循环在创造“绿色效益”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自觉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得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我们期待着环保和节约的种子,将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