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申论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8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3-07-18 13:34:21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真题材料:2008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类)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请用150-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公共资源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有偿或无偿使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由管理部门自收自支的体制弊端甚多,应建立收入统一征收、全额上缴财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共资源无偿使用,是资源公益性质的体现,也是资源使用的根本发展方向。要保证无偿使用的资源公共服务功能发挥得更好,政府应综合运用财政投入和市场机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或意见。(25分)

  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总字数300-400字。

  参考答案:

  针对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收入由管理部门自收自支易诱发腐败、导致资产流失的弊端,应确立收入由财政统一征收、归财政所有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以招标、拍卖等不同方式有偿出让权益,收入由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有关部门统一征收,全额上缴财政,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针对公共资源无偿使用造成管理压力加大、养护资金不足、超出承载能力运营等问题,应立足于完善公共服务,把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增强资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既要给予足够的财政投入,保证人员支出和日常的管理、养护费用;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品质,拓展收入来源,靠吸引更多使用者、延长使用者逗留时间、增加使用者对公共资源周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来增加收入,保证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

  (三)请就给定资料中反映的现实问题,用1000-1200字篇幅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公共资源的使用应有制度保障》

  政府投资建设、政府部门管理的的公共资源,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实行有偿与无偿使用。无论有偿或无偿,均应有制度的保障,以充分发挥资源的公共服务功能,确保公有资产不流失。

  对于道路、桥梁、隧道、公园、广场、停车泊位等公共设施,完全采取无偿使用方式而由政府承担其费用,显然是不现实的,国内外的通行做法都是有偿出让其运营权益,政府获得收入后再转而投入新的公共设施建设,还利于民、还利于社会。过去我国普遍采取的资源有偿使用由管理部门自收自支的体制,具有易诱发腐败、导致公有资产流失的弊端,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政府应建立健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出台必要的办法,明确规定公共资源有偿出让权益的收入由财政统一征收,全额上缴财政。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游览设施等公共资源,按照向全体国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应实行免费开放、无偿服务。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是现代政治文明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资源使用的终极发展方向。太原市迎泽公园作为全国最早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按照政府和市民共建共享文化休闲资源的模式,实现了“市民得实惠,政府赢形象,公园经营活”的多赢局面。同时,游客量比过去增长3至5倍,也给公园带来了管理压力加大、养护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公园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难以适应游客急剧增多的形势,服务品质下降,反过来造成了游客的不便和不满。迎泽公园遇到的困难说明,尽管无偿服务是公共资源使用的终极方向,但资源无偿使用不是无条件的,同样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浙江省连续推出图书馆、博物馆、西湖游览设施免费开放的举措,运营几年来获得了成功,不仅传播了优秀的精神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增加了旅游产业等相关收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公共资源的自我发展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为公共资源的无偿使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必须把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保证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政府应建立对公益事业以财政投入为主、市场开发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公共资源的性质特点,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实际,对于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完全意义上的公益事业,原则上实行财政全额保障,保证公共资源能够持续发展、免费服务;对于公园、旅游景点等公益性、经营性兼有的事业,应在政府财政投入保证其日常基本支出的同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自我发展,开发旅游产业等相关服务项目,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吸引更多使用者,延长使用者逗留时间,增加使用者的消费额,拓展收入来源,使公共资源获得足够的收入用来自我发展,实现公益事业的良性循环。

  无论有偿与无偿使用,公共资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公众服务。只有实行相应的制度保障,公共资源的使用与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最终使公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