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之逻辑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25 17:59:45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86

  (单选题)

  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由此推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

  A. 有许多语言文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语言文字

  B. 古代语言文字往往是随着文明被征服而灭绝的

  C. 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

  D. 现代的非文盲比例与古代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论据是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本题论点和论据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许多语言文学家研究这些语言文字,对题干观点没有明显的削弱作用;B中只涉及“古代语言文字”与题干结论无关,属于无关选项;C中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直接对题干观点进行削弱;D中只提到了“非文盲比例”现在与古代的区别,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选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削弱论点

  87

  (单选题)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滇国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颇为重要。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华,然而东汉以后,古滇国却神秘消失,唐代以后的史书上竟没留下任何记载。近年来,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据此,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

  A. 在抚仙湖水下古城,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

  B. 按考古常规看,王国都城附近都是墓葬群

  C. 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史料记载的古滇国都位于今云南省境内

  D. 据专家推测,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古滇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论据是抚仙湖周围的墓葬群出土古滇青铜器。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古滇王城,论据强调墓葬群,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B即直接在古滇王城和墓葬群间搭桥,是答案。A、C和D中均没有明确说明古滇王城和墓葬群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作用都比B项内容力度弱,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加强论证

  88

  (单选题)

  从200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0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55万人次。

  由此可以推出(  )。

  A. 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B.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C. 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流量不均衡

  D. 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创造更大价值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说明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第二句说明预约参观办法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第三句说明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三句间是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采用预约参观办法使得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进一步使得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说为游客提供了便利,题干中没有提到,只是说更优质的服务,因此无法推出;B中说实现利益最大化,过于绝对,从题干信息无法得知;C中由“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可以推出,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前,游客流量不平衡,因此C项正确;D中说法创造更大价值,属于过度推论,从题干无从得知。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89

  (单选题)

  某小学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增购一辆校车,以加强对师生的接送能力。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否决了这项申请,理由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根据该校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现有的校车已经足够了。

  以下哪一项假设最能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 )

  A. 调查显示,租用校车比购买校车更经济

  B. 该小学的校车中,至少近期不会有车辆报废

  C. 该地区小学适龄儿童数量今后不会有大的增长

  D. 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扩大该校师生规模的计划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否决了增购一辆校车的申请,论据是校车的数量必须与学校规模和师生数量相配套。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租用校车比购买校车更经济,与否决增购校车的申请无直接关系,属于无关选项;

  B中近期校车不会报废,说明目前的校车是满足目前的师生数量和规模,支持了不购买的决定,对题干结论加强作用明显;

  C中该地区小学适龄儿童数量,范围扩大,并不是该小学,属无关选项;

  D中没有扩大该校师生规模的计划并不是当前的情况,属无关选项。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90

  (单选题)

  甲、乙、丙三名学生参加一次考试,试题一共十道,每道题都是判断题,每题10分,判断正确得10分,判断错误得零分,满分100分。他们的答题情况如下:

  

  考试成绩公布后,三个人都是70分,由此可以推出,1-10题的正确答案是(  )。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其他

  解析

  第一步:两两比较进行分析

  先看甲和乙的答案。甲和乙的答案不同的有2、5、6、7、8、9 这六道题目,根据已知条件,他们都得了70 分,就是说他们都做错了三道,所以甲错的三道题目肯定在这六道题目当中,乙做错的三道题目也在这六道题目当中。因为如果在这六道题目当中,甲做错的题目小于三道,则乙做错的题目就大于三道了,所以剩下的四道题1、3、4、10 是甲和乙都做对的题目。

  再看乙和丙的答案。乙和丙的答案不同的题目有1、4、6、8、9、10 这六道题目,同理乙和丙的错题也都在这六道题目当中,那么乙和丙都做对的题是2、3、5、7 这四道题目。因此1、2、3、4、5、7、10 这几道的答案就确定下来了。现在只剩下6、8、9 三道题。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中结论和题干信息继续分析

  根据甲的答案,现在知道甲错的题有2、5、7 这三道题,所以6、8、9 这三道是甲做对的题。

  综上,这十道题答案为:×、×、√、√、√、√、√、×、√、×,故正确答案为B。

  91

  (单选题)

  有专家建议,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 )

  A. 由于农民的生活习惯,他们大多表示不愿意住楼房

  B. 建楼房消耗的资源与建现有的农民住房消耗的资源差不多

  C. 有农民表示,即使搬进楼房居住,他们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掉

  D. 农民住进楼房后远离田地,影响农业生产,会从效益上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为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让农民像城市人一样住进楼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现有的住房“叠起来”,从而节省大量土地资源,没有明显论据。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需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农民大多不愿意住楼房,是农民自己的生活习惯问题,与专家建议的观点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B中两种情况消耗的资源差不多,与专家建议盘活土地资源并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C中搬进楼房居住的农民也不会将现有的房子拆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中专家的观点;

  D中影响农业生产,进而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直接对于专家观点盘活土地资源进行削弱,是削弱论点。

  综上,D中的农民范围比C中的大,且D中的效益对于论点盘活土地资源,也比C中节省土地资源要好,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削弱论点

  92

  (单选题)

  我国酸雨主要出现于长江以南,北方只有零星分布。这是因为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来自沙漠的沙尘和当地土壤都偏碱性。

  由此可以推出(  )。

  A. 长江以北地区的酸性污染物排放较少

  B. 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偏碱性的较少

  C. 沙尘天气可有效降近酸雨出现的几率

  D. 有酸雨的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几率较小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说明酸雨南多北少,第二句北方有偏碱性的沙尘和当地土壤,两句间是因果关系。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北方有偏碱性的沙尘和当地土壤使得酸雨南多北少。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说污染物排放,题干未提及,因此无法推出;B中说南方土壤偏碱性较少,因为酸雨少的原因有两方面,沙尘和当地土壤偏碱性,因此不能因为南方多酸雨就认为土壤偏碱性较少,有可能少沙尘是主要原因,因此B项无法推出;C中正是对题干的抽象概括,说明沙尘天气可以降低酸雨出现的几率;D中说多酸雨地区少沙尘天气,正好颠倒了题干中论证的因果关系。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93

  (单选题)

  有专家认为,家庭装修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只能保证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相关行业要求,并不代表完全不含有害物质。因此在装修中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仍会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

  由此可以推出(  )。

  A. 建材行业应该进一步严格环保标准

  B. 建材行业应努力降低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

  C. 挑选好的建材可以有效避免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

  D. 适量使用建材才能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

  第一句说明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同样含有害物质,第二句说明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会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大量甚至过度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建材会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进一步严格环保标准无法得出,题干中讲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主要原因是大量甚至过度使用,而不是环保标准;B项同样忽视了导致有害物质累积超标主要原因是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因此无法推出;C项中也没能抓住问题主要原因是大量甚至过度使用建材,因此也无法推出;D中抓住了问题的主要原因,适量使用建材控制了数量,完全符合题干所要表达的。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94

  (单选题)

  为适应城市规划调整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某商业银行计划对全市营业网点进行调整,拟减员3%,并撤销三个位于老城区的营业网点,这三个营业网点的人数正好占该商业银行总人数的3%。计划实施后,上述三个营业网点被撤销,整个商业银行实际减员1.5%。此过程中,该银行内部人员有所调整,但整个银行只有减员,没有增员。

  据此可知,下列陈述正确的有(  )。

  Ⅰ、有的营业网点调入了新成员

  Ⅱ、没有一个营业网点调入新成员的总数超出该银行原来总人数的1.5%

  Ⅲ、被撤销营业网点中的留任人员不超过该银行原来总人数的1.5%

  A. 只有Ⅰ

  B. 只有Ⅰ和Ⅱ

  C. 只有Ⅱ和Ⅲ

  D. 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

  第一句计划减员3%,撤销的三个营业网点人数正好占商业银行总人数的3%;第二句三个营业网点被撤销,整个商业银行实际减员1.5%;第三句银行内部只有减员,没有增员。

  第二步:逐一分析并判断选项的正确

  如果有的营业网点没有调入新成员,那么实际减员一定是3% 。而实际减员1.5%,所以有的营业网点一定加入新成员,因此Ⅰ正确;三个营业网点的人数可以一起全部放到其他的一个营业网点,那么那个营业网点就增加3%,但其他营业网点又裁员1.5%,所以可能一个营业网点增加1.5%以上,因此Ⅱ错误;被撤销的营业网点的人员可能全部留下来了,而从其他营业网点减员了,因此Ⅲ错误。综上,只有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95

  (单选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这充分说明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才能支持上述结论?( )

  A. 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

  B. 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不足30%

  C. 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外地人占40%

  D. 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不足30%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论据是近年来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所以需加强论证。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中使得论据和论点间搭桥,只有高收入人口中70%以上是本地人,同时外地人在城市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才能更好说明外地人获得高收入困难。否则如果外地人很少的话,高收入中有超过70%的是本地人也属于正常现象,也就无从谈起外地人获得高收入困难;B中与A项意思相反,不是加强反而是削弱;C和D中谈到了中低收入人口比重,与题干无关,属于无关选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