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听证专业户
背景链接
成都四名“价格听证专业户”遭曝光。其中一名叫胡丽天的老太太,在随机抽签的情况下,7年里一共参加过19次听证会。报道称,这位胡老太在听证中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等等。这4人因多次参加听证会,对涨价投赞成票,被网友质疑是“听证托儿”。此后,各地又有“听证哥”,“听证帝”等被曝光。
广东东莞市物价局发布了征集听证会参加人的公告,然而截至2011年6月7日,即最后一天,仍未收到任何市民的报名。有市民表示,不愿参加走过场听证会。《广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 法》将于9月起施行,其中规定公务员不得当听证代表,以避免听证会走过场。而原定8月举行的水价上调听证会暂时取消。
(二)怎么看
1. 听证会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一,听证会是论证价格调整必要性、可行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消费者和经营者进行利益博弈的关键环节。不管是水价、停车费,还是手机通讯费、暖气费,价格听证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
第二,听证会制度的民族、科学、透明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
2. 原因
听证专业户在各种听证会上频频出镜,听证制度的实效,一方面是制度有漏洞,令听证会的组织者可以随意安排消费者代表;另一方面是听证制度公信匮乏,公民参与度太低,导致消费者代表没有多少的选择余地。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政府与某些垄断利益集团存在复杂的利益纠葛。由于很多行业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公平竞争,要让地方政府摆脱这些垄断利益的牵制,几乎不可能。
第二,听证会的主持机构往往是政府管理部门本身,它们既是决策的制订和推动者,也是利益的享有者,自然很难保持作为主持者的独立性。
第三,目前的听证制度还缺少信息公开、监督与审查的机构与程序。没有这些保证,民众作为分散而独立的个体,是无法与权力或某些利益集团相博弈的。
(三)怎么办
第一,重建公众对听证会的信任,扩大社会参与的基础。可以引人第三方的力量,由独立、权威、有公信力的机构对听证会全程进行监督,避免价格主管部门与垄断经营企业结成“利益同盟”;可以要求听证前由审计部门对相关产品的成本进行全面审计,确保听证资料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可以加强消费 者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建设,让听证会参与者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议价权。甚至,可以考虑把听证会开到网上,通过网络公布相关资料、进行广泛讨论,降低参与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第二,修改、完善《听证办法》的相关条款,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者代表产生程序的公平公正。具体来说:(1)明确自愿报名、随机选取、委托推荐等方式所产生代表人数的合理比例,使每一种方式都能产生一定比例的消费者代表,使消费者代表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2)加大消费者代表产生 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将每种方式产生消费者代表的过程都置于公众监督之下。(3)适当增加消费 者代表产生的形式,通过一些选拔性、竞争性的渠道,使那些既有参与热情又有专业能力的消费者脱颖而出。其中一部分人如果成为“价格听证专业户”,将能从消费者的立场和利益出发,真实有力地发出消费者的声音。
总之,为强化听证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公众参与听证会的积极性,亟须推动完善听证会的立法建制,从产生程序上保证消费者代表真正代表消费者的利益。
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针对许多听证会“走过场”这一现象,直接请考生谈一谈看法。
命题角度二:以各地频频出现的“听证专业户”事例作为材料,针对“听证专业户”,从“听证专业户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等方面来分别设问或是连续设问,构成材料题。
命题角度三:某地方政府要举行一次听证会,结合各地出台的为避免听证会“走过场”的各种措施,如广州市不允许公职人员参加听证会,作为工作人员,你怎样组织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