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资源大省经济结构转型
(一) 背景链接
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导致山西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2010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 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破解长期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山西将坚持高端化、系列化、成套化方向,依托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培育煤机、汽车、铁路装备和重型机械等一批转型发展的潜力企业,将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山西新的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全省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旗舰团队,最终实现全省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型。
(二)怎么看
长期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高度依靠煤炭支撑,其他主导产业均处于低效益、低质量、低增长的状态。考虑目前煤炭资源时限性和生产安全性,“一煤独大”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山西尽快打破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格局势在必行3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形势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经济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趋势;科技进管理创新是驱动;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是基本目标;能耗低和污染少,经济效益好,清洁、绿色和安全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从上述工业新型化几个主要特征来看山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只有实现经济结多元化发展’改变单一的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同时兼顾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利益。
(三)怎么办
第一,抓住并充分利用国家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这个机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
第二,加快工业新型化,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继续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在关死关实淘汰小矿井的基础上,加快保留矿井升级改造步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优化煤炭行业内部结构,鼓励与煤炭紧密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非煤产业比重。
第四,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咼标准景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促进旅游业以及商贸、餐饮、金融、信息等相关配套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把某省的经济战略调整作为大背景,具体到某个部门或是某一个地区,比如税务部门怎么做。这类题目主要出现在部门考试中。
命题角度二.结合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比如矿难,以结构调整为主题,做演讲。
命题角度三:设置具体的工作场景,针对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比如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导致部分职工失业,导致职工不理解、不支持,如何处理。
命题角度四: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题,考查召开新闻发布会、听证会的相关知识以及考生的实际考生的实际能力
复习中应注意,不要死记硬背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和意义,面试中不会直接考这样的内容,但要了解这种经济结构的弊端,结合具体题目要求进行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