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与真题答案之定义判断
必要条件:当一事物情况M不存在时,另一事物情况N也一定不会存在,那么前者(M)就是后者(N)的必要条件。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各项中,M与N构成必要条件关系的是( )。
A. 一个数能被2整除(M),该数为偶数(N)
B. 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M),人员伤亡(N)
C. 良好的家庭教育(M),孩子成才(N)
D. 一个国家自然资源丰富(M),该国经济发达(N)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M不存在时,N也一定不会存在”时,“M为N的必要条件”。
低而不:逐一判断选项。
A项M不存在即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可得到该数不为偶数,即N不存在,符合定义。B项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也可能存在“人员伤亡”的情况;C项无“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也可能成才;D项一个国家无“丰富自然资源”,经济也可能发达,三项在无M的情况下,N 也有可能存在,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57
(单选题)
座右铭:本来指写出来放在座位边上用来激励、警戒、约束自己行为的格言警句,后来把一个人铭记在心或经常自我提醒的一句或少数几句格言警句也叫做座右铭。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语句中不适合用作座右铭的是( )。
A.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激励、警戒、约束自己行为”、“铭记在心”、“自我提醒”的格言警句。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将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谁也不能逆历史潮流而行,并不适合约束自己行为或自我提醒,不适合做座右铭。B项适合一个人,尤其是为官者“铭记在心”;C项适合一个人自我提醒;D项适合激励自己,约束自己行为,均适合做作用名。故正确答案为A。
58
(单选题)
资源整合:市场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综合利用,使之发挥良好效益的一系列措施办法。
以下不属于资源整合的是( )。
A. 李大妈将沿街房屋改造装修,邻居王伯出资,合伙开办了一家便民超市
B. 某纺织厂与房地产公司商定,将市区厂房整体拆除,新建住宅小区,组建物业公司,安置本厂员工转岗就业
C. 某煤炭出资,当地村民出力,将塌陷区改造成水上游乐园
D. 某企业将闲置设备和库存物资销售,所得资金购买股票,收益不菲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对象为“市场主体”,手段是“优化配置”、“综合利用”,目效果是“发挥良好效益”。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项在手段上非“优化配置”,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D。
59
(单选题)
柔性管理:组织以人为中心,灵活运各种管理方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以下属于柔性管理的是( )。
A. 张莉7岁的孩子感冒发烧,家中无人照看,只好带着上班,领导让她调休,送孩子去医院
B. 某机关组团出国学习考察,顺道去迪尼乐园游玩了一天,有关领导特批报销费用
C. 办公室主任负责考勤,无论谁推迟,考勤记录均为合格,同事关系相处很好
D. 新员工小王试用期培训考试不合格,车间主任考虑她是副总的亲戚,破例让她转上岗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以人为中心”、“影响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因孩子生病,领导让张莉调休,这种做法会让员工觉得温暖,体现了“以人为中心”,会产生好的管理效果,A项正确;B、C、D项特批报销费用、不负责任的考勤记录、破例转上岗,均不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反而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故正确答案为A。
60
(单选题)
法律道德背反现象:许多人以为合乎道德的行为是不会违法的,但是现实社会中,某些符合一般道德原则的行为却被法律所禁止。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道德背反现象”( )。
A. 某护士出于同情,应一晚期癌症患者本人要求帮助他实行安乐死,以解除其无法忍受的痛苦,后被控犯谋杀罪
B. 某甲花一万元从人贩子手上购买一男孩为子,视为己出,关爱有加,两年后民警来“解救”时,孩子不愿离开现“父母”
C. 某乙为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办了一所收费低廉的小学,被指非法办学而不得不停办,许多孩子因此再度失学
D. 某丙刑满释放回乡后扬言报复“仇人”,并准备了凶器,其父劝阻无效后为免其犯下血案将其捆绑关押在家长达三个月,该行为涉嫌非法拘禁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符合一般道德原则”的行为被“法律禁止”。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B项购买男孩为子明显不合乎道德,为违法行为,不属于法律道德背反现象;A、C、D项符合定义。故正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