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常识判断
【内容导航】:
- 第1页: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常识判断
- 第2页: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常识判断(2)
- 第3页:2010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常识判断(3)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
A.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式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政治常识
解析
B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C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2008年2月25日至27日;
故正确答案为A。
2
(单选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是( )。
A. 改善交通状况,发展现代物流业
B. 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
C. 改善外资结构,发展外内型经济
D. 改善投资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高速经济结构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
3
(单选题)
2009年12月7日至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京都议定书》根架的基础上,量化各国的减排目标,减少向大气排放( )。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环境常识
解析
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量化各国的减排目标,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答案为C。
4
(单选题)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有主办国政府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2010年5日开幕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 )。
A. 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
B. 人类 自然 科技
C. 水,生命之源
D.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50年,这个数字迅速攀升到了29%。而到了2000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迁入了城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
5
(单选题)
2009年12月25日是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下列表述与古田会议无关的是( )。
A. 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任务
B. 明确了党对任命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C. 规定了红军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
D. 纠正了“左倾”的军事路线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中国历史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与古田会议“无关”的一项。古田会议规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职能;同时规定了人民军队处理内外关系的准则,规定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机关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故正确答案为D。
6
(单选题)
“知行兼举”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
A. “纸上得未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 “汝果缺学诗,工夫在诗外”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马克思主义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与“知行兼举”无关的一项。“知行兼举”强调“行”与“知”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A项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B项“汝果缺学诗,工夫在诗外”的意思是你如果当真要学诗的话,那就应该多注重关于作诗以外的事。就是说不能为了作诗而作诗,增加阅历不是浪费时间,是为了作诗积累素材,这样才能作出好诗。
D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强调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C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强不息的重要性,也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问题,与“知行”辩证关系无关。
故正确答案为C。
7
(单选题)
在我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志性学术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汉代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B. 汉代经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理学
C. 汉代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经学
D. 汉代儒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经学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先秦儒道、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及宋明理学、清朝朴学都属于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标注性成就。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8
(单选题)
许多成语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卧薪尝胆
B. 退避三舍
C. 秦晋之好
D. 负荆请罪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秦晋之好”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泛指两家联婚。
“负荆请罪”的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故正确答案为D。
9
(单选题)
下列诗句作者是杜甫的是( )。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 “春潮带雨竟来意,野渡无人舟自横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无题》,作者李商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春望》,作者杜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将进酒》,作者李白;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滁州西涧》,作者韦应物。
故正确答案为B。
10
(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B. 乡试第一名称训“会元”
C.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D. 晚清四大遣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故正确答案为B。
11
(单选题)
下列关于“元宵节”的别称不正确的是( )。
A. 元夕节
B. 上元节
C. 正月半
D. 中元节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正月半、小正月、灯节等。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12
(单选题)
我国从2004年开始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下列关于海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海地位于拉丁美洲
B. 海地与古巴隔海相望
C. 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D. 西班牙是海地的官方语言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海地的官方语文为法语和克里奥耳语,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是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该国的黑人占95%,因此有“黑人共和国”之称。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使用克里奥尔语。
13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金融市场的是( )。
A. 拍卖市场
B. 期货市场
C. 股票市场
D. 外汇市场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金融市场的一项。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食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倾向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只有拍卖市场不属于金融市场。故正确答案为A。
14
(单选题)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市场的失控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市场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价格形成
B. 信息引导
C. 收入分配
D. 宏观调控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市场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市场“不具有”的一项功能。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
15
(单选题)
2009年,国务院先后恢复了10个经济区域发展规划,表明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展图逐渐成型,下列关于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B. 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界为划分依据
C. 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D. 水分 、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这里的区域指的是自然地理区域,并非行政区域。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