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常识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30 09:03:5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为实现垃圾分类回收,许多公共场所的垃圾箱已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下列几种垃圾,应放入“不可回收”标志垃圾箱的是( )。

  1玻璃瓶 2易拉罐 3果皮 4菜叶 5无毒塑料制品 6纸质包装袋 7剩饭菜

  A. 3 4 6

  B. 3 4 7

  C. 2 3 6

  D. 2 4 6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生活常识

  解析

  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行业标准,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

  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

  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比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等;

  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织物: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42

  (单选题)

  古人对于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如下阐述:“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宜……氏于事,则巫乙匠淘。”由此可以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 族号

  B. 邑名

  C. 官名

  D. 爵号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解答本题时,关键要了解,王、侯、公孙等姓氏属于爵号。古代爵位分为王、公、侯、子、男。至于公孙,有一说法是它出自春秋时各国诸侯的后裔,也是以爵号为氏。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来自各种地名的姓氏有鲁、齐、秦、晋、楚、燕、陈、卫、西门、南宫、欧阳等。

  以族号为氏。如唐就是尧的号,尧的一部分后代便姓唐,此外还有虞、夏、商、周等。

  以官名为氏的有相、宰、尉、上官、太史、少正、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

  43

  (单选题)

  一般人进入高海拔地区后会出现头晕、气喘、易疲劳等症状,即高原反应。然而,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却在比赛前专门到高海拔地区进行强化训练,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海拨地区空气清新,有利于运动员身体健康

  B. 高海拨地区气压较低,有利于运动员强化训练

  C. 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在这种环境下训练能够磨炼运动员的意志

  D.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在这种环境下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生活常识

  解析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压较低。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单位体积空气内氧分子越少,运动员每一次呼吸要想获得正常的氧气就需要扩大呼吸量,这种训练可以增加肺活量。当运动员回到平原地区参加比赛时,扩大的肺活量可以使每一次呼吸获得更多的氧气,增强运动的能量。故正确答案为 D。

  44

  (单选题)

  下列事件中最早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信息的保存和传送的是( )。

  A. 电话、电视的发明

  B. 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C. 甲骨文的出现

  D. 印刷术的发明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科技常识

  解析

  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这些甲骨文从古代保存至今,显然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人们能从甲骨文上了解到其中记载的信息,所以甲骨文本身是实现了信息的保存和传送。故正确答案为C。

  45

  (单选题)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 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

  B. 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

  C. 不同区域气温的差异

  D. 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的差异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自然常识

  解析

  风的形成是空气水平流动的结果。由于各地气温分布不均匀,引起各地的气压分布不均匀,同一水平线上,在气压高的地方,空气所受的压力大,在气压低的地方空气所受的压力小,于是空气就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大气的这种水平运动形成了风。故正确答案为B。

  46

  (单选题)

  “低碳生活“就是指尽量减少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生活理念,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是( )。

  A. 超时采用玻璃门冰柜,缩短顾客购物时打开冰柜门的时间

  B. 优先选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驾车次数

  C. 尽量减少传真机、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量

  D.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生活常识

  解析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在餐馆、咖啡厅设立吸烟区,目的是为了控制烟草危害,保障大众身心健康,维护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并非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正确答案为D。

  47

  (单选题)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出现以下经济现象:1. 消费下降,消费品进口减少;2. 失业增加,居民收入降低;3. 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这些现象会引发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其主要路径是( )。

  A. 2-1-3

  B. 3-2-1

  C. 3-1-2

  D. 1-3-2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国际经济及组织

  解析

  金融危机爆发,首先出现的现象是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企业一倒闭,失业的人数就增加,居民的收入也随之降低,收入减少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减少消费,消费品进口也随之减少,故正确答案为B。

  48

  (单选题)

  下列生活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晾干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葡萄酿成酒表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酒精溶于水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烈日下爆裂,表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科技常识

  解析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从而使胎内气压增大,导致车胎爆裂,所以 D 项的解释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49

  (单选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

  A. 立夏桑果象樱桃

  B. 小满养蚕又种田

  C. 芒种玉秧放庭前

  D. 夏至稻花如白练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自然常识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节气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时,需要考生了解哪个节气出现在六月初。题干引号内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口诀,其中“夏满芒夏署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指的是“立夏”,第二个“夏”指的是“夏至”,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每个节气的间隔时间为十五天,这样推断,出现在六月初的节气是芒种,正确答案选C。

  A选项“立夏”是阳历五月初;B选项“小满”是阳历五月底,D选项“夏至”是阳历六月底。

  常识判断题中,经常会考查到节气这个考点。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记住二十四节气口诀,还需要记住几个关键时间,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便于推算。

  本题相关知识点:

  二十四节气几个需要重点记住的时间: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春分 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4月4-6日交节

  夏季:夏至 6月21-22日交节

  秋季:秋分 9月22-24日交节

  冬季:冬至 12月21-23日交节

  50

  (单选题)

  马铃薯、草莓、芝麻和菜花等常见农产品,所对应的植物器官依次是( )。

  A. 根-种子-果实-茎

  B. 茎-种子-种子-花

  C. 根-花-果实-叶

  D. 茎-果实-种子-花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

  解析

  马铃薯是块茎类作物,埋在地下的茎部含有大量的淀粉,可以为食用者提供丰富的营养能源。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食用部分为种子;菜花食用部分是洁白、短缩、肥嫩的花蕾、花枝、花轴等聚合而成的花球。草莓是由花托膨大形成的果实,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