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9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定义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31 08:54:48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商业秘密的是( )。

  A. 商场促销活动的细则

  B. 学校后勤集团的管理规定

  C. 天府饭店招牌菜东坡肉的秘方

  D. 动画制作的方法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不为公众所知悉”、“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D项公众都可知悉,只有C项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67

  (单选题)

  生物链指的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链条关系。这种关系在大自然中很容易看到。生物链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生物链的是( )。

  A. 微生物——小鱼——大鱼——鲨鱼

  B. 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C. 植物的叶和果——昆虫——鸟——鹰

  D. 水——云——雨——水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互相提供食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都符合题干定义,D项完全不符合题干中“互相提供食物”这一要点。故正确答案为D。

  68

  (单选题)

  汽车交通事故的特征之一是在道路上发生。这里的“道路”包括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车站、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场所。公路则是指根据公路法的规定,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使汽车的公共道路,包括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特征二是在汽车营运过程中发生,即至少有一方车辆处于启动、行驶、刹车、减速、加速、转弯等运动过程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汽车交通事故的是( )。

  A. 李某尚未取得驾照,却擅自将贴有“训练”标志的车开到闹市区,与一出租车相撞

  B. 火车在高速行驶中,一行人在铁道上行走,被卷入车底丧生

  C. 某市公交站里停放的一辆7路公交车无故起火

  D. 田野里耕种的拖拉机突然失灵,撞向田埂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汽车”、“道路”、“营运过程中发生”。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符合定义;B项是火车,且是在铁轨上,不符合定义;C项不是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的,故C不符合定义;D项是拖拉机,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A。

  69

  (单选题)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基本归因错误的是( )。

  A. 小张考试没有及格,老师认为他平时没有努力批评了他,其实这段时间小张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小张陪母亲,休息不够

  B. 小李考试没有及格,他认为自己太笨了,不是读书的料

  C. 小王第一次到北京去玩,经常迷路,他说自己到了北京怎么就成了路盲

  D. 小石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有通过,他认为不是自己准备不足,而是题目出得太刁钻了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忽视他们所处情境”。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只有A项符合对他人的评论这一要点,而B、C、D三项都是自己对自己做评价。故正确答案为A。

  70

  (单选题)

  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一种由员工自主决定的行为,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当中,但它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组织公民行为的是( )。

  A. 小王按时上下班

  B. 小王经常帮助同事小李照顾其生病的父亲

  C. 小王喜欢集邮,并结交了许多朋友

  D. 小王经常被上司要求加班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自主决定的行为”、“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当中”、“促进组织的有效性”。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是正式工作要求,排除;C项不符合“促进组织的有效性”这一要点;D项不符合“员工自主决定的行为”,以上三项均不符合定义。B项符合定义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B。

  71

  (单选题)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方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

  A. 小王开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对面突然冲出一个踩着滑板的孩子,小王为了躲避孩子,将车头一转,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上

  B. 小李在湖边钓鱼,突然听到有人落水叫“救命”,于是急忙赶去救人,事后发现自己放在岸边的东西都不见了

  C. 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遇到极其恶劣的天气,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机长下令紧急迫降,从而延误了航班到港的时间

  D. 小王买醋回家发现自己没带钥匙,而家里有浓烟冒出,情急之下,保安只得将门锁劈坏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不得已采取的损害法律所保护的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行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C、D三项都符合定义,B项并没有发生“不得已采取的损害法律所保护的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

  72

  (单选题)

  重婚是指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没有登记结婚而与他人同居而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的,以及未婚男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重婚的是( )。

  A. 甲在家乡已经结婚,出门打工后被人拐卖给了乙,被迫与乙生活在一起

  B. 甲乙离婚后又同居在一起

  C. 甲在隐瞒了自己已结婚的情况下与乙领取了结婚证书

  D. 甲乙同居多年,甲突然提出分手,并很快与丙结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的甲被拐卖给乙,但并未与乙登记结婚,不符合定义中的关键词,故不属于重婚;B项中的甲乙已经离婚,然后同居,不符合“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故不属于重婚;C项中甲未离婚又与乙登记结婚,符合“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属于重婚。D项中的甲乙同居多年,虽然已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但甲在于丙结婚之前,已经和乙分手,故不属于重婚。因此正确答案为C。

  73

  (单选题)

  预谋故意是指行为人产生犯罪故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预谋故意的是( )。

  A. 一青年在夜路上看见一个单身女子,遂起歹念,抢了她的皮包后逃走

  B. 老王出门忘记锁门,以至于外人经过时偷走了贵重物品若干

  C. 某人开快车,将一路人撞伤致死

  D. 甲某与邻居乙某长期关系不合,趁乙某不注意时,甲某向乙某的水井里投毒,致使乙某一家中毒身亡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C都是即刻发生的犯罪行为,只有D项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才实施的犯罪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

  74

  (单选题)

  典范借鉴是指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并应用最佳做法的过程,以达到帮助改善自身业绩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典范借鉴的是( )。

  A. 小李过去买股票总是亏损,在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后,炒股赚了一些钱

  B. 甲市领导吸取了乙市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令人满意的城市建设规划图

  C. 小王看小李种植烟叶收入颇丰,他也开始种烟叶

  D. 小张在小李帮助下,终于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并应用”、“改善自身业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不符合“从他人(或对方)那里发现、学习并应用”,不符合定义;B项符合定义;C项小王开始并没有种植烟叶,不符合“改善自身业绩”,不符合定义;D项是帮助行为,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

  75

  (单选题)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三是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是( )。

  A. 张某因为生意上与王某有过节,张某和他的司机两人商议后,一起将王某杀害并弃尸

  B. 一犯罪团伙让一些不到10岁的小孩子在夜市里趁机偷盗

  C. 李某把偷来的手机当做礼物送给女朋友,女朋友不知情

  D. 一歹徒在行凶杀人过程中,旁观者没有制止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张某和他的司机两人将王某杀害并弃尸,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和“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共同犯罪;B项中“不到10岁的小孩”不符合“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故不属于共同犯罪;C项中的李某是个人,且女友不知情,不符合“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D项中的一歹徒不符合“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故不属于共同犯罪。因此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