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内容导航】:
- 第1页:2009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2页:2009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2)
- 第3页:2009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3)
在东京举行的2007年国际机器人展览上,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安川公司开发的机器人 超群,具有击鼓的技能。
A. 本事
B. 本领
C. 技巧
D. 技能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语境逻辑关系的实词辨析题。A项“本事”是指胜任工作的技能,这个词过于口语化,而且多用于人,不符合语境。C项“技巧”不符合文意所说机器人具有的功能。D项“技能”与下文重复,不符合行文的规则。B项“本领”指能力,本领超群,搭配合理且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近义实词
2
(单选题)
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 那位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A. 问讯
B. 讯问
C. 诘责
D. 询问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语境逻辑关系的实词辨析填空题。A项“问讯”属于书面语,问候、询问之意。B项“讯问”即审问,显然不合文中场景,可排除。D项“询问”指征求意见,打听的意思。语气程度过轻,不符合语境。“诘责”指诘问谴责,显然这里是要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C选项“诘问”指责问、质问,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近义实词
3
(单选题)
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 ,不能随心所欲。
A. 标的
B. 准则
C. 标准
D. 准绳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实词辨析和语境填空。
B项“准则”和D项“准绳”,都有言论和行动等所依据的规范这个意思,相较而言“准绳”更符合法律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个意向,法律不但要遵守,更有越界要付出代价的概念,一般“法律”和“准绳”构成固定搭配,所以D正确。
A项“标的”有靶子、目的的意思,而法律应该是规范,意思不符排除。C项"标准“是衡量事务的准侧,文中需要法律施加影响的主体是”想问题办事情“,标准一般规范的是具体细致的事项,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近义实词
4
(单选题)
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胜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A. 营造
B. 建造
C. 建筑
D. 建设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语境搭配的实词辨析题。A、B、D项都有建设的意思,但A项“营造”更能够突出圆明园建造历史之久、工艺之复杂、花费人力、物力之多,更符合题目中“万园之园”的特点。C项“建筑”做动词多指修建房屋、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用在圆明园并不合适。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近义实词
5
(单选题)
他 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一个星期没有离开过设计室,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A. 沉溺
B. 沉沦
C. 沉陷
D. 沉浸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语境搭配的实词辨析题。 D项“沉浸”比喻处在某种境界之中,为中性词,感情色彩及语义与语境“色彩与线条的世界”相符。
选项A“沉溺”表示深深陷入某种生活行为、习惯或意识活动的不良境地,为贬义词,与文意所述不符排除。B项“沉沦”指陷入疾病、厄运之中或罪恶的、困苦的境界,也是贬义词,同理排除。C项“沉陷”为深深陷入,与“出色完成任务”的结果相比,程度过深。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近义实词
6
(单选题)
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宣传手段 群众舆论。
A. 把持
B. 控制
C. 掌握
D. 操纵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固定搭配和语境逻辑关系的实词辨析题。B、D两项都有掌控的意思,选择含贬义色彩的“操纵”与原文色彩统一。
A项“把持”是指独占位置、权利等,不让别人参与或者控制(感情等),与群众舆论这个对象不搭配,直接排除。C项“掌握”应该是某种本领、技巧,与“舆论”不能搭配,直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近义实词
7
(单选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归来。
A. 次第 翩然
B. 依次 悄悄
C. 相继 悄然
D. 竞相 姗姗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语境逻辑的实词辨析题。第一空形容各种花开的状态,D项“竞相”与“立春时节”不相符合,直接排除。第二空形容燕子归来,B项“悄悄”与燕子能看到、听到叫声的实际情况不符,直接排除。剩下A、C两项。
再回到第一空,“次第”和“相继”都有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但文学色彩上“相继”比“次第”稍逊,“次第”更符合这句话所描述的春来大地的景象。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近义实词
8
(单选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 ,但网络 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入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
A. 元凶巨恶 首当其冲
B. 罪魁祸首 无懈可击
C. 元凶巨恶 钻头觅缝
D. 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成语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成语辨析题。
本题第二空为关键,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到处都在。A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遭遇灾害或受到伤害,强调“最先”,可以排除;B项“无懈可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漏洞,这里不是要强调“严密”,也可以排除。D项“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C项“钻头觅缝”比喻到处寻找门路,比较起来,“无孔不入”与“癖性”相照应,用在这里更为合适。
第一空的意思是说网络造成了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局面,“元凶巨恶”和“罪魁祸首”都指灾祸的引发者,但罪魁祸首”含贬义“,形容做恶犯罪的头目,更符合文意表达,也验证了D项为正确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D。
9
(单选题)
目前,中国政府发展面临着双重压力: 深化改革,从“放权让利”转向注重“产权”与“制度”; 实现政府自身变革。
A. 先要 要
B. 既要 又要
C. 除了要 还要
D. 一边要 另一边要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虚词填空
解析
此题考查关联词填空的能力。文意是说要解决中国政府面临的双重压力,而“深化改革”和“政府自身变革”两个方式显然是并行的、同时的,并不存在先后关系,首先排除A项。两个句子中间是分号,如果是B项、C项两个分句的联系就很紧密,不适宜用分号,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近义虚词
10
(单选题)
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收获的的伟大 ,看上去难以掌握,其实 无处不在。
A. 冒险 机遇
B. 历程 惊险
C. 历险 机会
D. 奇迹 刺激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实词填空
解析
此题属于考查语境逻辑的实词辨析题。首先从关键词“其实”入手,这个转折表明第二空所填应该是与“难以掌握”相反,显然“机遇”或者“机会”合适,故排除B、D项。第一空主要辨析“冒险”和“历险“,“冒险”是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历险”是经历危险,重点强调经历的过程,与原题“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收获”搭配更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近义实词
11
(单选题)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无语病的一句是( )。
A. 本台今天中午将播出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就安全生产问题的电视讲话
B. 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次千里迢迢作为校方代表也赶来北京了
C.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 顺着笛声看去,只见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这笛声吹得是那么哀怨、凄楚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属于病句辨析题。B项后一句主语搭配混乱,“千里迢迢”不能作“赶来北京”的主语,应该放到“也”后面。C项句式杂糅,“对象主要是XXXXX”和“面向XXXXX”是两个句子。D项中存在主谓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笛声”不能用“吹”来形容。
A项语义正确,没有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12
(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B. 葵花子、西瓜子和小核桃等炒货,都是小孩子们深受欢迎的食品
C. 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D. 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属于病句辨析题。B项中存在成分颠倒的错误,应该是“深受小孩子们欢迎的食品“。C项中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的错误,用身体掩护“工友”,而不是“工友的安全”。D项介词错误,应该把“对……管理上”的“对”改成“在”。故正确答案为A。
13
(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经过认真研究,教练组认为,迎战这样的对手,“紧逼”莫若“联防”好
B. 建国后,大批留学生专家回国,从而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项目
C. 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黑暗已经过去,毕竟黎明就在前面
D. 且不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路要走,何况达到标准以后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属于病句辨析题。A项用词重复,“莫若”表示没有、无,已经表达了紧逼比联防好,后面那个“好”多余。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原因或结果,但“黎明就在眼前”并不是“黑暗已经过去”的原因或结果。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且不说”之后要继续表达递进的条件,应该用“更何况”才能匹配这个程度。故正确答案为B。
14
(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问题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不免太主观了
B. 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不止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C. 不用说发奖金了,单是基本工资就保证不了
D. 我这里有两间闲房,你们尚且在这里住着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属于病句辨析题。A项中的“不免”是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文意是说不应该太主观,用“未免”合适。B项“不止”一般与数量有关,“止”有终止的意思,但文意是两个任务都重要,应该用“不只”,有选择性,不只这个,还要那个。D项中“尚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但文意“两间闲房”和“在这里住”之间没有更进一层,应该改为“暂且”,表示时间不长、不是永久的。故正确答案为C。
15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错误的一句是( )。
A. 这是我和家人分开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孤寂的滋味
B. 看着健壮如昔的胞叔和穿着棉制服的妹妹们,我好像走入了梦境
C. 现在我们来考察人的肉体以及表现肉体的艺术,研究一下哪些是有益肉体特征
D. 四川确实山清水秀,土家族的民俗风情,使我置身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属于病句辨析题。D项主语混乱,“使我......”的主语是“四川”还是“民俗风情”不清楚。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