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5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片段阅读

发布时间:2013-07-31 15:05:33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重新审视估量生存环境,改变旧的生存(包括思维)方式,对传统的价值和价值观进行重新评估,确立新的价值观,成为转变思想道德观念重要而深刻的内容。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是( )。

  A. 要转变思想道德观念

  B. 如何转变思想道德观念

  C. 什么是新的思想道德观念

  D. 为什么要转变思想道德观念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概括”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分析可知“重新审视…”、“改变…”、“对…重新评估”、“确立…”都是“转变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可见材料主要就是在说如何转变思想道德观念,B项正确。题干并不是介绍什么是新的思想道德观念,也没有说为什么要转变思想观念,所以CD都不正确。A项“要转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故正确答案为B。

  87

  (单选题)

  人的价值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价值,从本质上讲,人的价值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范畴。人的价值是由人自身创造出来并具有确证和实现其他价值的特点;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人的价值是世界上的最高价值;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的辩证统一。

  这段文字重点阐释的是( )。

  A. 人的价值是世界上的最高价值

  B. 人的价值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价值

  C. 人的价值是各类价值的辨证统一

  D. 人的价值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范畴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观点“人的价值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价值”,然后从三方面具体介绍了人的价值的特点。属于典型的“总分”结构,主旨在“总”的部分,即人的价值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价值,B项正确。

  ACD都是说“人的价值”的特点的一方面。故正确答案为B。

  88

  (单选题)

  贫困不是谁的错误,它是和整个国家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相联系的。正确地看待它,把它当作奋斗的基石而不是绊脚石才是最明智的。积极的心态来自于对生活的正确认识。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那就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行动去找回尊严与尊重。空洞的言语永远无法代替真实的行动。关键是做和怎样做。

  最符合这段文字含义的是( )。

  A. 一个人面对贫困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别人的看法

  B. 贫困不是谁的错误,国家的富裕要靠每个个体的努力

  C. 面对贫困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成绩找回尊严和尊重

  D. 空洞的语言改变不了别人对贫困的看法,关键是做和怎样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贫困”这一问题,然后讲述了如何正确看待它,即用积极的心态,用行动找回尊严与尊重。最后用“关键是…”进行总结和重申。所以很明显材料的主旨就是在说面对贫困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C项正确。

  A项与文意不符,材料说“一个人可能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所以需要用行动证明自己;B项“国家富裕要靠每个人努力”材料中并没有提到;D项“空洞的语言改变不了别人的看法”理解错误,材料的意思是空洞的语言不能代替行动更能改变别人的看法。

  故正确答案为C。

  89

  (单选题)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这段文字是想告诉我们( )。

  A. 得不到回报也不要气馁,因为贵在坚持

  B.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C. 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D. 投入可能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通过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的因果法则,想要说明回报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引申可知只要付出了,投入总是会有的,仅仅是个时间问题。C项正确。

  A项“贵在坚持”表述错误,材料并不是说付出了,只要坚持就会有回报这个意思;B项“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与材料“众所周知”不符;D项是材料的原文,并不是引申义。

  故正确答案为C。

  90

  (单选题)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在启蒙运动后期涌现出来的伟大思想家。他构思20年,写作3年,完成了教育巨著《爱弥尔》,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自然教育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宗教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卢梭很重视体育,在《爱弥尔》中,从婴儿出生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中都有身体教育的内容。

  对这段文字含义的正确理解是( )。

  A. 卢梭的贡献在教育领域

  B. 卢梭的贡献主要在体育

  C. 卢梭对教育发展有贡献

  D. 卢梭发展了自然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提到卢梭的《爱弥尔》是教育巨著,并且书中提出了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各个年龄阶段的身体教育内容,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可以引申得知卢梭对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C项正确。

  卢梭是思想家,他的贡献不仅仅在教育和体育领域,所以AB项都表述错误。D项是对C项的支持,属于材料内容的一部分。

  故正确答案为C。

  91

  (单选题)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下列陈述符合文意的是( )。

  A. 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小说发展历程是一样的

  B. 神话传说是中国小说的实源,寓言等不是实源

  C. 神话写神,小说写人,所以二者是源流关系

  D. 神话和传说界限不分明,小说都从这儿开始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可知B项表述符合文意。A项“发展历程一样”表述错误,材料只提到起源一样,并不是发展历程;C项主观臆断,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因为“神话写神,小说写人”,所以才推出二者是源流关系;D项“都从这儿开始”表述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B。

  92

  (单选题)

  无庸赘言,将经济发展纳入计划,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失去平衡,有利于避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由此导致的浪费,但是完美的经济运行体制,要靠完美的人来保证它的完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些制定并执行经济计划的完美的人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绝对崇高的品德,如同人们崇敬的神明和圣人。

  这段话表明了作者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不赞成将经济完全纳入计划轨道

  B. 计划经济需要靠道德崇高的人来实现

  C. 计划经济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市场经济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态度理解题。

  作者先说了将经济发展纳入计划的好处,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想要表达的重点,即完美的经济运行体制需要靠完美的人来制定并执行,又根据最后“如同神明和圣人”点出“完美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所以作者的观点很明显就是不赞成将经济完全纳入计划,A正确。

  B项是为了对A项的证明;C项是客观事实,不是作者的观点;D项“市场经济导致…”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到。

  故正确答案为A。

  93

  (单选题)

  我们今天的劳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得到今天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而付出的劳动;一部分是为未来的发展而预先支付的劳动。当这两部分的比例前者大于后者时,说明我们的劳动尚处在较低级阶段;而后者远大于前者时,则说明我们的劳动层次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只有通过社会发展进步,提高人们的效率和层次,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彻底解放。

  对上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劳动的目的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B. 劳动有助于人类的自身解放

  C. 劳动层次的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D. 劳动层次的提高有待于改善劳动的环境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根据“只有通过……彻底解放”句可知劳动层次的提高,人们效率的提高可以实现人类自身的彻底解放,所以劳动层次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

  A项表述错误,材料中提到劳动的“一部分”是为了生存,并不是全部;B项偷换概念,不是“劳动”有助于,而是“劳动层次的提高”有助于人类的自身解放;D项“改善劳动环境”材料中没有提到。

  故正确答案为C。

  94

  (单选题)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他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的彼岸。

  下列表达有错误的是( )。

  A. 莱伊恩的阻力来自于他并不出色的建筑才能

  B. 伟大表现在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C. 莱伊恩做到了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

  D. 工作没有惊人的成绩也不妨碍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A项中对阻力的表述错误,莱伊恩的阻力并不是不出色的建筑才能,材料提到的“阻力”只是一个抽象的假设,并没有实指什么。所以A错,当选。

  B项是“他始终…彼岸”句的同义替换,表述正确;材料说莱伊恩始终恪守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他的伟大表明他做到了这点,所以C正确;D项是通过莱伊恩的成功引申出来的道理,工作没有惊人成绩同样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人,所以也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95

  (单选题)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已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判断,因此无须考虑就能运用在各种场合。例如我们搭乘的火车突然停下来,我们会想到可能是机器出了故障,而绝非是驾驶员离车去摘路边的野花。

  对上边这句话主题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们依据自然形成的判断往往不一定是最准确的

  B. 人们在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判断

  C.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发生事情的自然判断是正确的

  D. 在各种场合下,都不能忽视由于自然判断而形成的生活经验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主题”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句提出观点: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他人的行为已自然而然的形成各种判断。然后用火车突然停车的例子证明了此观点。材料是明显的总分结构,主旨句为第一句。所以B项正确。

  A项“不一定准确”表述错误;C项错误,不是“对发生事情的自然判断”,而是对“他人行为”的判断;D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不是材料主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