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与答案之资料分析
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与答案之资料分析
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近日发布的《2006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06年江苏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为52.56%,比2005年提高2.3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45个百分点,继续在全国务省市中保持第5的位次。排名第1至第4位的分别是上海(74.64%)、北京(72.77%)、天津(65.06%)和广东(55.74%)。浙江(47.14%)居第7位,山东(4429%)居第9位。
从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来看,江苏有四项在全国的排位与上年相同,有一项下降了1位。在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广东、浙江、山东排在前8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06%的地区。江苏省为53.53%,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在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北京、天津、陕西、广东、浙江、辽宁、江苏排在前8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74%的地区。江苏省为54.43%,比上年下降3.12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上年第7位下降到第8位;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北京、天津、海南、辽宁排在前5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26%的地区。该项指标江苏省为35.59%,虽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但仅排名第12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排在前5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88%的地区。江苏省为55.54%,比上年提高4.46个百分点: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排序中,上海、天津、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排在前12位,同时也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94%的地区。江苏省为62.0%,比上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2006年度江苏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在全国位居第5,比位居第1位的城市的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低( )。
A.34.12个百分点
B.22.08个百分点
C.19.19个百分点
D.23.18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由资料可知,排名第1的上海是74.64%,而江苏为52.56%,两者相差74.64%-52.56%=22.08%。
故正确答案为B。
在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中,江苏省排名最差的指数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B.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C.科技进步环境指数
D.科技活动产出指数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直接查找型
解析由材料可知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排在12位,是最低的。
故正确答案为D。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06年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为47.74%
B.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比上年提高了2.24个百分点
C.2006年江苏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比上年提高了3.12个百分点
D.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是43.88%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2006年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为47.74%,A说法正确;
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比上年提高了2.24个百分点,B说法正确;
2006年江苏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比上年下降了3.12个百分点,C说法错误;
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全国平均水平是43.88%,D说法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006年度,在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中,江苏省比上年提高比率最多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B.科技活动投入指数
C.科技进步环境指数
D.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直接查找型
解析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提高了4.46个百分点,为最高。
故正确答案为A。
2006年度,在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的五项构成要素中,江苏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最多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
B.科技活动投人指数
C.科技进步环境指数
D.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比较大小型
解析江苏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比全国高62.0%-49.94%=12.06%。在选项中,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是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最多的要素,故正确答案为D。

职称为中学二级的男教师占职业初中全体教师总数的比例约为( )。
A.38.7%
B.42.3%
C.22.9%
D.23.4%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由表可得,职称为中学二级的男教师占职业初中全体教师总数的比例=(4954-2249)÷11546=2705÷11546,根据估算法,原式≈270÷1155=18÷77≈23.4%。
故正确答案为D。
36岁以下(不含36岁)取得中学一级及其以上职称的男女教师比例约为( )。
A.125.12%
B.123.56%
C.117.45%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由表可知,各年龄段给出的是该职称的总人数,男女教师比例没有给出,故无法计算。
故正确答案为D。
未评职称者中男女教师比例约为( )。
A.101.78%
B.112.34%
C.115.67%
D.108.24%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由表可知,未评职称者中男女教师比例=(1091-505)÷505=586÷505,根据估算法,原式≈58÷50=116%,C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C。
中学三级职称中各年龄段人数占该级职称总人数的最高比例和最低比例相差约( )。
A.29.88%
B.43.96%
C.33.49%
D.22.57%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由表可知,中学三级职称中各年龄段人数占该级职称总人数的最高比例和最低比例相差(559-2)÷1267=557÷1267,根据直除法,首位为4。
故正确答案为B。
由表中可能得出的判断是( )。
A.获得中学高级职称者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
B.职业初中教育中中学一级和二级教师是最主要的教学力量
C.职业初中教育中女教师虽然数量少,但重要性超过男教师
D.少数民族教师只承担与少数民族事务相关的教育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获得中学高级职称者主要集中在41~45岁的年龄段,为134人,A说法错误;
职业初中教育中中学一级和二级教师总数达3866+4954=8820人,是主要教学力量,B说法正确;
职业初中教育中教师性别的重要性无法从表中得出,C说法错误;
少数民族教师所从事教育范围从表中无法得出,D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当月客运量超过当月全国总客运量8%的省(区、市)有( )。
A.4个
B.5个
C.3个
D.6个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直接查找型
解析当月客运量超过当月全国总客运量8%的有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共4个。
故正确答案为A。
华东地区自年初累计旅客周转量最大省份的当月旅客周转量比东北地区自年初累计旅客周转量最大省份的当月旅客周转量多( )。
A.95.32%
B.261.37%
C.121.58%
D.48.52%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上海。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华东地区自年初累计旅客周转量最大的省份是江苏,当月旅客周转量为939116万人;东北地区自年初累计旅客周转量最大的省份是黑龙江,当月旅客周转量为259877万人,则有(939116-259877)÷259877,根据估算法,原式≈(940000-260000)÷260000=34÷13=261.5%,B最接近。
故正确答案为B。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
A.当月客运量最大的省(区、市)其当月旅客周转量相应也最大
B.沿海各省份比内陆各省份自年初的累计客运量要高
C.客运量越大则说明该地经济越发达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四川的当月客运量最大,但其当月旅客周转量却并不大,A项错误;
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自年初的累计客运量要少于四川,B项错误;
四川的客运量最大,但并不是最发达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北京市和上海市2006年1月至11月的累计客运量之比为( )。
A.53.6%
B.361.1%
C.88.4%
D.113.2%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C。
下列省、市中,2007年11月客运量占当月旅客周转量比例最小的是( )。
A.天津
B.江苏
C.湖北
D.黑龙江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比较大小型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化同法

由上图可看出,2006年水质没有变化的省(区、市)有( )。
A.2个
B.5个
C.4个
D.6个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直接查找型
解析水质没有变化就是水质好坏和恶化的监测点数都是0,即水质好转率和恶化率都是0,从图上最下端看,两条线都与横轴相交的是北京、青海、上海和江苏四个省(区、市)。
故正确答案为C。
上图中,2006年水质恶化的监测点多于水质好转的监测点的省(区、市)有( )。
A.18个
B.19个
C.12个
D.15个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直接查找型
解析水质恶化监测点多于水质好转检测点说明水质恶化率大于水质好转率,从图上看,水质恶化曲线在水质好转曲线上面的是天津、河北、吉林、陕西、甘肃、新疆、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和四川,共15个省。
故正确答案为D。
下列省(区、市)中水质恶化率与好转率之比约为30%的是( )。
A.山西
B.广东
C.云南
D.重庆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由题干首先知道水质好转率大于水质恶化率,由上题直接排除广东,山西大约是50%,云南大约是30%,重庆大于50%。
故正确答案为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6年各直辖市的水质均保持良好
B.2006年水质恶化率最高的省(区、市),其水质好转率相应最低
C.总体上2006年全国水质全面好转趋势明显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A项表述过于肯定,而且有些省市的水质恶化率高于好转率,A说法错误;
水质恶化率最高的是云南,但是水质好转率最低的是0%的,显然云南不是最低的,B说法错误;
由前面小题知道,全国水质恶化率高于好转率的是15个,没有变化的是4个,总共检测的是31个,所以总体看,水质好转趋势不明显,C说法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2006年水质好转率高于30%的省(区、市)份数与水质恶化率低于30%的省(区、市)份数之比为( )。
A.4︰11
B.2︰13
C.4︰9
D.2︰5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水质好转率高于30%的有陕西、湖南、云南、重庆四个省(市、区);水质恶化率低于30%的比较多,那么找水质恶化率高于30%的有山东、广东、海南、贵州、重庆5个地区,则低于30%的有31-5=26个,那么比值是4︰26=2︰13。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