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news.page--]
【内容导航】:
110(单选题)1919年,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 )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董必武
D.鲁迅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中国历史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1917)后开始的。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在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5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这篇文章应该看作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故本题选B。
111(单选题)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A.二 上海
B.三 广州
C.三 上海
D.四 广州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中国历史 解析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认为当前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由此,需实行同国民党的合作。大会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本题选B。
112(单选题)根据通货膨胀理论,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
A.需求增长
B.需求减少
C.供给增长
D.供给减少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一般情况下会导致购买力下降,需求下降。此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刺激需求增长的措施,则会导致经济萧条。故本题选A。
本题相关知识点: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时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工资推动、利润推动、进口和出口推动。
113(单选题)完全垄断市场常存在于:
A.农产品市场
B.日用工业品市场
C.汽车、钢铁、石油等行业
D.公用事业部门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市场 解析完全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唯一一个供给者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有三个方面:第一,整个市场的物品、劳务或资源都由一个供给者提供,消费者众多;第二,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消费者不可能购买到性能等方面相近的替代品;第三,进入限制使新的企业无法进入市场,从而完全排除了竞争。
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真正的垄断型市场,但有一些公共事业单位(比如电、水、铁路等行业)接近于垄断。本题选D。
114(单选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实现共同富裕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了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次调整体现了新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宏观控的内在要求。本题选C。
本题相关知识点: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进一步调整并逐渐完善。
1993年提出了八大主要目标: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财政、外贸进出口和外汇储备、商品零售、物价、经济效益及人口自然增长率。
经数次调整,1997年宏观调控八大目标确定为: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财政收支差额、货币发行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
1998年以后,这八个目标的体系被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在十六大宏观调控目标由八个变为四个。
115(单选题)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或工具是政府支出和税收
B.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收入或支出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C.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引起一国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使总产出成倍数地放大或缩小
D.当一国的民间需求过旺时,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主要是指增加一定数量的财政支出,就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从而使总需求仍然不变。挤出效应的存在,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C项成倍数放大或缩小表述错误,本题应选C。
11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非政府组织主要特点的是:
A.非正规性
B.非营利性
C.自治性
D.公益性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管理常识 解析非政府组织具备六大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其中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区分非政府组织与利益集团的最重要标志。答案选A。
117(单选题)第一个建立起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西方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世界历史 解析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
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制度。
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查里斯·屈威廉和斯坦福·洛斯克特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2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
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本题选B.
118(单选题)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1985年9月20日
B.1987年8月16日
C.1991年9月10日
D.1993年8月14日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公务员法 解析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此后,经过准备和试点,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并于当年10月1日在全国实施。故本题选D。
119(单选题)从行政监督的系统角度,我们可以把行政监督分为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两大类,下列属于行政内部监督的是( )。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行政监察
D.政党监督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行政管理 解析我国行政体系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专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属于外部监督。所以答案是C。
120(单选题)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B.一般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C.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宪法 解析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D项忽略了间接选举的适用层级,故不正确。
121(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属于行政裁决的范畴?( )
A.行政机关对特定民事纠纷的裁决
B.行政机关对特定行政纠纷的裁决
C.人民法院对特定民事纠纷的裁决
D.人民法院对特定行政纠纷的裁决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行政法 解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所以答案是A。
122(单选题)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法中特殊地域管辖的表述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B.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C.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D.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只能由共同海损理算地人民法院管辖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民事诉讼法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七条: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九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三十三条: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所以答案是B。
123(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只犯一个罪,被判有期徒刑时,其最长刑期只能是( )。在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可以超过( ),但最长不能超过( )。
A.15年 15年 20年
B.10年 10年 15年
C.10年 15年 25年
D.15年 18年 20年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刑法 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将刑法第六十九条修改为:“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由于法律的修改,本题没有答案。
124(单选题)根据国际法规则和习惯,一国船舶在另一国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下列关于“无害通过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另一国领海必须是无害的,即不损害沿岸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也不违反国际规则
B.在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应当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令,如海关、移民、航行安全、环境保护等事项的法律规章
C.事先必须通知沿岸国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等相关部门,并办理相关通行手续
D.一般情况下,船舶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必须是持续不停地迅速进行,中途不得停泊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其他法律法规 解析外国船舶在异国领海享有“无害通过权”的条件是:①通过领海必须是无害的;②在通过一国领海时,应当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令,如关于海关、财政、移民、卫生、航行安全等法律规章;③除例外情况外,通过领海必须是持续不停地迅速进行,中途不得停泊。故正确答案为C。
125(单选题)为保障国家未来10至20年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实现第三步国家战略目标,我国提出了( ),其突出特点是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
A.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计划
B.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C.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
D.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国情社情 解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着重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需求,对未来15至20年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全面的部署。本题选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国务院2006年月9日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126(单选题)下列有关计算机构成及性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进入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时代
B.运算器是计算机的“司令部”,计算机中的数值运算通常采用十进制
C.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字长越长,进行数值计算的精度也就越高
D.存储器的容量是标志计算机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从数量级上看,G>M>K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信息科学技术 解析在计算机里,数值的运算、存储等通常都是以0、1的二进制代码进行。B选项表述错误。
127(单选题)经过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至战国时,诸侯国数目已大量减少,强弱分化明显,当时最有实力的七个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分别为( )。
A.齐、赵、越、秦、晋、韩、魏
B.齐、秦、韩、鲁、魏、燕、赵
C.齐、楚、燕、赵、秦、韩、魏
D.齐、秦、越、韩、魏、赵、燕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中国历史 解析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本题选C。
128(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大纲》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中国历史 解析钦定宪法大纲,是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本题选A。
129(单选题)行政公文的种类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相比较,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下列哪四个公文文种属于行政公文的种类,但不属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 )
A.命令(令)、指示、公告、决议
B.决议、指示、公报、规定
C.决议、指示、议案、通告
D.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公文相关概念 解析行政公文(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党的公文(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两相对比可得D为正确选项。
130(单选题)下列关于公文收文办理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收文办理中的审核主要是对下级机关上报的公文而言的
B.拟办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拟明批办人、拟明承办部门、拟明阅读范围、拟明处理问题的方案等
C.公文的批办是指负责人就来文应如何办理对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提出批示性意见。最常见的批办意见有“阅”、“拟同意”等
D.承办是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是公文发挥现实效用的基本保证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公文处理 解析公文的批办意见必须明确。只阅不批,仅画圈而不签注意见,不能使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语言,以避免承办人无法实际遵行。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