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news.page--]
【内容导航】:
参考答案
(一).给定资料1反映:“‘钱从哪里来?’这几乎是所有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一些村集体税费改革少了收入,企业改制断了收入,招商引资没有收入,转移支付人不敷出,正常运转难以为继。”请根据给定资料1~2,谈谈你对“村集体钱该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看法。(字数不超过250字,满分10分)
"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是所有农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目前,村集体存在的“借,欠,跑”三种筹措资金的方式,不但没有解决农村建设资金短缺的现状,反而阻碍了农村的健康快速发展。钱从哪里来?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并保持稳定增长的幅度,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其次,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第三,广大农村干部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勇于开拓,增强筹资能力,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给定资料3表明: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民增收难。请根据给定资料3~4,归纳出农民增收难的种种表现,并说明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满分20分)
农民增收难的种种表现是: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农民工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绝大数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创业本领、创业资本,致使致富无门、致富无能、致富难成。
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是:1.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具有竞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步伐,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技能,促进农民向知识型、技术型人才转化。
4.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提高农民主动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的本领。
(三).给定资料5显示:“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基层干部‘跑款’渐成风气。对此,有人认为该‘跑’,有人坚决反对。”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如果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要解决村集体经费不足的问题,请谈谈你的工作思路。(字数掌握在350字左右,满分20分)
对于基层干部‘跑款’问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向上“跑款”,甚至在“跑款’’的途径数量上相互攀比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于那些利用手中权力、靠人情和凭关系而分配支农资金的违规失范行为,要给与抵制和批评。
按照国家政策的具体规定,管好用好分配下来的支农资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能力,通过发展生产带动农民的生活富裕。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致富思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尊重农民意愿,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不侵犯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
(四).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6,假如你作为驻村包点的乡镇干部,具体负责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实验的试点工作,你准备如何去做?主要采取哪些措施防范金融及资金风险。(字数掌握在400字左右,满分20分)
对于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实验的试点,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立足所在村的村情,做好社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实验的科学规划。2、成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资金委员会,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农民的资金用于农村的发展。3、不干涉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好监管工作。
防范金融和资金风险的具体措施是:1、建立功能完善、管理科学、健康发展的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2、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适度限制资本权利,努力创建诚信文明有序发展的资金利用环境和信用维护机制,坚决打击逃废债务行为。3、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嫌贫爱富,不搞形象政绩工程,切实做好资金的使用审计工作。4、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避免农村金融机构的恶性竞争,有效规避农村资金外流,提高农用资金的利用效率。
(五).请以驻村包点乡镇干部的身份,依据给定资料,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为某行政村编写一份“十一五”建设规划书(纲要)。(满分30分)
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文体得当,字数掌握在800字左右。
xxx乡镇xxx村“十一五”建设规划书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结合我省我县xxx乡镇xxx村实际情况,特制订xxx乡镇xxx村“十一五”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建立、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及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主要措施
1、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搞好协调,调动全村积极性,集体共同参与。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统筹协调发展。以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推动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深化农村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在该村的覆盖面,增加该村教育、公共卫生体系、新型全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投入,加快建立该村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该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3、努力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为该村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促进各类金融组织之间的竞争。抓好该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理念,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努力改善该村信用环境,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构筑农业风险防范屏障,加大对各项发展资金的监管力度,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
4、加强培训,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水平,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