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答题技巧宝典 > 判断推理技巧 > 定义判断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 选词填空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字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 定义判断 常识判断 资料分析 行测题库 行测真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抓住定义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3-09-25 13:26:5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抓住定义关键词

  广大考生对于定义判断题型并不陌生,其在各类型的公务员考试中均长期出现,同时题目的数量以及考查内容基本未发生变化,这也导致了这类题型并未加强难度。但是考查的定义逐渐出现多样化,涉及的范围也更加的广泛,同时字数也有所增加,无论是在题干中还是在选项上,都需要考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所以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读题成了重点问题。

  定义的主体在定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一类词语也非常重要,就是状语,我们知道状语在语法中包含的种类是很多的,例如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等等。根据定义的特点,状语出现的频率很高,以方式状语和目的状语为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目的状语,对于定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为定义的关键字。究其原因,可以举例,考生知道对于犯罪行为而言,行为本身相同,但是犯罪动机不同,性质也就不同,因为犯罪动机,是指由内在需要决定的犯罪动机的特殊性。同样的道理,目的状语也决定了定义的本质,作用巨大。通常出现的形式有“为了….”和“以….为目的”。

  例1、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由负责人员决定而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以下属于单位犯罪的是( )。

  A.某牛奶生产企业负责人决定将过期牛奶掺进鲜牛奶中包装出售,获利五十余万元,后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被人揭发出来。

  B.某企业财务伪造公司印章签单,欠下巨额债务之后准备逃逸,最后锒铛入狱。

  C.某公司负责人李某以公司名义将当年巨额年终利润以红利方式分发给下属。

  D.某公司业务员陈某冒用公司总经理名义实施诈骗,并在一个月内将十余万元赃款挥霍一光。

  答案:A 解析:重点有两个,一是单位犯罪是犯罪行为,考查属,排除C选项;二是目的是为本单位谋求利益,排除B、D选项,直接选C。

  例2、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①准备工具。任何工具只要同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就成为犯罪工具。

  ②制造条件。如谋划行动方案、勾结共同犯罪人等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描述未构成预备犯罪的是( )

  A.刘军因为私人问题与老板积怨。一天,他遇老板外出,正巧天降暴雨,毁坏交通。刘军准备制造车祸假象,想致老板意外死亡。

  B.丁某欠王老板20余万元,王老板多次索要,丁某总是躲避或拒绝。一天,有人告诉丁某,王老板正在训练“打手”,准备对付丁某。后来,丁某查证,所谓的“打手”,是王老板新招的保安。

  C.梁某觊觎邻居家新买的摩托车,意欲据为己有,并悄悄准备好了一把万能钥匙,想趁邻居不在家时入室偷窃。

  D.张胜扬言要杀吴天,并买了一把三棱刮刀,准备伺机行动。

  答案:B 解析:首先要求看对题干问题,是“未构成预备犯罪”,大部分考生容易重点研究后面给出的连个条件再逐一去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其实定义本身包含一个目的状语“为了实行犯罪”,为关键字,选项A、C、D涉及到的都是犯罪行为,选项B中提到的行为根本就不是犯罪行为,不可能符合定义本身,所以可以“秒杀”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