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申论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3-07-18 17:03:48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真题材料: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请你归纳出“给定资料”中所蕴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概括叙述。(24分)

  要求:归纳得当,概括准确,条理清晰,篇幅350~400字。

  参考答案:

  一、投资计划的管理:中央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主导区域间的分工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料浪费。

  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物价过高,居民购买力弱。要刺激居民消费,通过制度性的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民生领域的投入和改革。政府一方面要限制物价,维护市场秩序;一方面要消除行政壁垒,不干预市场自由竞争和创新。

  三、缓解失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出台利于返乡就业的政策措施,通过种植名优特蔬菜,掌握现代经营和流通方式的形式,来实现增收致富。

  四、民生政府建设:强化民生职能,设立专项的民生财政,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把重点投向农村。规范既得利益组织的行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建立合理的分配保障制度,扩大就业。

  五、责任政府建设: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及时查处相关官员的失责责任,加快问责制的制度化建设,推进政府体制改革。

  六、企业社会责任:纳税比例低,税收流失严重,民间捐赠比例低,数额小。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1、2、3、4”,提出应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对策性建议。(20分)

  要求:针对性强,方法可行,语言简洁,篇幅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一、制定应对危机的刺激计划,加强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把重点放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同时接受各界的监督质询。

  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刺激居民消费。调整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内需,关键是刺激居民消费。

  三、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在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进行制度性的改革,接触人民的后顾之忧。

  四、稳定物价水平,使之在合理范围内浮动。同时进行制度性改革,消除行政壁垒,不干预市场。又要维护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五、拓展农村增收新途径,鼓励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做好市场开发,拓展销售途径。

  (三)“给定资料6”中提到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的一句话:“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请结合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16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篇幅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表明了作为民生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业对于个人的最重要性,我认为这句话是很正确的、合理的。

  首先,不能实现就业,个人的生存就受到影响,整日劳碌的必然是生计问题,以致极少数人通过不法途径获取不义之财,担惊受怕,个人的自尊也就无从谈及;

  其次,只有通过就业使自己的生计不愁,才有时间和机会去关注生计之外的事情,去寻找精神层面的慰藉。通过自己的双手自我满足,才能被人尊敬。

  这句话提醒我们,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资金的投入,拓展就业的渠道,转变就业者观念、弹性就业,给予吸纳就业者多的企事业单位以优惠政策。

  (四)你读了上面的“给定资料”,在思想情感上一定会有所触动,请从“民生与责任”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说理充分,结构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政府的责任在于改善民生》

  二十世纪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风靡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主流的政府服务理念。这一运动强调政府应更多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强化政府的民生职能,建设民生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升,民生投入也不断加大。然而,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当下中国在民生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诸如,上学、就业、医疗、住房、出行、养老、户籍等问题,每个问题都让人民群众被受煎熬,每个问题都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和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因此,转变政府理念,亲民爱民,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改善民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关键

  时下,经济危机肆虐全球,中国未能幸免。长期以来,我们凭借较低的人力成本、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如今,外贸萎缩,我们亟待扩大内需以应对危机,而刺激居民消费则是重点。但是,由于我们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投入不够,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还不太健全完善,人民群众不敢消费、没钱消费、害怕消费,致使刺激居民消费之路并不平坦,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短板。

  ——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基础上,不可或缺的社会建设。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前提。中国的发展也不例外。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是以经济建设为侧重的,但是,经济建设只有辅以社会建设,才能使经济建设深入下去。不然,经济建设的成果就会流失掉、难以为继,人民群众的热情也会降低。改善民生,就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时期新阶段,把经济发展红利投入到民生领域,是迫切的要求。

  ——改善民生,是权为民所用的体现。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从很大程度上说,每个政府都应成为民生政府。胡锦涛指出:“要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利益问题”。而目前,我国的民生分布极不平衡,各行业、各领域、各领域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两极化趋势加增。邓小平指出:背离了共同富裕,社会就要出乱子。因此,着力改善民生,重视民生,缓解贫富拉大的趋势,共享发展成果,是权为民所用的体现。

  要改善民生,首先政府应牢记民生政府的理念,设立民生财政,坚持民生优先,特别是投向广大薄弱的农村,投向陷入困境中的弱势群体。其次,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民生制度,并加强监督落实,让制度落实到位。再次,把改善民生作为各级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标准,追究改善民生不力相关官员的责任,等等。

  事实将证明,只有用心关怀人民群众,人民政府才能得到衷心拥护。理解到这一点,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责任,就显得越发迫切、越发重要。

  民生为大,民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