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关停
(一) 背景链接
从2011年6月开始,北京市海定区、朝阳区、大兴区的24所打工子弟学校陆续关停。民工的孩子突然间陷入求学无门的境地。没有办学许可证、房产证,校舍为违法建筑,存有安全隐患,是这些学校被关停的共同原因。
被关停的打工子弟学生何去何从呢?北京朝阳区采取两种方式分流学生:如果分流学生可以办理现居住地的《借读证明》,就可进入公办校免费就读;如果没有借读证明,教委会将学生分流到教委委托办学的学校。今年的收费标准为350元/学期,教材免费。但很多家长都表示,证件不好办理的情况下,只能让孩子回家就读了。这意味着父母和孩子两地分离。 -
(二)怎么看
1.打工子弟学校的社会作用
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现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及变迁的必然结果,这类学校在过去及将来一段时间内解决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既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补充”,也是一种“自救”。打工子弟学校开办者自筹经费开办建议学校,满足了新移民子女的迫切就学需求。仅从打工子弟学校十几年来帮助政府解决了数十万计的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作用来看,这些办学者的努力和付出应当得到政府的肯定和认同。
2.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问题
打工子弟学校属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经营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以致学校的教学水平被压到最低水平,不少学校,甚至到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地步;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不达标,教学水平低,缺乏测评体系,就学儿童基本处在半失学状态;打工子弟学校是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体制内的问题, 它的合理性是建立在体制不合理的基础上的,譬如城乡壁垒。体制问题之外,流动儿童边缘化成长带 来的反社会倾向问题也初露端倪。
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第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所谓的二元化结构问题。在义务教育的投资上,国家的教育经费偏向于 城市的义务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设施方面,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二,直接的原因,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的阶段经费是由地方政府来负担的。而流动儿童没有流人地的户口,所以就没有办法享受到由流人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
(三)怎么办
第一,建立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教育管理和户籍管理服务机制。在教育管理服务机制上,要重视 解决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人地区政府管理为主导,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户籍管理服务机制上,加快推进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系改革。要给予农民工以“国民待遇”,实现机会、权利平等,减少给农民工带来的各方面困难,从而使农民工流动子女得到更好的义务教育。
第二,针对借读费用偏髙问题,严格实行“一费制”。推行“一费制”的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减轻负担、治理乱收费、确保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第三,兴办和扶持农民工子弟学校以及经济型标准化学校。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流 动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第四,营造一个公平待农民工流动子女的良好社会环境。保障农民工子弟合法权益,除学校努力之外,全社会也要大力关心支持,消除歧视现象,给农民工子女一个公平的待遇,与城市的孩子一视同仁。
怎么考
命题角度一:要求考生谈对打工子弟学校的认识。可能借用材料,材料中既包括打工子弟学校的 积极作用也包括存在的问题。需要考生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
命题角度二:要求考生就“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关停”事件,谈自己的认识。如果借助材料的话,就可能设计成套题的形式,即一题多问,考查面就会相当广泛。涉及的题型可能包括综合分析、计划组织协调、情景应变等。
命题角度三:以情境模拟的形式,以“北京打土子弟学校关停”为中心,设置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群众见面会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