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旧城改造
(一) 背景链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地位的确立、功能的转换和增强,以及国家对新区建设尤其是开发区用地的严格控制,旧城改造已逐渐回到与新区开发并举的地位。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原则应当是:坚持旧区改建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开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危旧房屋集中的区域,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诸多误区。
(二)怎么看
1. 旧城改造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二是可以大大增加城市土地供应量,对缓解高房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只要政府重视历史文物反而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
2. 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旧城改造的复杂性缺乏认识,将问题简单化,不顾具体情况一律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的开发方式,造成财力和物力的浪费,破坏了原有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原有社会网络。
第二,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过度提高容积率,增大建密度,减少建筑间 距,造成过密开发和土地滥用,导致环境持续恶化。
第三,只看到局部的眼前的经济利益,在城市历史文化和景观保护区内拆除或改建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严重破坏城市的传统风貌和特色。
第四,局限于开发有利可图的项目和黄金地段,而一些较难产生可观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和急需更新的经济效益差的地段却无人问津,城市整体环境难以得到改善。
(三)怎么办
第一,旧城改造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走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的规模,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城改造建设。
第二,旧城改造要走房地产综合开发之路。黄金地段尽量多建商业、服务、办公、娱乐等经营性房屋,以增大再开发的价值,收回资金,用于贴补经济效益差地段的旧城改造。
第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要制订与旧城改造有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来管理和约束旧 城改造行为,减少开发活动中的盲目性和投机性。
第四,加强规划引导。城市规划部门要花大力气对旧城改造问题进行全面深人细致的研究,制定系统的改造规划,协调解决空间布局、用地调整、交通、绿化、景观、市政、文物保护等问题。
第五,引进公众参与机制。由于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工程,直接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旧城改造要积极引人公众参与机制,走“民主化”的旧城改造之路。
第六,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和执法。所谓“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旧城改造更是如此。
怎么考
旧城改造,就是旧城区的再开发,是指对旧城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粗放利用、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为了集约用地,国家加强了土地的宏观调控。
关于旧城改造问题,在面试中能够考查的点很多,比如旧城改造中出现的暴力拆迁问题、拆迁补偿款问题、房价问蟫、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等。尤其是暴力拆迁问题,近年来时有发生,考生要倍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