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之资料分析

发布时间:2013-07-25 18:03:46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完成各题。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121

  (单选题)

  2004年印刷量增长率在5%以上的企业有( )家。

  A. 19

  B. 49

  C. 55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题目没有给出所有规模企业2004年的印刷量增长率,无法判断。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限定型陷阱

  122

  (单选题)

  2005年,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率为负的企业所占比例是( )。

  A. 16.6%

  B. 32.3%

  C. 35.0%

  D. 38.3%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29+31=60家,印刷量增长率为负的企业有11+10=21家,印刷量增长率为负的企业所占比例是21÷60≈35%,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增长率

  123

  (单选题)

  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5%以上,且低于10%的企业有( )家。

  A. 3

  B. 4

  C. 5

  D. 8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有14家企业印刷量增长5%以上,有10家企业印刷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则印刷量增长5%以上,且低于10%的企业有14-10=4家。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限定型陷阱

  124

  (单选题)

  以下关于1994至2006年年印刷量、年增长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

  B. 年增长量最多的是2001年

  C. 年增长率大于10%有8个年份

  D. 1998年的年增长量不到2002年的一半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1994至2006年年印刷量、年增长率为(8.12+15.7+9.12+17.17+17.44+17.9+25.62+17.4+13.68+15.76+14.52+3.18+4.39)÷13>(8+15+9+17+17+17+25+17+13+15+14+3+4)÷13=174÷13≈13,故A正确;

  B:2001年的年增长量为799.83-636.6≈163,而2004年的年增长量为1415-1235.59≈179,2004年的年增长量大于2001年,故B错误;

  C:观察折线图易知,年增长率大于10%有9个年份,分别是1995年和1997-2004年,故C错误;

  D:1998年的年增长量为459.81-392.41≈67,2002年的增长量为1067.38-938.91≈128,67/128>1/2,故1998年的年增长量超过2002年的一半,故D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A。

  标签

  增长量 估算法 概念型陷阱

  125

  (单选题)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A:2005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11+10=21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2006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11+8=19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故A不正确;

  B:2005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17-11)+(29-17)+(20-16)+(31-20)=33家年增长率低于5%的企业。2006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19-14)+(31-19)+(20-14)+(28-20)=31家年增长率低于5%的企业。故B正确;

  C:2005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增长率在两位数的企业数为8+13=21家。2006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增长率在两位数的企业数为10+7=17家。故C不正确;

  D:2005年年印刷量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为29÷(29+31)=29/60≈48.3%,2006年年印刷量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为31÷(31+28)=31/59>50%,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当中年增长率低于5%的企业还包括了增长率为负的企业。

  标签

  限定型陷阱

  126

  (单选题)

  根据资料,下列可以解释报纸印刷量增长率变化的事例是( )。

  A. 1994年各大报纸的发行量出现萎缩

  B. 2003至2005年出现电子报纸等新媒体

  C. 2000至2002年各大报纸纷纷增加版面

  D. 1997至1999年各大报纸刊登的广告数量持续减少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1994年的增长率为正,因此各大报纸发行量不可能出现萎缩,故A错误;

  B:2003年至2005年报纸的印刷量增长变缓(注意,这并不代表减少),电子报纸能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解释这一现象,故B正确;

  C:如果2000年至2002年各大报纸纷纷增加了版面,那么年印刷量应该增加更快,故C不正确;

  D:“广告数量”属于无关信息,故D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概念型陷阱

  

  127

  (单选题)

  1990-2002年间,当地人民食物获取状况恶化的地区是( )。

  A.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B. 南亚

  C. 撒哈拉以南非洲

  D. 西亚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观察图表发现,只有西亚地区2000至2002饥饿人口的比例高于1990至1992年,因此当地人民食物获取状况恶化的地区是西亚,故正确答案为D。

  128

  (单选题)

  按1990-2002年间的发展趋势,有几个地区将能够达到或超过2015年发展中地区(总体)的目标水平(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发展中地区(总体)的2015年目标为饥饿人口百分比降至10%。有四个地区按照其发展趋势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分别为北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东亚、东南亚。故正确答案为B。

  129

  (单选题)

  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

  A. 3.30

  B. 3.96

  C. 4.02

  D. 4.82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估算法

  130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能从图示信息中获得支持的是( )。

  I.1992-2002年间,北非饥饿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因人口总量的变化而变化

  II.1992-2002年间,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基本能反映发展中地区的总体概况

  III.1992-2002年间,发展中地区的饥饿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亚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IV.1992-2002年间,东亚地区在改善人民饥饿状况的工作方面最为突出

  A. I

  B. II和III

  C. I和III

  D. I和IV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Ⅰ表述:1992~2002年,饥饿人口的比例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如果人口总量发生变化之后,饥饿人口数量肯定也会发生变化,错误。

  Ⅱ表述:整体上这两个地区的饥饿人口比例与“发展中地区的总体概况”最为接近,正确。

  Ⅲ表述:材料当中只给出了比例,未涉及具体人数,错误。

  Ⅳ表述:东亚的饥饿人口比例下降特别明显(事实上是最明显的),说明东亚地区在改善人民饥饿状况的工作方面最为突出,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概念型陷阱 组合选择

  某市2005年就该市城镇居民和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束后按城乡、性别分别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两张表所示。

  

  

  131

  (单选题)

  在各项体育项目的普及程度上,农村与城镇相比( )。

  A. 登山高于城镇

  B. 步行低于城镇

  C. 自行车高于城镇

  D. 健身操舞秧歌低于城镇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观察图表易知,参与健身操舞秧歌的人数比例农村为8.0%,城镇为12.8%。农村与城镇相比,健身操舞秧歌的普及程度低于城镇,故正确答案为D。

  132

  (单选题)

  与男性相比,在女性中更普及的两个体育项目是( )。

  A. 球类 步行

  B. 跑步 游泳

  C. 步行 健身 操舞 秧歌

  D. 健身 操舞 秧歌 跑步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观察图表易知,女性比男性更普及的项目有武术健身气功、健身操舞秧歌、步行及其他,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组合选择

  133

  (单选题)

  根据表2,在被调查的全体人群中,选择“缺乏组织”的人占全体人群的比例可能是( )。

  A. 5.2%

  B. 6.2%

  C. 7.1%

  D. 8.2%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由于选择“缺乏组织”的男性比例为7.0%,而女性比例为7.4%,因此全体人群中选择“缺乏组织”的人口比例一定介于这两个数之间,只有C选项符合这个条件。因此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十字交叉法

  134

  (单选题)

  无法从表2获得支持的判断是( )。

  A. 家务过多成为影响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二大因素

  B. 惰性对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小于对男性的影响

  C. 无论城镇或农村,兴趣都是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D. 无论城镇或农村,男或女,工作忙已成为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大因素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项,影响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的第一大因素为工作忙、缺少时间,所占比重为32,7%。影响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的第一大因素为家务忙、缺少时间,所占比重为17.6%,故A正确;

  B项,惰性对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所占比重为6.7%,对男性影响所占比重为15.9%,则惰性对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小于对男性的影响,故B正确;

  C项,在城市,兴趣对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比重仅为1.4%,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故C不正确;

  D项,无论城镇或农村,男或女,工作忙已成为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大因素,其所占比重依次为21.8%、21.5%、32.7%、24.6%,故D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35

  (单选题)

  无法从表1、表2获得支持的判断是( )。

  A. 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不恰当看法和认识更普遍一些

  B. 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单调

  C. 在全民健身方面,培养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可能比城镇居民更迫切

  D. 男性因工作压力放弃体育锻炼的更多一些,而女性因家务压力放弃体育锻炼更多一些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项,农民因“惰性”和“没兴趣”等消极原因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重高于城镇居民,可以判断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不恰当看法和认识更普遍一些,A正确。

  B项,城镇居民中有10%以上人数参加的体育项目有7项,而农民仅有5项,因此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单调,B正确;

  C项,有9.1%的农民因没有兴趣而放弃体育锻炼,城镇居民的比例仅为1.4%,因此培养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可能比城镇居民更迫切,故C正确。

  D项,男性中因工作压力放弃体育锻炼的比例高达32.7%,高于其他因素。女性中因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放弃体育锻炼的比例分别为10.5%、24.6%,因工作压力放弃体育锻炼的更多一些,故D错误。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136

  (单选题)

  2005年和2001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中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变化减少了3.8个百分点,它的变化幅度最大,故正确答案为A。

  注意:“比重变化幅度”可以是比重增加幅度,也可以是比重减少幅度。

  标签

  概念型陷阱

  137

  (单选题)

  2001到2005年间,完全符合曲线所显示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化数为图型

  解析

  该增长率曲线先单调增加之后略微下降,符合这个规律的有3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是美国、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故正确答案为B。

  138

  (单选题)

  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2001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上升

  B.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在2001至2004年不断加快,2005年有所减缓

  C. 从2001年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D. 2001至2005年间,香港经历了比台湾、新加坡更加剧烈的经济波动和发展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始终保持正值且为表格所统计的所有国家中最高,因此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上升,故A正确;

  B项,根据表1可以明显看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在2001至2004年不断加快,2005年有所减缓,故B正确;

  C项,根据表1可以明显看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低于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故C正确;

  D项,2001至2005年间,新加坡的经济波动比香港更大,故D不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D。

  标签

  比重 定性分析

  139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2001至2005年间,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相对放慢

  II.2001至2005年间,日本经济开始摆脱“停滞”状态,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III.2001至200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的变化趋势和其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A. I

  B. II

  C. I和II

  D. II和III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I:亚洲四小龙的平均增长率比主要发展中国家低,其经济增长相对放慢,故I正确;

  II:日本在2001、2002两年经济增长率在0%左右徘徊,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率开始逐渐增大,经济形势逐渐好转,故II正确;

  III:英国、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均下降,但是占世界比重均上升,故III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

  观察选项,依次判断I、II正确,则不需要看III,直接选C即可。

  标签

  组合选择

  140

  (单选题)

  能从表1、表2获得支持的说法是( )。

  I.整个世界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中

  II.传统的世界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和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III.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 I

  B. II

  C. III

  D. I和II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I:由表2可以看出,世界的财富越来越分散到各个国家当中,故I错误;

  II:世界经济强国的排名和地位没有太大变化,比如美国、日本、德国仍然占据着前三的位置,因此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II错误;

  III: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占在世界的比重均增加,且排名上升,故III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C。

  秒杀技

  观察选项发现,如果说法III正确,那么不用看其余说法,直接选择C即可,因此先看说法III。III说法正确,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占在世界的比重均增加,且排名上升。因此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