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扶起一片天
(一) 背景链接
2011年8月26日南通公交车司机殷红彬见一老太摔倒在路上,下车搀扶,老太反诬是殷的车子所撞,后因车前的探头录像才证明其清白。武汉一电动车主因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反被老太认定是撞人者,就在车主自认倒霉准备赔200元了事时,在数名现场目击者的坚持下,交警判定这起事故并非交通事故。
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再到发生在殷红彬身上的这件事,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归根结底是其涉及到人性中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善与恶,触碰到人们对于助人为乐的情感底线,拷问着社会的诚信和道德。
(二)怎么看
1.原因
第一,“彭宇案”的蝴蝶效应使得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不存在,很多人试图抛弃“利他”的传统道德观,而在“利己”的精神世界里越走越远。
第二,我国在制度和法律方面缺少对做好事和见义勇为的鼓励措施,已有的措施也落实得不好。
第三,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对讹诈的处理很轻微,缺乏震慑力,此外,对讹诈的处理程序复杂,很多老百姓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部门或机关处理,尤其是一些不大的讹诈,根本引不起重视。
2.影响
第一,“彭宇案”,凸显了社会道德滑坡。从“救人”到“撞人”的转变,表达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含义,即社会上道德丧失、信任危机。就各地相继发生的一连串翻版“彭宇案”来说,在“助人说”与“撞人说”之间,法治社会的公序良俗,文明城市的道德底线,受到了公开的挑战。
第二,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极度不信任感,“彭宇案”使很多人加强了戒心,变得更加冷漠。
第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社会上扶老携幼、济危扶困的传统美德和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主流 价值观。
(三)怎么办
发扬社会的道德正义,需要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保障双管齐下。
第一,政府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鼓励百姓参与其中,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在制度上、法律上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行为予以保护,同时也对讹诈加大处罚力度,这将有助于鼓励道德行为。
第三,从道德伦理方面讲,我们应该对善心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对于类似善心善举引起的纠纷,应当通过慈善或者救济等渠道去解决,让普通人放心地做好事。从国家角度来说,要有这样一种制度,把这种情况纳人到救济体系中。
怎么考
几年前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引发的争议至今仍未平息,不久前天津版“彭宇案”二审开庭,又一次引发争议。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是做好事被诬陷事件频现;二是老人摔倒无人扶的现象也屡次发生。信任危机和社会道德的缺失不断拷问着人们,对此,甚至引发了“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争议。该热点可能会引申到公民道德建设这一深层次的话题,考生要多加注意。
从具体题型考查。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题型来命题,比如材料题、综合分析题、漫画题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