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资料分析(2)
【内容导航】:
131(单选题)与2003年相比,2004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授予比例=专利申请授予量/专利申请受理量)( )。
A.提高了5.3个百分点
B.降低了5.3个百分点
C.提高了9.5个百分点
D.降低了9.5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同比 乘除相抵法132(单选题)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最后约58.5万件专利的受理历时( )。
A.15个月
B.14个月
C.10个月
D.8个月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共20×12+5=245个月,我国受理的三类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8.5万件,其中前100万件历时15年整,即180个月,而第二个100万件历时仅4年零2个月,即50个月。则最后约58.5万件专利的受理历时为245-180-50=15个月,故正确答案为A。
133(单选题)与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1日间专利申请平均受理时间相比,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间专利申请的平均受理时间下降了( )。
A.64%
B.68%
C.72%
D.82%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1日(共180个月)和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共50个月)受理的专利数量都为100万件,所以与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4月1日间专利申请平均受理时间相比,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间专利申请的平均受理时间下降了1-50÷180≈72%,故正确答案为C。
134(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预计“十一五"期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1/3强
②“十五”末期平均结案周期不到“十五”初期的一半
③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间,我国专利的授予比例超过了50%
④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间,我国受理的专利申请中,第二个100万件所用时间不到总时间的20%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①项,预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将达346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达到117万件。则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将占到专利申请总量的117÷346≈115÷345=1/3,①项正确;
②项,由“平均结案周期从“十五”初期的53个月缩短至“十五”末期的24个月。” 可知②项正确;
③项,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我国专利申请授予量与专利申请受理量分别为140.38万件、258.5万件,故授予比例为140.38÷258.5>130÷260=50%,③项正确;
④项,1985年4月1日至2005年8月31日共245个月,第二个100万件从2000年4月1日至2004年6月1日共50个月,则第二个100万件所用时间占总时间的50÷245>49÷245=20%,④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插值法 乘除相抵法135(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专利审批总体能力已居世界前列
B.目前我国的各项专利年申请量均已跃居世界第一
C.“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两年内都可完成审查
D.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将超过40万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A选项,材料只说我国专利审批总体能力提高,A项错误;
B选项,我国的发明专利还没有达到世界第一,B项错误;
C选项,“十五”末期,我国的专利在提交申请后平均两年可完成审查,并不能保证每件申请都能在2年内审查结案,C项错误;
D选项,2004年共受理专利申请35.38万件,同比增长14.7%,若同比增长不变,2005年全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为35.38×(1+14.7%)≈35×1.15=35+3.5+1.75=40.25万件,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乘除相抵法


136(单选题)从1998年到2004年,美洲地区啤酒消费量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 )。
A.下降了3个百分点
B.下降了2个百分点
C.下降了1个百分点
D.上升了1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1998年、2004年世界啤酒消费总量分别为6.5+30.1+13.1+2.6+32.7+24.8+20.9=130.7、7.4+29.7+20.8+1.5+41.6+25.2+22.3=148.5,美洲地区啤酒消费量分别为24.8+20.9=45.7、25.2+22.3=47.5。则 2004年美洲地区啤酒消费量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比1998年多47.5÷148.5-45.7÷130.7≈48÷149-46÷131≈32%-35%=﹣3%,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乘除相抵法137(单选题)1998年至2004年啤酒消费量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其啤酒消费量2004年占世界啤酒消费量的比重约是( )。
A.20.8%
B.35.0%
C.42.0%
D.62.4%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数值计算型 解析 由图及数据易得1998年至2004年啤酒消费量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是欧洲其他地区及亚洲。由136题计算过程可知2004年世界啤酒消费总量是148.5(十亿升),则欧洲其他地区及亚洲啤酒消费量2004年占世界啤酒消费量的比重约是(20.8+41.6)÷148.5=62.4÷148.5≈63÷150=42%,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比重 乘除相抵法138(单选题)与亚洲相比,整个欧洲的啤酒消费量( )。
A.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快于亚洲
B.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
C.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快于亚洲
D.绝对量少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比较大小型 解析1998年欧洲、亚洲啤酒消费量分别为30.1+13.1=43.2、32.7,43.2>32.7;2004年欧洲、亚洲啤酒消费量分别为29.7+20.8=50.5、41.6,50.5>41.6;欧洲、亚洲啤酒消费增长率分别为(50.5-43.2)÷43.2=7.3÷43.2≈7÷43≈16%、(41.6-32.7)÷32.7=8.9÷32.7≈9÷33≈27%,16%<27%。则与亚洲相比,整个欧洲的啤酒消费量绝对量多于亚洲,2004年相对于1998年的增长慢于亚洲,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增长率 乘除相抵法139(单选题)关于啤酒消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六年来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增长超过了10%
B.北美洲和西欧啤酒消费量的差距在六年间缩小了
C.亚洲的啤酒消费量始终占到了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强
D.无论是啤酒消费绝对量还是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北美都有所增长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A选项,由136题计算过程可知,1998年、2004年世界啤酒消费总量分别为130.7、148.5,则增长率为(148.5-130.7)÷130.7=17.8÷130.7>13.07÷130.7=10%,A项正确;
B选项,1998年、2004年北美洲和西欧啤酒消费量的差距分别为30.1-24.8=5.3、29.7-25.2=4.5,故北美洲和西欧啤酒消费量的差距在六年间缩小了,B项正确;
C选项,1998年、2004年亚洲的啤酒消费量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2.7÷130.7≈33÷131≈25%、41.6÷148.5>38÷152=25%,C项正确;
D选项,1998年、2004年北美啤酒消费量分别为24.8、25.2;世界啤酒消费总量分别为130.7、148.5;北美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4.8/130.7、25.2/148.5,记24.8/130.7为小分数,25.2/148.5为大分数,则差分数为0.4/17.8=4/178,24.8/130.7明显大于4/178,故24.8/130.7>25.2/148.5。则北美的啤酒消费绝对量增加了,但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了,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插值法 差分法 乘除相抵法140(单选题)若中国1998年的啤酒消费量为205亿升,2004年的啤酒消费量为291亿升,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啤酒消费量增长率亚洲最高
B.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占到亚洲啤酒消费增长的90%以上
C.除中国外,任一亚洲国家,其六年来的啤酒消费量增长不可能超过3亿升
D.中国六年间啤酒消费增长量比2004年非洲和大洋洲的啤酒消费量的总和还要多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综合推断型 解析A选项,从1998年到2004年,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量为291-205=86亿升,亚洲啤酒消费增长量为41.6-32.7=8.9(十亿升)=89亿升,只能得到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量在亚洲最高。因为不知道其他亚州国家的情况,所以不能得到中国啤酒消费增长率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的情况,A项不一定正确;
B选项,中国的啤酒消费增长占亚洲啤酒消费增长的比重为86÷89,用直除法,首位为9,故B项正确;
C选项,除中国外,其他亚洲国家六年来的啤酒消费增长量总共为89-86=3亿升,但不排除有的亚洲国家啤酒消费量下降的情况,所以其他亚洲国家的啤酒消费增长量也可能超多3亿升,C项错误;
D选项,中国六年来啤酒消费增长量为86亿升,2004年非洲和大洋洲的啤酒消费量为7.4+1.5=8.9(十亿升)=89亿升,故中国六年间啤酒消费增长量比2004年非洲和大洋洲的啤酒消费量的总和少,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