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片段阅读

发布时间:2013-07-26 15:37:50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优良的出版文化可以 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而一味以经济回报为 的娱乐化出版,不仅危害读者的心灵,从长远看, 的是全社会的健康发展,最终出版业自身也难逃厄运。

  依次填入句中划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构筑 导向 戕害

  B.建筑 指导 侵害

  C.营筑 指标 妨害

  D.创造 趋向 祸害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语意搭配。

  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时代精神”搭配。“营筑”指建筑,修剪;“建筑”指建造建筑物,这两个词不能与抽象名词“时代精神搭配。显然“创造”也不能与“时代精神”搭配。“构筑”既可指构造建筑,又可指构建,后接抽象名词,故该空应填“构筑”。

  第二空,材料原句指经济回报引导出版的方向。“指标”指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趋向”指趋势,均不符合语意。“指导”为指点引导,“导向”指引导的方向,“导向”一词更贴近原文语境,故该空应填“导向”。

  第三空,填入的词应与“健康发展”搭配。选项中的词均有”有害,损坏“的意思,“戕害健康”是固定搭配,故该空应填“戕害”。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7(单选题)①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②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在眼前游来游去;

  ③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将以上三句话填在“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一句的后面,语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排序的能力。易看出句①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是用来修饰句③的,则句①应紧接在句③后面,观察选项只有D符合。

  “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后应承接写景的句子,即句③。后又由景及物,即由“湖水”转到“水里的鱼”,则句③①后接②。经验证,选项D确实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D。

  18(单选题)下面句子中,语法结构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李老师戴上老花镜看报

  B.老张赶驴子到河边饮水

  C.小王骑车到医院看叔叔

  D.赵师傅找尺子量玻璃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此题考查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A项戴上老花镜、看报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李老师;C项骑车到医院、看叔叔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小王,D项找尺子、量玻璃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赵师傅,A、C、D三项都是连动句。B项“赶”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老张,“饮水”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驴子。“驴子”先是充当“赶”的宾语,又充当了“饮水”的主语,属于兼语句。

  B项的语法结构与其它三项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

  19(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是( )。

  A.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B.我的心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

  C.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D.所有这些语言手段,尖锐、泼辣、犀利有力,像一颗颗威力无比的枪弹,戳穿了敌人的心脏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A项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青菜”比作“土地美丽的女儿”,然而“青菜”却无法作为“光辉”的发出者,属于修辞误用,故A项错误。

  B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心”比作“小鸟”,而“飞”和“落”等动作都可以由小鸟发出,修辞运用。C项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太阳光和露水分别比作“金色的手指”和“珠玑”,属于比喻修辞;“露出笑脸”和“悄悄地捡走”属于拟人修辞,修辞运用恰当。D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语言手段”比作“枪弹”,突出了语言手段尖锐、泼辣、犀利有力的特点,修辞运用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A。

  20(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队长严肃地对大家说。

  B.基础知识到底扎实不扎实?这对以后的继续深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C.我正准备给爷爷理理发,爷爷却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D.明天去呢?还是后天去呢?她实在拿不定主意了。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标点的能力。

  A项句子是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尾,故应改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同志们?”

  B项句子是陈述句非疑问句,故问号应改为逗号。

  D项句子是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句末才用问号。故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C。

  21(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B.英国SBB“环球钢讯”近日公布了2010年的全球钢铁企业20强名单,中国六家钢铁企业(跻身)全球钢企十强。

  C.苏轼有一首著名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生动地说明一个人若处身于某种环境之中,往往不能清楚地(洞察)事情的本来面目。

  D.就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说,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既给我们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我们留下了长期封建统治的历史负担。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辨析。A项“侧目”常指由于敬畏而不敢正视或由于愤恨而怒目而视,材料的意思是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让世界都很震惊和赞叹,并不是让世界“不敢正视”或“怒目而视”。所以“侧目”与原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B项“跻身”指突然获得成绩,使自己(的地位)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与原文中国六家钢铁企业上升全球钢企十强的语境相符。C项“洞察”指观察得很清楚透彻,发现内在的意义。与原文“本来面目”的语境相符。D项“底蕴”指文明的积淀,可与“文化”代培,与原文“深厚”的语境相符。

  故正确答案为A。

  22(单选题)下列各组中,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非经批准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2)非得经过批准才能离开工作岗位。

  B.(1)除非领导去请,他才会来。(2)除非领导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1)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2)小王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D.(1)这样的事,她何尝乐意做?(2)这样的事,她何尝不乐意做?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D项中句(1)表达她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句(2)表达她愿意去做此事。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

  A项两句话都表达“只有经过批准,才能离开工作岗位”的意思;B项两句都表达“只有领导去请,他才会来”的意思;C项两句都表达“小王会出现差错”的意思。

  故正确答案为D。

  23(单选题)下列句子中,语序无误的是( )。

  A.上海闵行区某公司疑似发生员工食物中毒,目前有90余人前往医院就诊。

  B.上海闵行区某公司发生疑似员工食物中毒,目前有90余人前往医院就诊。

  C.上海闵行区某公司发生员工疑似食物中毒,目前有90余人前往医院就诊。

  D.上海闵行区某公司发生员工食物疑似中毒,目前有90余人前往医院就诊。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病句辨析题 解析此题考查语序辨析。

  根据句子可以判断,确定员工已经生病,并进医院,但是不能确定是不是食物中毒。因此“疑似”一词应放在“食物中毒”前,故正确答案为C。

  24(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

  A.学校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B.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

  C.学校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D.学校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病句辨析题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选项D前半句是未然时态,后半句是已完成的时态,时态矛盾。A、B、C项均无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25(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春节期间,全市工商系统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纪律,春节在岗值班人员为此还进行了专门培训,以提高处置应急事件和应答电话投诉咨询的水平。

  B.这类犯罪活动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易防难打,仅仅依靠公安等部门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必须充分运用综合治理手段,动员宣传、金融、电信、教育等部门乃至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管。

  C.对拒不整改生产场所卫生条件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卫生监督所将通知工商管理部门建议暂缓核发其工商营业执照。

  D.市规划局马局长表示,市奥体中心二期工程从设计之初不仅要考虑赛事要求,还要考虑场馆综合利用和塑造城市景观,目标是打造多功能的城市文体中心。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病句辨析题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词语搭配不当及语序不当。“执行”与“制度和纪律”搭配不当,应改为“遵守制度和纪律”。此外,句中出现了两个主语“全市工商系统”和“春节在岗值班人员”,应将“为此”移到“春节在岗值班人员”之前。

  B项偷换主语,“必须充分运用综合治理手段……齐抓共管”的主语已经不是“这类犯罪活动了”。

  C项句式杂糅。“通知”和“建议”不能同时出现,后半句应改为“卫生监督所讲通知工商管理部门暂缓核发其工商营业执照”。

  D项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26(单选题)“他的诗歌读不完”,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他爱读诗歌,读起来没玩没了

  B.他不爱读诗歌,读起来总是半途而废

  C.他是诗人,作品多得读不完

  D.他收藏的诗歌很多,读也读不完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歧义辨析题 解析此题考查歧义辨析。“读不完”是指事情可以延续发展下去或指数量很多,故A、C、D项理解正确,B项理解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B。

  27(单选题)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宇宙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霍金辐射,霍金辐射比预想的更普遍,因此可以通过研究霍金辐射来了解黑洞寿终时刻的情形。

  根据这段话,我们知道( )。

  A.宇宙中普遍存在霍金辐射

  B.宇宙中的物体普遍能发出霍金辐射

  C.在此次发现之前,科学家对霍金辐射在宇宙中是否存在是未置可否的

  D.此次发现使科学家确定了黑洞寿终时刻的情形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此题考查直接筛选类的细节判断。据材料“宇宙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霍金辐射”可知,“宇宙中普遍存在霍金辐射”,A正确。

  材料讲“宇宙中许多物体能发出霍金辐射”,即只有一部分物体能发出霍金辐射,并非“宇宙中的物体普遍能发出霍金辐射”,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未提及。D项表述“确定了黑洞寿终时刻的情形”,表示完成时态。而材料只是说明通过研究可了解黑洞寿终时刻的情形,故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28(单选题)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此题考查隐含主旨的道理推断。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实践出真知。D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指只有经过大量实践才能获取真知。两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B项“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C项“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指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然后才能大有可为,施展作为。B、C项显然与题目蕴含的哲理均不一致。A项是强烈干扰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该句侧重“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并非实践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D。

  29(单选题)拥有120年历史的道琼斯通讯社宣布,聘请新华在线在中国独家代理其信息产品。这意味着,今后,国内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同步使用道琼斯中文语言财经消息、评论成为可能。据悉,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立、领先的财经新闻闻名于世,每24小时发布8000多则市场消息。此次,新华在线专门推出“引擎计划”,为道琼斯服务中国本土开路。它还入乡随俗,接受国内个别用户的财政信息服务要求。

  最适合做上面一段新闻标题的是( )。

  A.道琼斯通讯社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B.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立、快捷的信息赢得了中国的市场

  C.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特的服务和本土化的战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D.新华在线为道琼斯代理信息发布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标题选择题 解析此题考查选择新闻型标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新闻的导语即为整段新闻的重点。首句“道琼斯通讯社宣布,聘请新华在线在中国独家代理其信息产品”是这则新闻的导语,导语中包含了两个主体“道琼斯通讯社”和“新华在线”,导语主要表达“新华在线为道琼斯代理信息发布”,因此D项最适合做材料的标题。A、B、C项均未提到新闻的另一重要主体“新华在线”,故均不选。

  因此正确答案为D。

  30(单选题)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中,从多种人体癌细胞中分离出了单独的基因,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多年来,基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认为,可以通过改变这种基因的办法来使癌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现在,他们果然找到了这种基因,从而使人们在战胜癌症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

  下列说法符合上文意思的是( )。

  A.这些基因的发现是不同的研究机构相互合作的结果

  B.这些基因能够对癌细胞进行修复,因此可以成功的医治癌症

  C.科学家们发现了这些基因,因而成功地克服了癌症

  D.科学家们的这一发现在人类攻克癌症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此题考查细节判断。由材料“他们果然找到了这种基因,从而使人们在战胜癌症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可以判断D正确。A项的“相互合作”与材料中的“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这些基因可以使人体正常的健康细胞发生癌变”,并非“这些基因能够对癌细胞进行修复”,故B项错误;C项表述“成功克服了癌症”,表示完成时态。而材料只是说明这一发现使克服癌症成为了可能,故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