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与真题答案之常识判断(2)
【内容导航】:
106
(单选题)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市场化需求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大幅度( ),这是扩大内需量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A. 增加信贷规模
B. 增加政府支出
C. 支持中小企业
D. 增加农民收入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灵活审慎的调控方针,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尽快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重点领故正确答案为B。
107
(单选题)
下列属于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措施是( )。
A. 农民工子女在城里上学也一样享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
B. 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购买商品房准予办理本地户口
C. 国有企业对农民工实行同工同酬
D. 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创业获得银行优惠款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政府职能
解析
我国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采取的措施包括坚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主要做法是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07年取消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008年秋季开学将取消全国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除了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外,我国还确定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针;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08
(单选题)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政府应当( )。
A. 加快产业升级,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B.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缓解就业压力
C. 取消或降低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D. 放松失业率控制标准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宏观经济与调控政策
解析
现阶段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针对这个难题,应该(一)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升级;(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三)多管齐下,推进就业与创业工程。故正确答案为A。
109
(单选题)
从2009年起,国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对该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不再区别对待
B. 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惠及更多农民,提高扶贫标准
C. 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D. 不再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明确提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新的扶贫标准,不仅仅是维持生存的标准,而是提供更多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的标准。故正确答案为D。
110
(单选题)
我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 )。
A. 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B. 其现居住地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C. 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
D. 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户籍所在地为主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根据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四条规定: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故正确答案为C。
111
(单选题)
某处长对下属做思想政治工作,引用孟子的话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也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这是在教育下属( )。
A. 要在不同的需要中进行最佳抉择
B. 不同的需要是不能兼顾的
C. 要把低层次需要引导到高层次需要上来
D. 需求层次高就是思想境界高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企业管理
解析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说明需在两者之间选择时,应进行最佳的选择。故正确答案为A。
112
(单选题)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句话最合适的理解是( )。
A. 组织中的领导个性不一致,必将导致不团结
B. 组织需要集中统一管理,不能“政出多门”
C. 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造成内耗
D. 组织目标需要达成共识,不能有不同意见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企业管理
解析
“一山难容二虎”比喻在一个地方两个强者不能相容。从管理的角度看,组织需要有集中统一管理,否则容易导致领导无力,权力分散。故正确答案为B。
113
(单选题)
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慎独”的意思是( )。
A. 单位人际关系复杂,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
B.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C. 即使没有监督,也要管好自己
D. 广交朋友,但要保持个性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它是指即使一个人独处依然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而不是放任自己。在职业道德修养中就引申为即使没有监督,也管好自己。故正确答案为C。
114
(单选题)
中国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曾经有:①竹简,②青铜器,③帛书,④甲骨,⑤纸张。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③④②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②④③⑤
D. ④②③①⑤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竹简出现于战国时期,青铜器出现于夏商时期,帛书大约和竹简同时出现,甲骨文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4500—5000年之前,纸是由东汉的蔡伦发明的。所以按照时间排序应为④甲骨、②青铜器、①竹简、③帛书、⑤纸张。故正确答案为B。
115
(单选题)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国共合作
C. 七七事变 西安事变 皖南事变
D.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中国历史
解析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