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6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与真题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7-27 09:41:37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单选题)

  选出有歧义的句子( )。

  A. 门没有锁,咱们进去吧

  B. 雪终于停了,它好像累了

  C. 文先生在苏州的地位让人羡慕

  D. 烟雾中,熊辉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歧义辨析。

  A选项“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没有锁”有两个意思:一是门上没有安装锁;二是门有锁但没有被人锁住。存在歧义,故正确答案为A。

  B、C、D选项都表述清楚,没有歧义。

  17

  (单选题)

  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

  A. 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人

  B. 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作了精彩的发言

  C. 我和小王已经商量好了,下了课去打球

  D. 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歧义辨析。

  A选项“相信自己的人”既可以理解为自信的人,也可以理解为相信同一个阵营的人;B选项“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有歧义,“最后”既可以修饰“教授”,也可以修饰“弟子”;C选项“去打球”主语不明确,既可以指我去打球,小王不去,也可以指我和小王一起去打球;D选项表述清楚,没有歧义。

  故正确答案为D。

  18

  (单选题)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家庭和学校教育将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B. 想培养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首先将教育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

  C. 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应将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

  D. 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培养孩子自主的精神放在首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选项条件错误,本意是说“放在首位”是“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的条件,这里却把“家庭和学校教育”做了主语,可改为“只有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将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B选项“教育……自主精神”搭配不当;C选项表述正确,没有错误;D选项语义重复,“首先”和“首位”意思重复。

  故正确答案为C。

  19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D. 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B成分多余,介词“对于”赘余,删除;选项C语义重复,“无论”与“毫无例外”重复,删除后者;选项D搭配不当,“展出”的后面不能接“神话和童话故事”。故正确答案为A。

  20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 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选项将句子压缩后为“……安排了……应注意的问题”,“安排”与“问题”动宾搭配不当;B选项句式杂糅,“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两种句式杂在一起了,应分开说;C选项表述正确;D选项关联词搭配不当,“由于”不能与“反而”搭配,可将“反而”改为“结果”。

  故正确答案为C。

  21

  (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 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 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选项“推广”缺乏宾语,应在“喂猪”的后面加上“经验”或“技术”;B选项主语残缺,应在“就”的前面加上主语“他”;C选项表述正确;D选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在作怪”。

  故正确答案为C。

  22

  (单选题)

  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

  A. 我国实行了10多年的以地区倾斜为主要特征的吸引外资的政策,在引进外资的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 儿童的智商高低,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C. 正常情况下,水温达到摄氏100度时,会把容器盖顶开

  D. 他身体不好,才干了半天活,就累得请假了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选项句式杂糅,应在“会”的前面加“水”,否则意思就变成水温将盖顶开。故正确答案为C。

  A、B、D选项都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23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代中国150年的屈辱史在警告我们,教育落后便意味着将永远处于受剥削被侵略的地位

  B. 调查小组经过详细调查,查实了邵军两次收受吕某、陆某1300美元的事实

  C. 在世界杯外围赛前的热身赛中,米卢执教的中国队连遭败绩,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中国球迷的意料之外

  D. 2001年1月20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并明确各类购物券、代币券等都是违法行为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选项“查实”与“事实”搭配不当,可将“查实”改为“查清”;另外,句子存在歧义,“两次收受吕某、陈某1300美元”既可理解为两次各收受1300美元,也可理解为两次共收受1300美元。C选项“超出意料之外”表述有误,应去掉“之外”。D选项“明确……都是违法行为”表述不当,应改为“明确规定发放或使用……都是违法行为”。

  A选项表述正确,没有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24

  (单选题)

  下面缺少宾语的一句是( )。

  A. 该机飞行速度为800公里,航程可达3000公里

  B. 海军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核潜艇的严重挑战

  C. 航空兵面对着敌方防空护卫舰较多,防空系统完善,夺取制海权是非常困难的

  D. 不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天文学领域里得到了应用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选项宾语残缺,应改成“航空兵……防空系统完善的制约,夺取制海权是非常困难的”。故正确答案为C。

  A、B、D选项都表述正确。

  25

  (单选题)

  下面的四句话中有一句“只”字是多余的,请找出这一句( )。

  A. 我不是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而已

  B. 他从不向人说起自己过去的功绩,人们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C. 这又让我们看到猜忌的残酷,它只找到一点借口,就可以将一个人顷刻间置于死地

  D. 所谓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它不只是各部分简单相加,而是再现事物各部分的本质联系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D选项“只”多余,“不是”能与“而是”搭配,但加上“只”后,“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只能与“还是”搭配。故正确答案为D。

  A、B、C选项的“只”都使用正确,没有多余。

  26

  (单选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下列对“转基因作物”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 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 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A选项“环境影响”表述错误,转基因作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人工所为;B选项“产生……基因的作物”表述错误,转基因作物是通过生物技术移植外来基因而产生的,其基因并不能自发产生;C选项“杂交作物”表述错误,转基因作物并不是杂交作物;D选项表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7

  (单选题)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①植物周期行为——②生理节律的奥秘。虽然这些行为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光照时间长短等,但植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钟是植物感知外界条件的决定因素。要鉴定生物节律的生物钟基因,通常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生理节律能否被检测到,二是需要找到这种生物节律的异步个体。③植物光合作用节律用常规方法是难以检测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蒂夫·凯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借助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鉴定出第一个④植物生物钟基因。

  对文段中画线的四个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概念相同,②包含①

  B. ①③概念相同,①包含③

  C. ①④概念不同

  D. ③④概念等同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根据①②之间的破折号可知,①②的概念相同,但是②的外延比①大,因此A选项正确;③是对①的举例说明,对①进行解释,因此,①③概念相同,①包含③,B选项正确;从文段末句“借助萤火虫发光的基因,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可知“这一难题”指代“植物光合作用节律用常规方法难以检测”,再从“鉴定出第一个植物生物钟基因”可知③④概念等同,因此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8

  (单选题)

  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物质的成果,又包括精神的成果;从狭义上讲,则只包括精神的成果。它主要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广泛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段中的“它”字指代的应是( )。

  A. 环境文化

  B. 广义环境文化

  C. 狭义环境文化

  D. 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指代。

  定位”它“,其所指在前。距离”它“最近的概念,显然就是狭义环境文化,故正确答案为C。

  29

  (单选题)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

  A.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 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 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主要讲什么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的是人们或者自愿放弃自己的想法,或者迫于群体的压力,使得自己的思想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D选项表述与文段内容一致。A、B、C选项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提及。故正确答案为D。

  30

  (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严格实行配给制度,每人每天只能喝一杯咖啡。一天,罗斯福在招待会上对记者说,他早上喝过一杯咖啡,晚上又喝了一杯。记者们听了马上质问:“我们每人每天只有一杯咖啡,你哪里来的两杯?”不少记者以为,这下可是捞到了头版头条的大新闻了。面对记者的责难,罗斯福一点也不激动地回答说:“我确实是早晚各饮一杯咖啡。不过,晚上我是把早晨煮过的咖啡渣再煮一次。”从此,人们就把煮过后再煮的咖啡叫作“罗斯福咖啡”。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罗斯福的故事

  B. 罗斯福与记者

  C. “罗斯福咖啡”的喝法

  D. “罗斯福咖啡”的由来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标题选择题

  解析

  本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文段最后一句点明中心,即”罗斯福咖啡“的来历,故正确答案为D。

  A选项“罗斯福的故事”、B选项“罗斯福与记者”概括的范围太宽;C选项”’罗斯福咖啡‘的喝法“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

  31

  (单选题)

  住房商品化就意味着将住房推向市场,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要大大减轻政府的负担,减少政府对住宅业的干预。但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在迈向住房商品化的过程中,住房的社会福利成分日趋下降,经营利润会逐步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旧的住房分配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很可能会被一些新的不合理现象所取代,在经济动荡期间,新的不合理现象同样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观点是( )。

  A. 住房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

  B. 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仍然需要政府干预

  C. 住房商品化后也会有不合理现象存在

  D. 住房商品化后,政府将不再直接干预住宅业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转折词“但”表明文段重点在说明“政府绝不能从大包大揽一下子就变为撒手不管”,之后作者便分析这么说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在市场调节乏力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B选项与文意一致。故正确答案为B。

  A选项“必然的趋势”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C选项“住房商品化后也会有不合理现象存在”是需要政府干预的原因,是文段的背景,不是原因;D选项“不再直接干预”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减少政府对住宅业的干预”。

  32

  (单选题)

  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现在各地都有种植。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南定军山武侯墓前有两株桂花,相传栽种于汉代,已有1700多年历史,人们称它们为“汉桂”。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 )。

  A. 我国栽种桂花已有1700多年历史

  B. 桂花多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种植

  C. “汉桂”是最早入诗的桂树

  D. 《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词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A选项正确,“汉桂”有1700多年历史,说明我国栽种桂花至少有1700多年历史;B选项表述错误,桂花在我国西南、中南原产,并不能说明在这两个地区栽种得多;C选项表述错误,“汉桂”并未入诗;D选项表述错误,《九歌》最早出现了以桂入诗的诗句,但并不是说《九歌》是最早的诗词。

  故正确答案为A。

  33

  (单选题)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

  A. 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 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 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副词“特别是”表示更进一步,说明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即在我国生产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应把效率放在首位,不能片面的追求公平。C选项概括全面,与文意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

  A、B、C选项表述片面,都只体现了“公平”单一的方面,没有体现“公平”与“效率”两方面的关系,故排除。

  34

  (单选题)

  上海前和律师事务所商建刚律师表示,网友对其在网站上发表的帖子具有著作权,如果其在帖子中注明“不得转载”,则其他单位或网站不得对此进行转载,否则视为侵权。如果帖子中没有相关声明,依据有关规定,其他单位或网站可以进行转载,但必须支付稿酬,否则也将视为侵权。

  根据本文,理解正确的是( )。

  A. 网络作品受法律保护

  B. 网络侵权很难进行界定

  C. 网站可以任意转载帖子

  D. 网络作品的稿酬不好计算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A选项正确,从“具有著作权”可以推断出“受法律保护”可推知;B选项表述错误,文中说明了网络侵权的不同情况,并不难界定;C选项“可以任意转载”表述错误,文中明确指出“注明‘不得转载’,则其他单位或网站不得对此进行转载”;D选项“稿酬”文中没有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

  35

  (单选题)

  1995年,美国的两位学者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

  “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 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 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 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分析“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可知,这句话的主干是“未发现电波源”,“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是对“电波源”的修饰,也就是说已经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匹配的电波源。由此可知,B选项表述正确。

  A选项“不知道……有没有电波源”错误,既然已接收到讯号,那么必定有电波源,只是不确定在哪儿;C选项理解错误,不能确定的是“电波源”而非“是否已经接收到了讯号”;D选项“发现电波源的特征”错误,没有发现的是“电波源”而非“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B。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1928年,英国有一位名叫森金斯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金属经过高温处理或添加某些元素之后,会变得像面团和软糖一样柔软和易于加工。只要施加很小一点压力和拉力就可以延长几倍、几十倍以至几千倍。于是,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塑现象,并把具有这种特性的金属,称之为超塑金属。

  众所周知,金属在常温下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晶体原子排列成紧密的晶格点阵,保持着其原有的各种特性。而当加热到一定高温之后,有一些金属和化合物中的晶格原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紧密的晶格点阵,降低了原子间的结合力,增加了金属的[]。这样,原来难以进行加工的固体金属就会变得易于成型。

  超塑金属具有两个非常有用的特点。一个是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可达到500%~2000%,个别的竟可达到6000%;另一个是在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科技人员利用它的这种双重性能,就可以制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超级合成材料,创造出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生产出许多新奇的产品。现在,超塑金属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大显身手,表现出新颖、奇特的功能。

  在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过去,普遍采用粉末冶金、扩散焊接和电化学等方法来制取。超塑金属的出现,为人们制造复合材料找到了进行合成的新方法。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然后,再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这样,就可以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例如硼纤维和铝制成的复合材料,用来加强飞机上的衬板,可以使机翼的刚度提高50%,自重减轻一半。若是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整体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利用超塑金属还可以进行成型工艺的加工。加以很小的压力,就能够产生很大的变性。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一般地说,采用45吨的压机就可以成型,而一般的金属冷挤压成型则要用300吨以上的压机。而且,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节省了其他的加工工序和时间。如制造钛合金涡轮盘,若采用机加工的方法每件需要32~56小时,现采用超塑性高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提高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降低了一半。

  36

  (单选题)

  上文第二段中[]的恰当措辞应为以下哪一项?( )

  A. 柔软性

  B. 拉伸性

  C. 可塑性

  D. 超塑性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根据原文知原先晶格原子排列紧密,高温后,原子活跃起来,结合力下降,因此金属的形状易于改变,难以加工的固体金属也易于成型,也就是说可塑性加强。故正确答案为C。

  A选项“柔软性”过于偏重“软”,太软也不易成型;B选项“拉伸性”只注重平面的伸展,忽略了立体的塑造;A、B选项都是“可塑性”一个方面的表现;D选项“超塑性”并不能增加,只能“增强”。

  37

  (单选题)

  以下关于“超塑金属”的叙述,哪一项符合文意?( )

  A. 金属的超塑性是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的

  B. 在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超塑金属显现出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

  C. 超塑金属易于成型

  D. 在高温低速条件下,超塑金属内部会发生变化,不具有微细晶粒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B选项“伸长率常可达到500%~6000%”错误,只有个别的才能达到6000%;C选项“易于成型”错误,超塑金属必须在高温下才会变得易于成型;D选项“不再具有微细晶粒”错误,超塑金属在高温下,只是晶格原子活跃起来,原子间结合力下降,从而可塑性增强,而不是没有了微细晶粒。

  A选项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8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

  A. 在高温条件下,超塑金属没有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

  B. 运用于航空和航天技术中的超塑金属是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C. 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节省加工工序和时间

  D. 超塑成型加工的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D选项“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文中没有提及,文中只说到目前超塑加工还只是在航天航空领域,成型工艺加工领域内应用,其他领域中有没有用到并不知道。故正确答案为D。

  从“到达超塑性温度以上时,金属显现出的易于加工的柔软性能……常温下重现的抗压、抗拉和耐腐蚀性能”可以推知,A选项正确;从“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中,需要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推知,B选项正确;从“现采用超塑性高温加工,每件成型工时只需要10~20分钟,工效提高了近80倍。同时,材料消耗也降低了一半。”可知C选项也正确。

  39

  (单选题)

  下列关于“超塑金属”应用于航空及航天领域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在超塑状态下,把铝、硅基的脆性合金压制成几十微米厚的薄片,以此作为基体材料

  B. 在基体材料中渗入硼纤维或碳纤维作为骨架

  C. 把超塑金属用来制造整个飞机,可以使飞机整体刚度提高50%、重量减轻近四分之一

  D. 综合基体材料和骨架材料的双重优点,相互取长补短,制造出合乎要求的超级材料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C选项偷换对象,文中说的是使机翼的刚度提高50%而不是飞机整体的刚度提高50%。故正确答案为C。

  A、B、D选项都表述正确。

  40

  (单选题)

  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文意?( )

  A. 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比一般金属小得多

  B. 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

  C. 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只需要一道工序

  D. 超塑金属在成型工艺的加工方面具有一般金属不能比拟的高效率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从“经测定,超塑金属的成型压力仅为一般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可推知,A选项表述正确;从“采用超塑金属加工零件可以一次成型”可推知,C选项正确;从文中最后一段的描述可以推知,D选项表述正确。

  B选项“超塑金属永远不会生锈”文中没有提及,因此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