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2)
【内容导航】:
- 第1页: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2页: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2)
- 第3页:2007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3)
51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这是他摄于2005年11月的照片
B.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六合彩”
C. 华联花园业主看不上2006年多哈亚运会
D.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A项关系含糊,可以理解为“他所拍摄的照片”,也可以理解为“拍摄的照片上的人是他”。B项“禁止取缔”明显与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去掉“禁止”。C项“看不上”造成歧义,可以理解为业主看不到多哈亚运会,也可以理解为业主对多哈亚运会的举办为轻视的态度。D项表述语意明确,故正确答案为D。
52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做好台风过后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B.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引人深思、促进猛醒、催人进取。
C. 我国80年代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办,被誉为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
D.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了这家公司出售盗版书刊的行为。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A项“是否”表示事物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做好台风过后生产救灾工作”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B、C、D三项都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A。
53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B. 加入WTO以后,我们不能排除那些不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企业不被淘汰掉。
C. 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很多失学的儿童能够背上书包上学了,使很多办学条件很差的学校改善了条件。
D. 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A项“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前面“一切生物”即包括“人”,所以后半句构不成递进关系,可将“不仅”删去。B项“不能”、“不适应”、“不被淘汰”构成三重否定,最终表达的是否定,与句子相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将最后一个“不”字去掉。C项主语残缺,应去掉两个“使”。D项表述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D。
54
(单选题)
世界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的增长期,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国际经济领域日益增多的双边、多边协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由新技术革命所催生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推动着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与东盟都看好双方未来合作的光明前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景光明
B. 世界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的增长期
C. 国际经济领域的双边、多边协调日益增多
D.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将推动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此题是非典型的表面主旨题。
文段脉络清晰,为总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主旨句,前文都在阐述中国和东盟合作前景光明的具体背景和原因。故选A。
B项是总的背景介绍,在文段中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重点;C、D两项都是文段的部分内容的体现,并非关键,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55
(单选题)
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年轻、时尚、流行的消费层面上,其市场潜力是举世瞩目的。网络不仅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传播时代,而且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在众多与网络相关的新兴产业中,网络文化产业是其中最富有生机和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这段话意在说明( )。
A. 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备受世界瞩目
B. 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
C. 中国的网络文化市场富有生机,前景广阔
D. 网络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文段首先指出中国网络文化的市场潜力是举世瞩目的,接着阐述网络文化产业的优势特点。综合这些,可知文段是为了说明中国网络文化市场前景广阔,C项表述最准确。
A项主语混淆,文段说的是“中国网络文化的市场潜力”备受世界瞩目;B项和D项内容都不是文段重点,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C。
56
(单选题)
科学家说,再深沉老练的人,他内心的秘密也会被他的眼睛泄露出来。以色列人已经据此研制成功了利用眼神测谎的食品,据说比传统的测谎仪更灵、更准。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应该从中得到启发,将人的眼睛纳入研究范围,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A. 眼睛会泄露人内心的秘密,所以可以利用眼神测谎。
B. 人的眼神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应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
C.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已将人的眼睛纳入研究范围。
D. 以色列人发明的利用眼神测谎的食品,给了科学家很大的启发。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段构成分总结构,先叙述科学家说的内容和以色列人研制出来的测谎仪两个例子例子,说明人的眼睛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最后一句是主旨句,文段谈眼睛蕴含信息的重要性就是为了说明可以利用此点做研究。B项正确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A项、D项的内容仅是文段用来说明主旨的例证,并非文段重点;C项“已经”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57
(单选题)
要求少拍掌,不是不拍掌。毕竟,发自肺腑的掌声,能代表民意、传达心声、凝聚意志。这样的掌声,起于内心深处,表于无意之间,响于无言之处。这样的掌声,是心灵的雷鸣,不是礼节性的表达;是自发的行为,不是领掌者的诱导;是桃李红白皆夸好的由衷流露,不是垂柳“托儿”竞相发挥的矫揉造作。
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喜欢( )。
A. 有礼节的掌声
B. 雷鸣的掌声
C. 表态性的掌声
D. 由衷的掌声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态度理解题。
阅读文段,作者谈论重点的掌声用了“发自肺腑的掌声”、“起于内心深处”、“自发的行为”、“由衷流露”这些形容词汇,可知,作者喜欢的,是“由衷的掌声”,选D。A、B项的掌声是为了阐述“这样的掌声”而举例提出的,而“这样的掌声”即“由衷的掌声”。故正确答案为D。
58
(单选题)
这当然不是说,咱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就不到别人那里去学造火箭,但一个基本常识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无论学人家做什么事,都不会舍自己之本去逐人家之末。当然,走出国门学汉语是个别的,但也不能不慎而待之,因为流行的崇洋之风已把相当一些人搞糊涂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A. 向外国人学造火箭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B. 走出国门学汉语是舍本逐末的,必须慎重对待这类崇洋之风
C. 中国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不会向外国人学习比自己弱的东西
D. 还有相当一些人想走出国门学汉语,必须慎重对待这种崇洋之风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文段首先提出学习外来的东西的时候不能舍本逐末这一观点;接着由“当然”这一词引出转折,说明走出国门学汉语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再有由“但”这一转折词引出重点,必须慎重对待这些崇洋之风。可知B项正确。
由第一句话可知向外国人学造火箭并不是“舍本逐末”的例子,而是为了引出不能舍本逐末,A项不正确;C项主观臆断,“学习比自己‘弱’的东西”在文段并没有体现;由“走出国门说汉语是个别的”,可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B。
59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农民工已经经历了从原生代到新生代的变化。而两代进城农民工的共同点在于:生活在城市的主要是青壮年,而他们所赡养的人口、整个家庭基本上仍留在农村,他们的根仍在农村。这使得多数农民工家庭“一分为二”,变成分居于城乡之间的两栖居民和两栖家庭,形成“一家两地、一家两制”模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家庭模式,产生许多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甚至导致个别家庭破裂,酿成危机。
根据这段文字,对“两栖家庭”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两栖家庭”是新生代农民工特有的生活模式
B. 进城农民工经历了从原生代向新生代的变化
C. “两栖家庭”的强劳动力主要生活在城市中
D. 个别“两栖家庭”的破裂是由“一家两地、一家两制”生活模式造成的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题。
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原生代和新生代农民的共同点,由此可知A项不合文意。
B项是文段首句的内容,表述正确;由“生活在城市的主要是青壮年”可知C项理解正确;由最后两句可以推出D项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60
(单选题)
玉米和辣椒都是普通的食物,然而人们发现它们有很多不凡之处。且不谈其各种营养对人体的益处,单是产所含的食用色素就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在玉米中,有黄色素;在辣椒中,有红色素,这两种食用色素,可广泛应用于人造奶油,糖果、糕点等食品的着色。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 )。
A. 玉米和辣椒对人体的益处
B. 玉米和辣椒的不凡之处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C. 玉米和辣椒的营养价值与吸引力
D. 玉米和辣椒所含的食用色素及其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构成总分结构。先提出玉米和辣椒具有很大不凡之处这一观点,接着具体谈论不凡之处体现在哪,这是文段的重点。由“单是它们所含的食用色素……”、“在玉米中,有黄色素”、“在辣椒中,有红色素”、“这两种食用色素……”可以看出后半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玉米和辣椒所含的食用色素及其应用价值。故选D。
由“且不谈……”可知对人体的益处不是文段的重点,故不选A;B项“科研领域的应用”仅是不凡之处的一个体现,且这不是文段的重点,也不选;C项“营养价值”是文段所不谈的,而“吸引力”则引申过度,不是文段主要谈论的。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