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逻辑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30 14:23:03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市政府的震后恢复重建的招标政策是标的最低投标人可以中标。有人认为,如果执行这项政策,一些中标者会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这不仅会导致追加建设投资后果, 而且会危及民众生命安全。如果我们要杜绝“豆腐渣工程”,就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政策。

  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

  A. 重建损毁的建筑的需求可以为该市居民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B. 该市的建筑合同很少具体规定建筑材料质量和雇工要求

  C. 该政策还包括:那些标书达到严格质量标准.并且具有一定资质的建筑公司才能投标

  D. 如果建筑设计有缺陷,即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和一流的工程质量建成的建筑也有危险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削弱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最低投标人可以中标这种政策是错误的,论据是执行这项政策,一些中标者会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导致追加建设投资后果, 而且会危及民众生命安全。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题干论点和论据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本题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C直接削弱论点,该政策还包括:只有那些其标书满足严格质量标准,并且达到一定资质的建筑公司才能投标。这样,就不会产生“豆腐渣工程”。因此,标的最低的投标人可以中标的招标政策并非是错误的;ABD均与招标政策无关,属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削弱论点

  82

  (单选题)

  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间会发生弯曲,而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爱因斯坦认为太阳是一个大引力场,遥远的星空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 秒的偏转。

  这一项预言最终得到了天文观测的证实,由此不能推出( )。

  A. 星光距离太阳越近所受影响越大

  B. 星光的偏转度与太阳引力的大小有关

  C. 广义相对论是根据天文观测提出的

  D. 科学给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以合理解释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日常结论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首先题干描述的是相对论的一些观点,涉及的对象有引力场、太阳、遥远的星空。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由于太阳是一个大引力场,所以星光距离太阳越近所受影响越大;B从题干中的“遥远的星空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 秒的偏转“可知星光的偏转度与太阳引力的大小有关;C开头直接就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并没有提到怎么提出的相对论,所以不能推出C;D是对相对论的一个归纳,可以从文中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

  83

  (单选题)

  选出推理有错误的一项。( )

  A. 企鹅虽是鸟类但不会飞,居住在新西兰的企鹅自然也是不会飞了

  B. 植物利用阳光中的能量在体内制造自己所需的养分,而动物则最终必须依赖植物的营养生存,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C. 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的皮肤一般都比较黝黑,马来人大部分居住在热带地区,所以较多的马来人的皮肤都较黑

  D. 病毒都需要侵入到细胞中进行复制和繁殖。这种病原体侵人到了细胞中,所以它是一种病毒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逐一翻译选项判断正确答案

  A: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企鹅⇒不会飞,第二句“居住在新西兰的仙企鹅”,属于肯前件,推出第三句中“居住在新西兰的仙企鹅不会飞”,A正确;

  B: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第二句的推导关系是:动物⇒生长需要植物,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推导关系联立可得,动物⇒生长需要阳光,推出第三句中“万物生长靠太阳”,B正确;

  C: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的皮肤⇒比较黝黑,第二句“马来人大部分居住在热带地区”,属于肯前件,推出第三句中“马来人的皮肤都较黑”,C正确;

  D:第一句的推导关系是:病毒⇒侵入到细胞,第二句“这种病原体侵入到了细胞中”,属于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第三句中“这种病原体侵入到了细胞中”不能推出,D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84

  (单选题)

  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经过面试,如果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需要, 则不可能被录用。

  以上论断是建立在下列哪一项假设的基础上?( )

  A. 必须经过面试才能取得工作

  B. 若一个人的个性适合工作的要求,他就一定被录用

  C. 面试主持者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哪些个性是工作所需要的

  D. 面试的唯一目的就是测试应聘者的个性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面试在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论据是面试中,应聘者的个性不适合待聘工作的需要, 则不可能被录用。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面试,论据强应聘者的个性,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C即在面试和应聘者的个性间搭桥,是答案。A与应聘者的个性无关;B说明什么样的个性会被录用,而题干强调什么样的个性不被录用,且太过绝对;D没说明面试出的个性为什么重要,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加强论证

  85

  (单选题)

  某公司为了扩大其网上商店的销售收入,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该公司重金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市场分析,专业人士认为开通了网上银行的人群才是真正潜在的网上商店的顾客群。于是该公司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在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活动。但是一个月后,效果并不理想。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结果?( )

  A. 一般来说,刚刚开通网上银行的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进行网上消费

  B. 网上金融服务在知识分子中已经比较普及,他们更希望网上商店能够提供一些特色服务

  C. 目前网上商店数量增长很快,广告宣传和推广促销要想有效果,必须有鲜明的特色, 才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

  D. 最近网上银行用户被盗的案件频发,开通网上银行的人因此有所减少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该公司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在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人群中开展宣传和促销活动。但是一个月后,效果并不理想,没有明显论据。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需加强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说明刚刚开通网上银行的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进行网上消费,从而解释说明没有在该公司的网店消费也是符合情理的;从第一二句可以知道,某公司之前的广告效果不明显是因为广告宣传的受众定位不准确,B、C两项说广告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没有提供特色服务,不符合题干,可以排除;D说的是开通网上银行的人数减少,而公司宣传的对象是新开通网上银行业务的人群,宣传效果与人数没有关系,所以D项无法解释效果不理想,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加强论点

  86

  (单选题)

  黄某说张某胖,张某说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说自己不胖。

  如果四人陈述只有一个错,那么谁一定胖?( )

  A. 仅黄某

  B. 仅张某

  C. 仅范某

  D. 仅张某和范某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真假破案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张某和范某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和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

  本题只有一句为假,故黄某和谭某的话均为真话,则张某一定胖,谭某一定不胖。

  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

  本题只有一句假话,则张某和范某之间谁说的是假话,不能从题干中得知,所以不能判断范某的胖瘦,一定胖的只有张某,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矛盾关系

  87

  (单选题)

  在某餐馆中,菜谱中的菜属于川菜系,王先生点的菜中有川菜,因此,王先生点的菜中没有湘菜。

  再加上下列哪项,才能使上述论证成立?( )

  A. 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湘菜,但点了湘菜,一定要点川菜

  B. 餐馆规定,点湘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

  C. 王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

  D. 王先生是湖南人,他喜欢湘菜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加强题型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王先生点的菜中没有湘菜,论据是王先生点的菜中有川菜。

  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

  论点强调没有湘菜,论据强调有川菜,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湘菜,但点了湘菜,一定要点川菜,并不能说明没有点湘菜,即与点的菜中没有湘菜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B项:餐馆规定点湘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说明了湘菜和川菜不能同时点,即在没有湘菜和有川菜间搭桥,加强论证,是答案;

  C项:王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与点的菜中没有湘菜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D项:王先生是湖南人,他喜欢湘菜,与点的菜中没有湘菜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加强论证

  88

  (单选题)

  有人说:“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①某人认识了错误,没有能改正错误。

  ②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

  ③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没能改正错误。

  ④某人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

  A. ①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关联词推导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改正错误⇒认识错误。

  第二步:逐一翻译各个情况并判断其中正确的情况。利用逆否规则

  ①认识错误⇒没改正错误,“认识错误”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但题干中说的是可能出现的情况,①正确;②没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根据题干推导关系的逆否规则,②错;③没认识错误⇒没改正错误,是题干推导关系的逆否规则,③正确;④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认识错误”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但题干中说的是可能出现的情况,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充分必要条件 逆否规则

  89

  (单选题)

  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分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各有不同。取一个天平将甲乙放一组,丙丁为另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丁一边明显的要比乙、丙一边重很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将天平的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还没有来的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

  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顺序是( )。

  A. 乙、丁、甲、丙

  B. 丁、乙、丙、甲

  C. 乙、甲、丁、丙

  D. 丁、乙、甲、丙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排列组合

  解析

  第一步:直接翻译题干等式和不等式关系

  甲的重量+乙的重量=丙的重量+丁的重量①,甲的重量+丁的重量>丙的重量+乙的重量②,乙的重量>甲的重量+丙的重量③。

  第二步:通过式子间的加减运算求解

  ①+②得2甲的重量+乙的重量+丁的重量>2丙的重量+乙的重量+丁的重量,则甲的重量>丙的重量;①-②丁的重量-乙的重量>乙的重量-丁的重量,则丁的重量>乙的重量(上两步可以代入选项验证,符合的只有D);由③得乙的重量>甲的重量,则这四个小球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丁、乙、甲、丙,故正确答案为D。

  90

  (单选题)

  某宿舍住着若干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云南人, 两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三个人这学期选修古典音乐欣赏。

  假设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这宿舍中所有的人,那最少可能是几个人?最多可能是几个人? ( )

  A. 最少可能是3 人,最多可能是8 人

  B. 最少可能是5 人,最多可能是8 人

  C. 最少可能是5 人,最多可能是9 人

  D. 最少可能是3 人,最多可能是9 人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其他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题干中的“北方人”和“黑龙江人”,因为前者包含后者。

  第二步: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与1个云南人是并列关系,所以地域上涉及3个人。又知 2个人这学期只选修了逻辑哲学,3个人这学期选修古典音乐欣赏,即选课的共5人。

  分析最少的人数:因为介绍涉及了这宿舍中所有的人,所以选课的5人包含地域上的3人,因此最少的人数是选课的。

  分析最多的人数:当只有2个北方人中包含1个黑龙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时,因此最多人数为:2个北方人+1个云南人+选课的5人=8。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