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常识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30 15:09:39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

  教育部决定2007年对我国农村现有1.5亿名中小学生( )学杂费。

  A. 继续收取

  B. 全部免收

  C. 部分减免

  D. 大部分免除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7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将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故本题选B。

  2

  (单选题)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指出,要创造和发挥区位优势,把思想放开,目光放远,积极推动构建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的中国——东盟( )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把我区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A. “经济战略”

  B. “一轴两翼”

  C. “自由贸易”

  D. “加工物流”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2006年7月,在第一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首次提出了泛北部湾概念,倡议促进泛北部湾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一轴是指从南宁到新加坡经济走廊,它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的公路为载体,把6个国家、9个城市串联在了一起。两翼中的一翼,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载体,涵盖中国、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和缅甸六个国家。两翼的另外一翼,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以海洋为载体,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和菲律宾。故本题选B。

  3

  (单选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 )。

  A. 生产发展

  B. 经济发展

  C. 城镇发展

  D. 社会发展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政府职能

  解析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故本题选A。

  4

  (单选题)

  “人民”是一个( )。

  A. 历史范畴

  B. 超阶级范畴

  C. 固定范畴

  D. 政党范畴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马克思主义

  解析

  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容是变化发展的。在阶级社会里,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阶级结构、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以及具体的历史任务不同,人民群众所包括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亦各不相同。故本题选A。

  5

  (单选题)

  2006年11月9日,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提名,选举中国推荐的候选人( )女士为世卫组织新任总干事。

  A. 范徐丽泰

  B. 陈冯富珍

  C. 梁爱诗

  D. 史美伦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国情社情

  解析

  2006年11月9日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选举中国推荐的候选人陈冯富珍女士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故本题选B。

  6

  (单选题)

  罗马尼亚和( )2007年1月1日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至此,欧盟已拥有( )个成员国。

  A. 乌克兰 27

  B. 保加利亚 27

  C. 匈牙利 26

  D. 捷克 2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世界历史

  解析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标志着欧盟第六轮扩大的完成。届时欧盟成员国将达到27个。故本题选B。

  7

  (单选题)

  被称为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第一部著作是( )。

  A. 《瀛环志略》

  B. 《四洲志》

  C. 《海国图志》

  D. 《康輶纪行》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文学常识

  解析

  《瀛环志略》是徐继畬于1848年编成的介绍了当时世界各国的疆界位置、山脉河流、地形气候、人种肤色、历史沿革等情况得地理著作。被称为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第一部著作。故本题选A。

  本题相关知识点:

  《四洲志》的作者是林则徐,《四洲志》简要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

  道光二十五年(1845),姚莹在西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著《康輶纪行》一书,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该书对英法历史,英俄、英印关系,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问题,都有所阐述,尤其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揭露英国侵藏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反抗外国侵略。

  8

  (单选题)

  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世界历史

  解析

  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以下的特点: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不断开阔。第三,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故本题选A。

  9

  (单选题)

  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A. 发展教育

  B. 发展科技和教育

  C. 繁荣文学艺术

  D. 发展体育和文化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政府职能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故本题选B。

  10

  (单选题)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 星星在运动

  B.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 地球在自转

  D. 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生活常识

  解析

  由于大气折射的影响,恒星虽然体积很大,但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因此是点光源。所以其发出的光受到大气的扰动后,肉眼看上去就是闪烁的。另外行星虽然体积不大,但距离较近,是面光源。所以其发出的光就基本不受大气的扰动,因此不闪烁。总的来说由于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