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与答案之资料分析
根据下面的图形,完成各题。
下图为2000一2006年我国两种层次货币供应量M1和M2的增长率。根据此图回答下面的各题。(注:该图中M1和M2的增长率都为百分数)

111
(单选题)
在所有的年份中,我国M2的增长率最大的年份为( )。
A. 2001年
B. 2002年
C. 2003年
D. 2004年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由图中可知,M2增长率最大的年份为2003年,其增长率为19.6%,故正确答案为C。
112
(单选题)
2005年我国M1的增长率为( )。
A. 13.6%
B. 11.8%
C. 14.7%
D. 17.6%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由图中可知,2005年M1的增长率为11.8%,故正确答案为B。
113
(单选题)
在所有的年份中,M2增长率相等的年份是( )。
A. 2002、2006年
B. 2003、2005年
C. 2004、2007年
D. 2001、2005年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仔细观察图中资料,可知只有2001年和2005年M2增长率相等,为17.6%,故正确答案为D。
114
(单选题)
2002年M1的增长率为2006年M1增长率的( )倍。
A. 0.96倍
B. 1.04倍
C. 0.99倍
D. 1.05倍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2年M1的增长率是16.8%,2006年M1的增长率是17.5%,故可得16.8%÷17.5%=168÷175=0.96,故正确答案为A。
115
(单选题)
下列关于M1和M2增长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2000年到2006年中有3年M2的增长率高于M1
B. 2000年的M2的增长率要高于2000年的M1增长率
C. 在2000年到2006年的所有年份中。M2增长率都要高于M1增长率
D. 2002年的M1增长率和M2增长率相等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2001、2003、2004、2005总共有4年M2的增长率高于M1,A说法错误;
2000年的M2的增长率低于M1的增长率,B说法错误;
2000年和2006年M1的增长率高于M2的增长率,C说法错误;
2002年的M1和M2的增长率均为16.8%,D说法正确。
所以正确答案为D。
根据以下表格资料,完成各题。

116
(单选题)
2003年香港对内地进出口总额约为( )。
A. 750亿港币
B. 1530亿港币
C. 1800亿港币
D. 2000亿港币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观察图表,可知2003年进口额在800亿港币左右,出口额略低于800亿港币,两者之和应在1500亿港币至1600亿港币之间,故正确答案为B。
117
(单选题)
1995—2004年,香港为内地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 )。
A. 26.2%
B. 16.3%
C. 10.4%
D. 21.4%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增长率
118
(单选题)
1995—2004年,香港与内地进出口差额在150亿港币以上的年份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150亿港币在左侧的竖轴上表现为三小格,白格与黑格的长度差超过三个小格即满足题意,由此可知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三个年份白格与黑格的长度差超过三个小格,即进出口差额超过150亿港币。故正确答案为C。
119
(单选题)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95—2004年,香港与内地的进口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B. 2001一2004年,香港与内地的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
C. 2000—2004年,香港与内地的进出口差额呈递减趋势
D. 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与内地的进出口影响甚微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1998年和2001年的进口额比上一年减少,并非逐年递增,A说法错误;
观察图表可知,2001年—2004年进口额长度差低于出口额的长度差,即进口增长率低于出口增长率,B说法错误;
观察图表可知,2000年—2004年进口额与出口额的长度差逐渐减小,即进出口差额呈递减趋势,C说法正确;
1998、1999年香港对内地的出口额均较上年下降,显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D说法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为C。
120
(单选题)
2003年香港与内地进出口总额占香港同期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与1998年相比( )。
A. 多5.5个百分点
B. 多10.75个百分点
C. 多1.75个百分点
D. 少2.5个百分点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观察图表,白格和黑格相差长度的中点对应的是香港与内地进出口总额占香港同期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可知2003年约为43%,1998年约为37.5%,43%-37.5%=5.5%,故正确答案为A。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完成各题。
2007年前三个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2%,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8%,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由此中国出现了比较罕见的城镇居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的现象。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980元,同比增长20.8%,集体经济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111元,同比增长18.0%,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同比增长11.8%。由此可见,农民工的收入增长远无低于城镇居民工资的平均水平。
121
(单选题)
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 )。
A. 3212元
B. 3414元
C. 3450元
D. 3300元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是3321元,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因此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是3321÷(1+3.4%),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显然比原数小,只有A项符合小于3321。因此正确答案为A。
标签
放缩法
122
(单选题)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高( )倍。
A. 3.12
B. 2.12
C. 1.12
D. 4.12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6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高(10346-3321)/3321=(10346/3321-1)倍,10346约为3321的3倍,再减1应为2倍左右,因此正确答案为B。(注意:B比A高几倍应为B减去A后再除以A)
标签
估算法 概念型陷阱
123
(单选题)
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
A. 1452元
B. 2074元
C. 1552元
D. 1172元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1794元,同比增长15.6%,因此2006年此值为1794÷(1+15.6%),直除首位为1,排除选项B,又注意到1794÷(1+15.6%)>1800÷1.2=1500,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直除法 放缩法 时间型陷阱
124
(单选题)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大约高出( )。
A. 82.6%
B. 84.1%
C. 95.1%
D. 88.2%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53元,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015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月平均工资大约高出(1853-1015)/1015=(838/1015)<838/1000=83.8%,只有A项符合,因此正确答案为A。
标签
放缩法
125
(单选题)
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差为( )。
A. 697.5元
B. 869元
C. 1039元
D. 528元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因此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