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8-07 09:56:47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1(单选题)一般地说、“智慧”不同于“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知识”要求“广”,“智慧”要求“新”。但两者并非绝对 :“智慧”必须有“知识”做基础,反之,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那就容易成为 ,也不算是“智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立 学究

  B.矛盾 古董

  C.等同 桎梏

  D.排斥 束缚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本题可从第二空得到答案。与前面的“只死读书,而无己见,无创意”对应,显然“学究”更合适;验证第一空,填入“对立”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文学解读和批评可以是感性的、印象式的,亦可以是理性的和高度理论化的。文学不是用单纯的社会学方法便可以 的,就像心灵不能用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的一孔之见来一概而论。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见一斑

  B.一览无余

  C.明察秋毫

  D.拨云见雾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成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

  C显然不符合语境,先排除;A项“可见一斑”包含了“可以”的意思,与前面重复,可排除;比较B和D,该空词语应当与后面的“一概而论”对应,显然“一览无余”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幸福有没有标准?我认为,现实生活离不开比较,但是幸福的比拼,本身就是比较 的事情。幸福耐不住人家打扰,经不起科学研究,当幸福成为指数、成为概念、成为一批标准时,也就变得 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混乱 一文不值

  B.私密 可有可无

  C.模糊 无足轻重

  D.荒诞 遥不可及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与实词的应用。

  文段意在强调当幸福变成各种量化的指标,就更加不容易得到。从第二个空入手,A中“一文不值”、B中“可有可无”和C中“无足轻重”意义相近,都强调幸福变得不再重要,与文段语境不符;D中“遥不可及”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周敦颐通过自己的努力,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理论体系,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之 ,一扫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 ,回归到原有的正统地位,赢得了与释、道竞争的全面胜利,取得了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 弊端

  B.柳暗花明 萧条

  C.脱胎换骨 落寞

  D.焕然一新 颓势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

  先从第二空入手,一扫颓势为固定搭配;同时,第一空“焕然一新”与“开拓了儒学发展的新境界”对应。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的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 ,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妙笔生花

  C.入木三分

  D.鬼斧神工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成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应用。

  “妙笔生花”用来形容文笔的杰出,“鬼斧神工”用来形容建筑或雕塑的精巧记忆,均与主语“安娜的人性”不搭配,排除B、D;而用来形容人性,显然“入木三分”更为合适,“惟妙惟肖”更多形容外在的形象或神态的逼真。故正确答案为C。

  6(单选题)近年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 ,这在 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资讯 拓展

  B.信息 延伸

  C.新闻 扩大

  D.内容 开拓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二空,“开拓”与“知识面”不搭配,排除D;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是一种资讯,显然“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不仅仅提供新闻,故排除C;信息包含资讯,范围太广,而文段显然只包括媒介信息,即资讯,排除B。故正确答案为A。

  7(单选题)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 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 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内容 真相

  B.方式 沟通

  C.时效 事实

  D.速度 信息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先看第一空,对应后面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显然“速度”更为合适,排除A、B、C;验证第二空,对应后面的“巨大需求”,“信息”包含面最广,更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

  8(单选题)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在实际生活中,两种 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 。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火不融 尴尬

  B.截然不同 窘迫

  C.南辕北辙 狼狈

  D.针锋相对 失落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

  文段主要讲两种文化的不同给留学生活带来的困扰,而不是强调两种文化的对立,排除A、C、D;验证第二空,“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与“窘迫”对应恰当。故正确答案为B。

  9(单选题)生活中,每一秒都有无数种可能,任何瞬间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再重演,但是并不是任何瞬间都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能够向我们 足够有力信息和情绪的决定性瞬间才有记录的价值和意义,为了记录这样的瞬间我们可能需要付出很多,比如洞察这种瞬间的感知力、等待这种瞬间的 和捕捉这种瞬间的 。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递 耐心 技巧

  B.展示 信心 素质

  C.表达 决心 能力

  D.获取 恒心 灵感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应用。

  本题可由第二空直接得到答案。“等待”对应的应为“耐心”。验证其他两空,“传递……信息”、“捕捉……的技巧”,搭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10(单选题)人类社会自有了国家,就开始了征税的历史。从古到今,各国开征的税种 ,但总的来说,可以将它们 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直接税如土地税、房屋税等。间接税如盐税、渔税等。两种税种本身以及主体税种的 经历了一个漫长演进的过程。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同小异 概括 出现

  B.林林总总 划分 发展

  C.不胜枚举 归纳 更替

  D.五花八门 合并 蜕变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应用。

  又文段第一句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与“多”相关的词语,排除A;对应第二句开始的“总的来说”,第二空“划分”显然与之不符,排除B;“蜕变”多形容人或事物发生质变,不能与税种的变更搭配,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C。

  11(单选题)如果把不同的异文化仅看成是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客体,就意味着主体对客体可以任意地处置,异文化作为客体也就成了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的了, ,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对土著文化采用的便是这种态度。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里就会出现不平等

  B.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C.同时无法赢得对方的尊重

  D.这样跨文化交际就难以进行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对应前面“被研究、被注视、被处置、被奴役”,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A表述与之对应。故正确答案为A。

  后面说到“殖民主义时期殖民者”,显然不是当今社会,排除B;C与前面表述重复,排除;D属于无中生有,不是文段要表达的意思,排除。

  12(单选题)所谓国民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媒介受众,国民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分清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

  B.提高国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

  C.如何保持较高的媒介素养

  D.要分层推进不断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第一句阐述了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第二句指出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主旨句;第三句从两个层次阐述了“较高的媒介素养”起到的作用。所以要不断提高国民媒介素养,D表述与之最为接近。故正确答案为D。

  13(单选题)天坛由于天地合祀,故内外垣墙皆前方后圆。主要建筑皆为圆形,而圜丘外遗墙和祈年殿外垣墙皆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内外垣墙遍植槐柏,一片绿海,摒除视野的一切干扰。置身圜丘,仰望苍天,环视绿色大地,肃穆的氛围,引向皇权神授、天地人合一、人与天地对话的境界。祈年殿中四柱象征四极,内外双列十二柱喻十二月及十二时辰。;顶棚高耸,龙蟠藻井,祭祀时香烟飘渺,乐声齐鸣,加强了对上天的崇敬与信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天坛的( )。

  A.建筑意境

  B.艺术风格

  C.布局特点

  D.设计理念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片段中主要讲述了天坛这一标志性建筑的布局特点、造型形式、色彩和许多与“天”有关的数字,突出了古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建筑的意境。故正确答案为A。

  14(单选题)当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时,太空中的化合物会黏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空间站,而宇宙的气味就在这些特殊的化合物上。于是他们就闻到了宇宙的真实味道:外太空闻起来像是汽车比赛中的气味,混合了发热金属、柴油和烧烤的气味。这些气味主要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剧烈燃烧产生的副产品散发出来的。这种副产品是一种味道强烈的化合物——多环芳烃,这些分子充斥了整个宇宙,并且会永久漂浮下去。彗星、流星和太空尘埃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也是地球生命最初形成时的重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煤炭、石油甚至食物中,也都没能缺少它。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即将消亡的恒星在剧烈燃烧中会产生多环芳烃

  B.多环芳烃是地球生命得以延续和进化的基础

  C.太空中化合物种类丰富

  D.宇宙气味对宇航员有一定危害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这些气味主要是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剧烈燃烧产生的副产品散发出来的。这种副产品是一种味道强烈的化合物——多环芳烃”可知,A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B、C、D均为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

  15(单选题)双轨制度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采取的制度安排,曾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使用 。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工业品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已经全部放开,但是粮食领域的双轨制度依然存在,这在一个侧面反映出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根据这段文字,关于“双轨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双轨制度在市场经济下完全退出时机尚不成熟

  B.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业产品普遍采用双轨制度

  C.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指日可待

  D.粮食市场的双轨制度限制了粮食的自由交易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由第一句可知,双轨制度是过渡时期的制度,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采用的,排除B;由最后一句可知,C表述错误,排除;市场没有完全放开,并不意味着限制了粮食的自由交易,D表述不够准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6(单选题)最近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有望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传统的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并用一层聚合物薄膜隔开正负极,而在这种新型锂电池中,两者被结合在一起,制作出一种类似果冻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看起来是固态的,但其中70%的成分是液体电解质,它可以很好地起到传统锂电池中液态电解质的导电作用,在此基础上制成的新型锂电池的功能与传统锂电池相当。突出优点是在安全方面。传统锂电池如封装工艺不好,起火和爆炸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使用胶状物的新型锂电池相比之下就要安全得多。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新型锂电池的胶状物燃点更高所以更安全

  B.传统锂电池不需要聚合物隔膜隔开正负极

  C.新型锂电池已经广泛使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

  D.两种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相异但导电原理相同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最后一句可知,新型锂电池安全性高是因为封装工艺好,没有提到燃点,A属于无中生有,排除;由第二句可知,传统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并用一层聚合物薄膜隔开正负极,B表述错误,排除;由第一句可知,新型锂电池尚未应用于电子产品,C表述错误,排除;由第三句可知,D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17(单选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工业维生素”美称的稀土全球年消费量从3.3万吨增加到10多万吨。由于特殊的原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稀土不仅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光电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技术和新材料领域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几乎每隔3~5年人们就会发现稀土的一种新用途,每四项新技术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稀土的特性和价值正逐步被人类了解

  B.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C.国际社会已将稀土视为一种战略资源

  D.稀土的开发利用制约着高新技术应用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前两句提到了稀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新技术行业,第三句提到了关于稀土的新用途不断被发现。综上可知,稀土被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A表述与之相近,故正确答案为A。

  B是概括了前两句,不够全面;C、D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

  18(单选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或建筑,常常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功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并非要紧跟潮流,也无需趋向同一化,而是要将建筑与城市的历史文脉、人文环境等相联系。在某种程度上,焕然一新已经成为主导性的城市美学追求,城市因而处于种种不必要的求新求变中,城市建筑特色模糊,有时沦为“换装比赛”的牺牲品,久而久之,使得城市的文化内涵始终难以形成和延续。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城市建筑缺乏整体设计会使城市失去人文特色

  B.城市的文化内涵无法形成和延续的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C.城市建设的求新求变会导致城市的模式化

  D.历史和人文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元素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指出大型公共设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求新求变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种求新求变破坏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醒我们在城市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所承载的人文内涵,D表意与之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

  19(单选题)英国保守党党魁亲自在广告中招揽年轻人,工党设有青年工党全国委员会,并在2005年修订的党章中指出,要争取年轻人对工党理念和主张的共鸣;自由民主党甚至放松年龄,连12岁的儿童都可以加入其青年组织,这也推动了政党领袖的年轻化趋势,给英国政坛带来了活力;前工党首相布莱尔44岁就上任,现任首相卡梅伦39岁就当上了保守党领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英国鼓励青年从政的文化和环境俱佳

  B.英国三大政党都重视吸收年轻成员

  C.英国年轻人有较强的参政意识

  D.英国政党领袖年轻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列举了英国三大党对于鼓励青年从政做出的各种措施,且举出政党领袖年轻化的实例,意在说明鼓励青年从政的文化和环境俱佳。故正确答案为A。

  B项为强干扰项,只简单地概括了文段的前半部分,没有体现作者所有表达的意图;C、D都只概括了文段其中一点,不够全面。

  20(单选题)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原子武器、转基因技术的滥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生命系统毁灭,追求享乐的消费模式所制造的垃圾将覆盖整个星球。并透支了子孙后代的地下资源、空间资源甚至太空资源。日益升温的地球,已为人类引以自豪的技术文明敲响了警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地球升温与人类活动有关,必须引起重视

  B.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

  C.人类对自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必然深受其害

  D.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主要描述了人类只关注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对生态环境不加重视,最终会导致地球生命系统毁灭。意在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强调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B表述与之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

  21(单选题)①历史上严重的干旱和洪水给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②但却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严重的干旱和洪水反复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③几千年来,人类以巨大的努力不屈不挠地进行着筑堤防洪、截流蓄水、开渠引水、掘井取水等传统模式的水利建设,推动着文明的发展

  ④而现代社会在严重的旱涝灾害面前仍然脆弱无力

  ⑤而且到处分布和大规模聚集的人口更易受生态破坏、气候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高频率、高难度的更大冲击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③引出了人类防洪抗旱的话题,更适合做短首,排除B、D;②含有转折词“但是”,其余四句只有③和②构成转折关系,故③②应相连,排除C。故正确答案为A。

  22(单选题)①根据专业统计,消费者在每封信件上只会停留短短7秒钟

  ②要想消费者从众多的直邮中拆开你的信件,那你的信封即必须够独特,够有诱惑力

  ③如果将企业的直邮销售看成一个产品,那么信封就是这个产品的包装

  ④如果目标顾客连你的信封都不拆开,就别提直邮营销的成功率了

  ⑤目标顾客邮箱里天天电话单、朋友寄来的贺卡、银行账单、各种企业目录等信件源源不断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③⑤

  B.③⑤②①④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③②④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语句排序 解析⑤句尾的“信件源源不断”与②句中“众多信件”表义相同,应前后承接,可排除A、C、D。故正确答案为B。

  23(单选题)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出土的“不知名漆器”,经考证,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年代最早、且具有确定年代功能的天文测量仪器—圭表。“不知名漆器”打开后顺着南北方向摆放,利用其北侧立耳在正午时投下的影子,就能指示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的到来。这种类型的圭表适用的地理纬度是固定的,经测算,汝阴侯墓圭表的适用纬度恰恰就在汉代长安到汝阴侯国(今安徽阜阳)一带。这架圭表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四个节气日影所在的位置不是用刻度表示,而是暗含在木块和漆器上的一些特殊图案和位置中、

  关于这架圭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指示二十四节气

  B.使用年代不详

  C.适用于特定地理位置

  D.表上标有详细的时间刻度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第二句可知,圭表只能指示4个节气,而不是所有节气,A表述错误;第一句指出了使用年代,B表述错误;根据第三句可知,C表述正确;根据最后一句可知,表上没有刻度,D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4(单选题)考试技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高校招考制度很难说有先进和落后之分。1993年,美国学者在研究各国高中毕业后的考试制度后便指出:考试制度与各国的国家教育制度及社会情况紧密结合,有些国家的考试制度具有高度持久性,而且不易改变;有些国家的考试制度则正在经历实质、甚至快速的改制。此外,各国考试制度的改变方向也不尽相同。

  这段文字体现作者怎样的观点?

  A.对考试制度应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评价

  B.高校招考制度各有千秋,很难区分优劣

  C.应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改革高校招考制度

  D.国外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值得借鉴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此题属于隐含主旨理解题,考查背后文意,难度很高。材料首句谈及招考制度没有优劣之分。进而讲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改革存在难易、迟缓、长短之说,“此外”依次进一步谈及各国招考制度改革由于各自原因方向不尽相同。纵观全文,作者的立足点其实在于立足当下我国,招考制度改革要研究分析自己的国情,既不能盲目照搬,也不能贸然突进。故正确答案为C。

  ABD均没有没有抓住作者的观点“招考制度改革”。其中B选项是最强的干扰项,考生容易把材料误解为提出观点—解释论证的总分结构,而实际上后面并没有解释“优劣难分”,而是在默认“优劣难分”的基础上,谈由于国情不同,改革的难易、迟缓、方向各有自身特性。故不选。

  25(单选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有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的最准确的是( )。

  A.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

  B.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C.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

  D.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第一句为主旨句,后面是对第一句的阐述,而D是主旨句的同义转换,表述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

  26(单选题)通常人们认为,废旧的老式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管)是一种包含有毒物质的废料。但一项新研究显示,这种废料也许有用。研究人员在放射性活度800万亿贝克勒尔的钴放射源和测量辐射剂量的仪器之间放置阴极射线管玻璃的碎屑,以测定其屏蔽放射线的能力。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对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不进行任何加工,55厘米厚的玻璃碎屑就能使辐射剂量下降至原来的1%,这相当于约9厘米厚的铅板的屏蔽能力。而铅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吸收屏蔽核辐射能力最强的物质。而如果将玻璃碎屑和粉碎阴极射线管产生的玻璃粉混合到一起,那么约40厘米厚度就能达到上述效果。

  关于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碎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核辐射的能力和铅不相上下

  B.厚度增加,其屏蔽核辐射的能力也能提高

  C.其包含有毒物质的观点受到质疑

  D.对其加工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屏蔽核辐射的能力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55厘米厚的玻璃碎屑与9厘米厚铅吸收辐射能力相同,不能说明二者能力相当,A表述错误;B由文段无法推出,排除;C项混淆是非,文段并没有质疑阴极射线管包含有毒物质的观点,只是说明这种废料也许有用,排除;部分碎屑变为玻璃粉,厚度下降了,但是吸收辐射能力相当,说明加工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屏蔽核辐射的能力,D表述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27(单选题)艺术博物馆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艺术家的机构”演变为今天“公众的艺术机构”。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总监、策展人发现,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和捐赠人、收藏家、同行打交道,而是如何把没有受过艺术教育,缺乏艺术体验的普通人吸引到艺术博物馆里来。潜在的观众群不进博物馆是因为他们不懂艺术史,缺乏相关的艺术体验,一直认为博物馆不欢迎他们,里面没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消除“不舒服感”需要淡化艺术博物馆的精英色彩。艺术并不只关乎大人物,更关乎普通人。从社会学角度讲,后者更重要。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艺术教育的普及将大众引向博物馆

  B.去精英化是当下艺术发展的方向

  C.艺术博物馆应该主动贴近普通大众

  D.公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前面提到艺术博物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吸引普通人,而最后两句指出普通人对于艺术来说更重要,所以艺术博物馆需要淡化精英色彩,更多的贴近普通人,C表述最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C。

  28(单选题)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现实与理论问题,但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处于一种观点与立场远未一致的分裂状态,有时分歧还非常大。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局限。大体上看,对政府职能与成本问题的研究,走的是两条思路,一条是信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认为市场可以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持“小政府”观点;另一条是信守政府干预主义理论预设,认为政府不时干预是市场能够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种相互对立的两难困境,必须有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

  A.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B.新理论视野对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有何帮助

  C.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预设的局限性

  D.政府职能与成本之间矛盾难解的原因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接语选择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为接语选择题。

  最后一句提到解决这种对立的新理论方法之一就是新兴古典经济学,根据就近原则,可知下面最可能讨论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相关的内容,排除B、D;C是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否定,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29(单选题)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期,未必就不会渐行渐远。一个古老节日之所以沿袭不衰,真正动因不在于它有多热闹、能带来多少商机,而在于它承载着中国人代代累积下来的那份感情,流淌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如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既期待它回归,帮助我们找到历史深处民族精神的根,也期待它更新,富有实在鲜活的当代内容,而无论哪种期待,都是期待传统节日更厚重、更有文化、更有精神内涵,更有教育意义。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过度商业化会削弱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B.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内涵的继承与发扬

  C.人们期待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相统一的传统节日

  D.传统节日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归宿和精神家园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隐含主旨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A属于无中生有,文段第一句只强调精神内涵比商机更重要,没有说谁削弱谁,排除;C概括了第二句,不够全面,排除;D是对第一句的同义转换,同样不够全面,排除;B概括更为准确全面。故正确答案为B。

  30(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使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得以实现,居民的教育收益率从较低水平提高到10%左右,这也是不同受教育水平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学历劳动者不再稀缺,教育收益率逐渐稳定,高学历与低学历劳动者的工资比不再上升,近年来甚至出现工资趋同的现象,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随着我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教育公平得到保障,教育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的是( )。

  A.学历高低与劳动者收入多少成正比

  B.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比稳中有降

  C.人力资本市场不断调整,使得教育因素对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小

  D.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保障,使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减小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文段可知,收入差距开始变大,继而稳定,目前不断变小,据此排除A;B混淆概念,不同学历劳动者,没有体现谁高谁低,不能确定工资比的比例关系,排除;C表述不准确,是教育公平使得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不能说明教育因素的影响减小,排除;D表述准确,由最后一句可以得到。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