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答题技巧 >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宝典 导航: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方法  申论预测题  申论真题  申论素材宝典 半月谈

敬畏民权申论范文:敬畏民权才能走出“民告官”难的困局

发布时间:2014-02-18 09:17:59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本申论范文是2003年四川(上半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范文,题目要求如下:

  就以上材料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

  紧扣材料,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范文:

  敬畏民权才能走出“民告官”难的困局

  今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民众法律意识增强,民众能够也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伴随而来的是,一些“民告官”的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公布的数字表明:全国法院行政案件收案数,1992年为27125件,2001年增加到100921 件,近5 年来审结的行政案件共50 万件,原告的撤诉率从原来的37.84%下降到32.38%,原告的败诉率从原来的35.93%下降到28.04%而被告的败诉率则从原来的21.98%上升到25.67%,这一组数字确实耐人寻味。

  尽管如此,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民告官”难在我国还是一个问题。

  受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影响和制约,“官权”早已深入人心,但长期以来却不知民权为何物,更谈不上对民权的敬畏了。从思想上看,“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权废法”的思想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发挥作用;从法律本身看,存在“法律规范地方化、部门化”现象,片面地为本地区、本部门牟取权力、利益;从监督角度看,社会监督主体缺位或软弱。实践中,法院的人、财、物等都要受制于当地政府,对“民告官”案子“投鼠忌器”——怕得罪地方政府。从而把极其重要的民权边缘化了。

  敬畏民权才能最终走出“民告官”难的困局。

  破除“官本位”思想,是敬畏民权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执政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做官与做事的关系。为自己做官,还是为人民做事,是衡量党员干部特别是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宗旨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标准。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地位和职位高低,“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不管身居何处,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做好事放在第一位,做一名人民拥护的好公仆。

  增强民众法律意识,提升法律水平是敬畏民权的重要保证。执政者要通过网络、报刊、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法律宣传,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同时,恶补法律常识,以此,唤醒民众法制观念,提升保护自我的意识和水平,以此加强对执政者的群众监督。

  加强民众监督,是敬畏民权的题中之义。民权要真正被敬畏,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民众监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政府需要拿出硬措施,完善行政监管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执掌公权力的政府或官员,一旦缺乏对民权的基本尊重,就很难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政府只有把执政为民、司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细节之中,否则,行政诉讼“告状难”还将继续难下去。

  关注:精品申论范文宝典

  网站推荐:

  【没有取不到的高分 只有不争气的备考人】申论高分 从剔除常规错误开始!

  申论写作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