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申论范文:论我国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
本申论范文是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申论(B卷)真题的范文,题目要求如下:
阅读“给定资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推理,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2.观点明确,联合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字数800~1000。
范文:
论我国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这种崇高性集中体现在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所凝结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之中。志愿精神不仅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互助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效率、利润,鼓励竞争,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要求,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因此,为了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从教育、制度、资金三方面保障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 这就需要成立全国协调机构,培养民众责任感,使大家紧密联系起来,并为那些对社会公益服务有所贡献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招募更多志愿者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奖利机制,防止志愿者流失。
志愿服务要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光大,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最近发生的“彭宇案”和“李凯强案”在许多人的价值观上种下“恶果”,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很多人都被“苦于助人”的哀怨所替代。由此造成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志愿事业帮助建立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要深入宣传郭明义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要努力形成奉献光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倡导志愿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与行为规范。
志愿服务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利于国家、利于社会、利于人民的高尚事业,在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我国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和拓宽资金,促进志愿服务全民化、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与志愿服务相关内容链接:
公务员考试考前必看申论必备: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关注:申论范文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