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问题调查报告:关于解决当前我国“民工荒”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申论范文是2005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范文,题目要求如下:
请以“关于解决当前我国‘民工荒’问题的对策建议”为题,从给定资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向劳动或教育等上级有关部门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要求
观点鲜明,论证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顺畅。对策建议具体,可行,避免抽象或空泛,总字数1000字左右
调查报告:
关于解决当前我国“民工荒”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持续了20多年的“民工潮”逐渐演化为“民工荒”。不仅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就连劳务输出大省江西、湖南等地都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范围持续的“民工荒”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概况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地走访了多家中小企业和人才交流中心,深入了解了企业经营者、人才市场和打工者的现状和问题,由此得出“民工荒”的原因如下:
1、打工者的求职心态发生变化,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2、企业工资标准低,劳动条件差,用工不规范、侵害劳工权益。
3、“民工荒”现象的背后,凸现出技工缺乏的结构性矛盾。
4、东南沿海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变。
三、调查结果
从目前趋势分析,“民工荒”仍将继续。一方面,国家大力扶持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民工对外出务工的预期提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面临瓶颈,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劳动环境。如果企业盲目提高劳动力成本,必然会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解决“用工荒”难题,我们还需找准病根,把握脉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首先,要解决“民工荒”的难题,政府就需要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沿海一些企业的“用工荒”更确切的说是“技工荒”,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一直都只能在流水线上做着单调、枯燥、乏味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企业要取得长久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引进技术型人才。因此,要解决用工荒,形成一个培训工人的长期有效机制是首要前提
其次,要解决“民工荒”的难题,还需完善与农民工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给工人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要遭受来自城市方方面面的歧视,还经常遇到讨薪难,子女上学难,户籍限制,甚至是工伤鉴定难的种种难题。我们在呼唤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可有真正关注到他们的合理、合法的诉求?因此,要解决用工荒,政府还需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他们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再次,要解决“民工荒”的难题,企业还需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水平,改善劳动环境。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企业曾经的低工资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工人对于尊严与地位要求的意识已经觉醒,所以,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招工模式和工作条件,否则只能把自己逼上绝境
最后,要解决“民工荒”的难题,还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曾经,高能耗和廉价劳动力成本架构起了我们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这种发展却在以技术和创新为主旋律的今天难以为继。要想谋求长久的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重视技术,重视创新,重视劳动力资本
总之,只要认真对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民工荒”这样一件表面上看是来是“坏事”的事情,也会转化为促进我国人文环境进步,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契机
与民工荒相关内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