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素材宝典 > 了望时评 > 2014年了望时评
申论素材宝典 导航: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及答案 半月测验 半月评论 重要会议及讲话 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社论 理论热点面对面 了望时评

2014年了望时评第19期:高校转型破其难才能求其进

发布时间:2014-05-27 08:40:59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2014年了望时评第19期:高校转型破其难才能求其进

  教育部日前明确改革方向:全国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0%。此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到底走向何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如何更好实施,都成为有识之士关注的话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包含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容,推进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如何顺利推进本科院校成功转型,至少应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要的是以发展的眼光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并把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作为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通常将高等教育人才局限于普通本科高校,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忽略不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重点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多样化,就是包括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不同类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扩充,必然要适度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这为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路。

  其次,要以全局眼光做好顶层设计。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恢复高考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看到,一窝蜂大扩招、趋同化设置专业、功利化升格、经常性更名,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一个怪圈——办学力求高大上,致使一些高校已经初步形成的品牌影响因盲目之为丧失殆尽。推进一批本科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或许是扭转这一局面的良机,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建立更加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将其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

  针对部分本科高校转型,从国家层面而言,需从宏观层面把握方向,引导支持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特点设置专业、开设课程、错位发展、差别竞争、形成特色。同时,要加强对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高等本科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特别要从制度设计层面,给予技术本科和本科技师以更大关注。

  再次,要以全球眼光彰显中国特色。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发达国家认识到,要培养大量高级技术人才,仅仅依靠传统大学远远不够,而且传统大学改造起来困难重重。一批新型大学应运而生,这些院校培养的人才为本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达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有不少有益经验值得借鉴,比如:专业设置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课程结构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倡导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同等价值观,等等。但学习借鉴西方经验,更须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特色。显然,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传统大学改造的困难,提出将近年来刚刚升格的本科院校转型列为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深化校企合作,克服学校“热”、企业“冷”的“剃头挑子”现象,必须从国家层面通过财政、税收等杠杆加大调节力度,支持企业主动合作成为责任、深度合作有激励(政策支持)。更要大力倡导普职同等价值观,在经费保障、资助政策、招生政策、师资培养培训等多方面消除政策性歧视,平等对待。要大力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机制,为本科高等职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推荐:2014了望时评大全

  2014时事政治电子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