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真题材料:200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资料一】,假定你是人大代表赵XX,在提交的议案中需陈述整治凤山路的理由。请用简洁的短语(如:1.XX问题),概括出无证摊贩导致凤山路“脏乱差”具体表现的6个方面问题。(可以不分先后,也不必展开陈述,6分)
参考答案:
一、噪音污染问题;经营活动持续时间长,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
二、环境卫生问题;油烟、垃圾、泔水等随处倾倒,破环道路环境。
三、设施安全隐患问题;明火作业与液化罐比邻,私拉乱接电线。
四、食品安全问题;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
五、影响交通出行问题;经营者占道经营,影响过往行人和车辆的通行。
六、社会治安问题;摊贩为争夺摊位发生冲突,甚至引发帮派争斗。
(二)【给定资料五】中何兵教授认为摊贩经济不仅增加GDP,还有许多的优点。请根据【给定资料五】及其他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在填空横线处归纳出摊贩经济的其余两个主要优点(好处)。(8分)
参考答案:
一、丰富城市文化。摊贩经济能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地方的特殊风味;
二、解决就业问题。保障弱势群体生存权,解决部分就业,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三)请用“……与……相结合”或“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样的表达形式,准确概括【给定资料六】中,国外在管理摊贩方面所体现的三条主要的管理原则。(12分)
参考答案:
一、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巴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的同时,更注重提供公共服务。
二、自治与他律相结合。韩国成立摊贩行业协会,加强自治管理,同时市政当局依然履行职责,严格限制,加强管理。
三、开放与限制相结合。国外在城市摊贩管理中并不是完全放开,而是作出必要的限制。例如,美国在摊点数量地点上有规定,韩国在摆摊的地点、营业时间、经营范围上有严格限制。
(四)假定【给定资料三】是某市城管局编发的一份简报中的三则简讯,请为此撰写一则能体现编者意图的250字左右的“编者按”。(24分)
要求:针对性强,思路清晰,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编者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引下,许多城市在城市摊贩管理方面有许多创新之举。虹口区城管局会同工商、公安、药监、环保、市容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摊贩业主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进行思想法制教育。镇江市通过试点马路摊点“民主自治”,让摊贩业主互相监督,城管队员的职能则由执法变为协调,从而有效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南宁市开展“城市管理工作进万家”与“城市管理公众参与日”的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公众积极参与进来。总之,在摊贩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本地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将城市管理工作做好、做优。
(五)请根据给定资料,围绕“城管·摊贩”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50分)
作文须知:
(1)观点明确,重点突出,论证有力,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流畅;
(2)切忌泛泛而谈,大而化之,尽量做到就某个侧面或某一点展开论述;
(3)不要整篇文章照搬、堆砌给定资料;
(4)书写工整;不得在卷面上透露或暗示考生姓名、单位等违规信息。
参考答案:
《街道上的和谐社会——论城管与摊贩关系中的政府工作作风建设》
“闻虽有吏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民乱而有独善之吏。”“猫捉老鼠”似的斗法已经司空见惯,暴力对抗的形式更是耸人听闻,使和谐社会建设增添污点。当下存在于摊贩和城管之间的博弈,从某种程度上提醒我们,政府的工作作风亟须做出改变。
建设街道上的和谐社会是为经济之所需、民众之所盼,我们政府应从善如流,加快推进政府工作作风建设。
——推进政府工作作风建设需体现调查研究的精神。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帮我们了解矛盾的真正实质。在城市中,在街道上,小商小贩的群体多来自于低收入阶层,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他们的生活水平决定了和谐社会的质量,如果粗暴对待将会直接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与和谐社会初衷背道而驰。同时,在调研中也可以发现,商贩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武断取缔将会影响居民生活,隔断城市文化,进而破坏城市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可以得知,解决摊贩和城管这对矛盾并不能简单地取缔,而是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推进政府工作作风建设需体现服务型政府理念。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质上要求我们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出让部分社会职能,变堵为疏,少管理多服务,更加体现为人民服务的作风。镇江市中山桥的“民主自治”试点和韩国“摊点业主联合会”的功能给了我们这类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变执法为协调,主动服务,改变封建时代和过去民求官办事的陋习和观念。同时,在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中,要想群众之所想,微笑服务,认真负责,杜绝“黑帮式”执法方式,转变工作思想,针对乱摆摊,巴黎警察“将人带走,不没收财物”的做法无疑是令人称道的。
——推进政府工作作风建设需要制度做保证。
完善的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推进工作作风建设的实质就是将权力关进牢笼,真正实现将政府工作人员变为人民的“公仆”。然而,鉴于传统习惯和权力观的不端正,如果没有完善而严格的制度做保证,推进工作作风建设只能是一句口号。完善制度建设,需要继续保有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从党的自我管理到民众、媒体的开放监督,用制度约束公仆行为,用制度保障民众权利。
实际上,摊贩不是“子之矛”,城管也不是“子之盾”,如同教师和学生会出现“教学相长”一样,在城市化进程中,摊贩和城管是可以并存而且可以互相促进的。要实现这种街道上的和谐,首先政府需要推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建设,想民事,解民困,自始至终地以“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似的危机感,真正做到利为民谋、权为民用、情为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