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面试技巧 > 公务员面试热点
公务员面试技巧 导航: 面试热点 面试技巧 面试真题  面试模拟题

2013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提升“郎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13-07-26 07:56:02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一)背景链接

  2011年全国两会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称,中央对官员能力新的评判标准增加了一条标准:是否能“让人民幸福”。所谓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中国将降低 “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目标,着力解决房价、物价、反腐、收人分配、社会保障等民众关心的问题。 由此可见,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两会,从地方到中央,都把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列为主要目标。

  (二)怎么看

  1.什么是“居民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最早是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 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部分组 成的“国民幸福总值”指标。与传统的GDP核算体系相比,“幸福指数”从国民健康水准、社会福利状况、经济产出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等多个维度,对社会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考核,为政府体察民情提供了更新的视角。

  2.我国为什么要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我国在取得经济增长、国家富强的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已经看到了或者说有能力谈论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协调发展、国民幸福。由“国富论”转向“幸福论”,由“GDP崇拜”转向“幸福追求”,这是社会 的要求,也是世界的潮流。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高速增长,飞速发展的经济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 一些问题。有人将中国长期存在的不协调状况浓缩为四个字——“国富民穷”。

  其次,将“幸福指数”引人政绩考核,能避免地方政府“唯GDP”的倾向,将关注的重点从经济发展转向民生福祉,更加关注民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与提高,更加以人为本。

  最后,幸福感缺失是现代人的通病。面对经济发展大潮,物质的贫乏已渐行渐远,而心灵的贫乏接踵而至,物质丰富金钱增长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关注心灵建设,使人们生活幸福刻不容缓。

  (三)怎么办

  1. 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首先,让幸福与经济同步增长。淡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权重,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次。这不仅来自民生的改善,也来自国家更加合理的分配秩序和机制安排。国民在国家的制度性安排中获得民生的充分保障,是一种有尊严的幸福感。落到细处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住 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

  其次,以政绩考核来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在当下物价高烧不退、通胀预期步步紧逼的严峻形势下,应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促使各级干部更加重视民生,不断增加对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的投入,以不断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最后,考量幸福感,应多倾听民意。幸福感的最终评价在于百姓的民意取向,在于民间的舆情社意。

  2.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防止幸福指数沦为地方新的“形象工程”。官员应跳出“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怪圈,将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作为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工具。

  第二,理性看待幸福指数,不要把“幸福指数”推向“GDP至上”的老路。用幸福指数考核干部,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忽视GDP指标,应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幸福指数作为GDP指标的必要补充,使之成为考察社会和谐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

  第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13亿人口如何在未富状态下提高幸福指数,这将是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挑战的探索。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工农之间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在提高 幸福指数方面,既有许多方面的共性需求,更有差异显著的个性化期盼。在非常具体、复杂的操作层面,如何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则需要长期的探索和踏踏实实的艰苦努力。应当逐步确立具有 中国特色的幸福指数概念体系与指标系统,以此指导中国人民的幸福之旅。

  怎么考

  关于幸福的话题,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从命题内容的角度来说,考生要了解哪些省份提出了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有哪些关于幸福指数的论谈,把幸福指数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意义和问题,还要了解把“家庭幸福”纳入官员政绩考核的目的,这些内容都是建设幸福中国的具体体现,也是面试命题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