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常识判断(3)
【内容导航】:
106(单选题)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下列不是孔子名言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小不忍则乱大谋
D.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A、B、C三项均出自《论语》。D项,“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意思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故正确答案为D。
107(单选题)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 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隶书 小篆 楷书 行书
B.小篆 隶书 行书 楷书
C.隶书 小篆 行书 楷书
D.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汉字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故正确答案为D。
108(单选题)在我国交通标志中,蓝底白色自行车图案表示( )。
A.禁止非机动车通行
B.准许非机动车通行
C.非机动车通道
D.自行车停放区域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生活常识 解析蓝底白色自行车图案表示准许非机动车通行。注意,蓝底白色自行车图案还有形状之分。圆形标志设在非机动车行驶道路的起点及各交叉口入口前适当位,表示该道路只供非机动车行驶方形标志设在该车道的起点及各交叉口入口前适当位置,表示该车道只供非机动车行驶。选项 C,非机动车通道只提到一种情形,故不能入选。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交通标志主要可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七种。交通标志的底色主要有黄色、蓝色、绿色、棕色几种:
黄色表示警告,用于警告标志的底色;
蓝色表示指令、遵循,用于指示标志的底色,也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绿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棕色:表示旅游区及景点项目的指示,用于旅游区标志的底色。
白色:用于标志的底色、文字和图形符号以及部分标志的边框。
109(单选题)现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
A.古阿拉伯人
B.古埃及人
C.古希腊人
D.古印度人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现今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最初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也正是因为这种称法,后人多总误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故正确答案为D。
110(单选题)我们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气象预报员所说的“今天晚上”指的是( )。
A.20时到明早6时
B.20时到24时
C.20时到明早8时
D.18时到明早6时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生活常识 解析“天气预报”节目中,气象预报员所说的 “今天夜间”指 20:00 到次日早上 8:00 这 12 个小时,“明天白天到夜间”则是指明天上午 8:00 到明天晚上 20:00 这 12 个小时。故正确答案为C。
111(单选题)通过微生物发酵方法将生物质转换而产生的气体燃料是( )。
A.氢气
B.沼气
C.液化气
D.天然气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能源与材料科技 解析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它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无色无味。氢气的密度非常小,只有空气的1/14,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安全性不高,飞艇现多用氦气填充)。灌好的氢气球,往往过一夜,第二天就飞不起来了。这是因为氢气能钻过橡胶上人眼看不见的小细孔,溜之大吉。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液化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也可用作燃料。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态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它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天然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还要用硫醇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以助于泄漏检测。
112(单选题)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
B.应疏散到屋外平地、小胡同、陡山坡及河岸边
C.在家中可选择床下、桌子底下就地避险
D.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厨房、卫生间躲避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生活常识 解析地震来临,无法离开屋内时,应该尽可能多藏在小范围的空间内,床下、桌子下以及卫生间或厨房这种小跨间的房屋;平房居住者,可选择时机冲出房屋;楼房居住者,可选择就近躲避原则,但不能靠房屋窗户和外墙。
在家中感觉地震时,要找机会关闭燃气和和电源;有火灾要逆风跑动。
如果在野外,要避开山坡。
本题中,A、C、D三项均为地震自救的有效方法,B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113(单选题)由于风的磨蚀作用,一些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我们称之为( )。
A.丹霞地貌
B.雅丹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张家界地貌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环境常识 解析由风蚀作用导致小山包上部岩层松散、易垮塌、形成陡壁的地貌属于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是由于地壳变动形成,喀斯特地貌是由水流侵蚀造成,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形成。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故正确答案为B。
114(单选题)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 意义的比例数字,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那么这个黄金分割点是多少?
A.0.598
B.0.618
C.0.689
D.1.618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生活常识 解析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在生活中, “黄金分割”有着很多的应用。对人体解剖很有研究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发现,人的肚脐位于身长的0.618处。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与身高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科学家们还发现,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
115(单选题)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日、月食的成因只与日、地、月三个天体的几何位置有关
B.日食与月食都是自然现象,所以它们是不可能准确预报的
C.当月相是朔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日食
D.如果日食带在我国经过,肯定是东部的居民先看到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自然常识 解析日食与月食是可以准确预报的,所以B项错。
当月相为“朔”的时候,月亮反射太阳光的一面背对着我们,这时即使月亮升起来了我们也看不见。 “朔月”只是月球运行中的一个位置(或那个位置的月相),“日食”则是在这个位置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不能说一定会发生日食,C项错。
由于月亮自西向东运动,月影也是自西向东移动,因此总是西部地区比东部先看到日食,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