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24联考行测真题与答案之片段阅读
【内容导航】:
北极海域浮冰面积逐渐减小,总计缩小达20%左右,使北极熊难以在浮冰上长久立足,加之某些国家对海豹大量捕杀,使本来就不多的北极海豹越来越少,北极熊更难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我们来到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西北海岸北纬80度附近一海湾时,惊讶地拍摄了北极熊捕鱼的全过程,我们看到北极熊改变了以捕食海豹为生和“不下水”的习性开始跳下冰冷的海水抓鱼为食。
这段文字充分表明( )。
A. 北极环境日益恶劣
B.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 聪明的物种更难适应环境
D. 环境变化改变了北极熊的生活习性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整体构成“铺垫解释原因——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先叙述北极海域浮冰面积减小、海豹被大量猎杀数量减少的现象,之后引出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北极熊因此而改变生活习性,这是材料的重点,因此这段文字的主旨是环境变化改变北极熊的生活习性,故正确答案为D。
A项的重点是“北极环境”,而材料的主要论述对象是北极熊的生活,所以不选;B项引申过度,材料没有根据;C项“聪明的物种”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均不选。
22
(单选题)
科幻小说大师阿瑟·克拉克说:“如果一个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说:‘这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阿瑟·克拉克想说的是( )。
A.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
B. 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C. 未来可能远远超出想象
D. 迷信权威会阻碍前进的步伐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阿瑟·克拉克通过两个假设条件对比,表达的意思是:老科学家认为某件事可能,那么这件事真的有可能;老科学家认为某件事不可能,那么这件事还是有可能。因此可以看出他的结论是: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不能轻易下结论说某件事是不可能的。C项表述符合阿瑟·克拉克的隐含意图。
A项“科技进步”在文中并没有体现,不能推出;B项说法并非文中重点;D项“迷信”的说法也在文中找不到根据,故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23
(单选题)
有个教授把学生分成几组,发给每组一些拼图碎片,并且计时,看看哪一组能够最先完成。其实,每片拼图背面都按顺序标注了数字只需要按照这些数字的顺序拼接,很快就能拼出整个画面,不过很少有哪组注意到这一点,有的拼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背面有数字标记,有的压根就没看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细致的观察更有利于成功
B. 注意正反两面才能全面了解事物
C.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D. 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中教授所做的测验,有些人发现拼图背面的顺序标注就能很快正确拼接成功,而有些人没发现则费时费力,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是否细心发现,所以A项符合文意。B项“正反两面”从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C、D项均指有事先做好准备的重要性,引申错误,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4
(单选题)
调查显示少儿图书在2007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近25%,成为继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后的又一高增长模块。在200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少儿图书所占的比重达到11%以上;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
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 少儿图书销量超过学术文化图书
B. 图书市场整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C. 少儿图书销量占零售市场的两成以上
D. 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有本土原创化的倾向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由原文“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品销量更是呈井喷之势,在各大书店的少儿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往往占据至少一半以上的席位。”可以推出畅销儿童文学作品有本土原创化的倾向,D项表述符合文意。文中仅提到少儿图书成为和经管、学术文化类图书一样高增长的模块,并没有提到它销量超越后二者,故A项表述错误;文中只是叙述少儿图书的销量情况,由此不能得出整个图书市场结构的状况,B项表述引申偏颇;文中提到少儿图书在零售市场占11%以上比重,仅为一成以上,C项“两成”的表述错误,故A、B、C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5
(单选题)
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有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和抑郁、孤独、自制力等差人格特质因素,专家认为,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在满足个体需要过程中与人格关系密切,据报道,与不锻炼的人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更聪明、认真、富有想象力、有较强的自立能力。不仅如此,体育运动还可以产生短期心理健康效应。
由此可知( )。
A. 评论体育锻炼对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
B. 指出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可能性。
C. 阐述体育锻炼对治疗网络成瘾的价值。
D. 说明体育锻炼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功能。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此题是概括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说明网络成瘾的几方面因素,由此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文段的重点,即参加体育锻炼,并详细介绍了体育锻炼在满足个体需要和改变人格特质上起到的作用,而需要、动机等动力因素和差人格特质正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体育锻炼对治疗网络成瘾意义重大,C项表述准确地概括了材料主旨。A项和D项仅说了文段的一个方面,片面概括;“体育锻炼作为网络替代品”在文中有提到,但文段并没有讨论其实现的可能性,故不选B。
故正确答案为C。
26
(单选题)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 ,“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 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 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 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语句填空
解析
此题语句填空题。
横线前面谈论的主体是“作品”,根据语意和形式一致原则,可以排除A、D两项,再根据横线后面的语境,后文是对“作者形象”的具体阐述,可知横线处应该引出“作者形象”这一概念,所以选C。B项与后文语意不一致,无法衔接上。
故正确答案为C。
27
(单选题)
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 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
C. 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 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现存在区别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材料由法国人对中国人喜欢《茶花女》表示轻蔑,引出为何这部在法国人眼中并不能代表法国文学的作品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原因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文段最后具体说明《茶花女》的流行是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所以A项符合文段意图。
B项引申过度,材料并没有体现这点;C项“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仅为材料前面部分的理解,过于片面,并非材料主旨,所以B、C、D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8
(单选题)
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的内部,二氧化硅溶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八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000米高空滑翔至4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
A. 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影响
B. 二氧化硅是火山灰的主要成分
C. 降温能使飞机有效避免火山灰的危害
D. 历史上火山喷发曾险些导致飞行事故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前面首先提出观点,说明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完全可以达到火山灰中的二氧化硅的熔点,一旦火山灰被吸附进飞机涡轮,会产生灾难性后果,这是文段的主旨,之后材料则举例子说明了这个观点,所以A项表述是文段的主要内容,选A。
B项的主体是“二氧化硅”,并不是材料介绍的重点;C项是提出措施,不是文段表面主旨,且“降温”这一说法在材料并没有体现;D项只是针对后文提到的例子而言,并不能概括主旨,所以B、C、D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9
(单选题)
从羊皮纸、竹筒到纸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从莫尔斯电码、二进制代码到影像的数字化,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也越来越迅捷。特别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正好打破了文化的内容传播的时空界限,让文字、视频、音乐也可以在瞬间传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人们可以以更快捷的速度,制作精彩纷呈的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等,并由此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文化的进步包含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B. 科技创新使文化创新的潜力变得无穷
C. 科技创新大大推进了文化创新的进程
D. 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工具和载体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第一句话主要说明科技创新使得文化产品的载体越来越轻盈,精神产品的传播越来越便捷;后面一段文字则说明互联网、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等这些科技创新产生的新工具,创造了一个个全新的文化产业。前后两部分文字构成并列关系。由此可知,D项表述全面地表达了这段文字的主旨,所以选D。A项表述有误,二者之间并没有包含的关系;B项表述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潜力”,这并不是材料的重点;C项“文化创新的进程”也不是材料的关键,故A、B、C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30
(单选题)
一战后,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德国整个学术文化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海德格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需赘述,马克思,韦伯名震整个社会科学史,施密特是影响现代宪政最终的人物之一;心理学方面,格式塔学派也悄然兴起,在文学上,霍普特曼和托马斯曼两位诺贝尔得主双星闪耀,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戏剧、电影和音乐亦都迅速进入黄金时代,风格变的迷人而多样化,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对于当时内外交困,14年间更迭了多次内阁的政权来说,这样的繁荣,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下列说法和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A. 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引领世界
B. 德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C. 学术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
D.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是相互促进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材料主要论述一战后德国学术文化各领域呈现的繁荣景象。由原文“德国似乎要把它在政治和经济上所失去的,从科学和文化上赢回来”可知当时德国政治经济由于一战衰落,但学术文化上却相反地取得繁荣,C项表述符合文意。材料仅论述一战后德国在学术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但并没有提到这些成就是引领世界的,所以不选A;B项表述的德国政府对科技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提到,也不选;D项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仅是材料提到的学术文化发展的众多领域中的两个方面,且材料也没有提到二者之间的关系,D也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