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春季)与答案之资料分析
2005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49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8%,进口总额4378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9%。从地区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出口总额226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进口总额2250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中部地区出口总额为155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进口总额2 063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3%;西部地区出口总额75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进口总额63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
106
(单选题)
2005年某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多少亿美元?( )
A. 649211
B. 625096
C. 687038
D. 673407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49211亿美元,进口总额437827亿美元,则进出口总额为249211+437827,尾数为8,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尾数法
107
(单选题)
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某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是多少?( )
A. 2.0%
B. 2.5%
C. 2.9%
D. 1.5%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西部地区出口总额7560亿美元,进口总额6381亿美元,则进出口总额为7560+6381≈7560+6400=13960亿美元,由106题知某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687038亿美元,则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某国进出口总额百分比为13960÷687038×100%≈14000÷690000≈2%,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比重 估算法
108
(单选题)
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是西部进出口总额的几倍?( )
A. 32.4
B. 42
C. 23.4
D. 42.3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东部地区出口总额226113亿美元,进口总额225096亿美元,则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226113+225096≈226000+225000=451000亿美元,由107题知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约为13960亿美元,则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是西部地区的451000÷13960倍,用直除法得首位为3,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估算法 直除法
109
(单选题)
按出口增长率排序依次是( )。
A.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B.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C.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 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东部、中部、西部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7.5%、33%、28%,由此,中部>西部>东部,故正确答案为C。
110
(单选题)
2004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为多少亿美元?( )
A. 189387
B. 195000
C. 200967
D. 20037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49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8%,则2004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为249211÷(1+27.8%)≈250000÷1.28≈195000亿美元。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增长率 估算法

注:营业额和利润额是2000年的。
111
(单选题)
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多少?( )
A. 3.4%
B. 3.2%
C. 3.0%
D. 3.5%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为185家,1999年为179家,则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数比上年增加的百分比为:(185-179)÷179×100%=6÷179,因选项比较接近,故需精算,6÷179≈3.4%。故正确答案为A。
112
(单选题)
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及占500强营业总额的百分比上年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
A. 2934457.3,3.2
B. 5503906.8,2.0
C. 1176002.0,2.2
D. 5503906.8,2.2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为5503906.8百万美元;2000年美国上榜企业的营业额占500强营业总额的39.1%,1999年该百分比为36.9%,故提高的百分比为:39.1%-36.9%=2.2%,故正确答案为D。
113
(单选题)
该表中属于欧洲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2000年比1999年减少了多少家?( )
A. 7
B. 8
C. 4
D. 5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0年属于欧洲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数为37+34+33=104;1999年为:37+37+3=112,故2000年比1999年减少了112-104=8家。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限定型陷阱
114
(单选题)
根据该表按营业额高低排序五国依次是( )。
A. 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
B.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C. 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D.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观察表格第六列,易得5503906.8>2934457.3>1176002.0>1006623.4>839625.6,由此可知,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故正确答案为B。
115
(单选题)
根据该表按利润额高低排序五国依次是( )。
A. 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
B. 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
C.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
D. 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观察表格第九列,易得324719.3>53007.3>43875.4>41202.6>34163.0,由此可知,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故正确答案为D。

116
(单选题)
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1957年增加了多少?( )
A. 279亿元
B. 669亿元
C. 49亿元
D. 39亿元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为66.9亿元,1978年为27.9亿元,则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1957年增加了:66.9-27.9=39亿元,故正确答案为D。
117
(单选题)
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费为多少?( )
A. 68.7776亿元
B. 68.7474亿元
C. 68.7775亿元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为335.5亿元,医疗费占20.5%,则医疗费为:335.5×20.5%=68.7775,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比重
118
(单选题)
在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 医疗费
B. 离休费
C. 退休费
D. 其他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在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构成中,医疗费、离退费、其他费用所占比例分别为47.2%、25.9%、26.9%,由此可得医疗费所占比重最大,故正确答案为A。
119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95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18%
B. 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为335.5亿元
C. 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中,离退休费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了19.7个百分点
D. 以上说法均对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直接观察图形可得195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占工资总额的18%,A项正确;
直接观察图形可得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为335.5亿元,B项正确;
离退费在1978年占劳保福利费的25.9%,在1986年占45.6%,则1986年比1978年增加了45.6%-25.9%=19.7%,C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120
(单选题)
1978年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用于其他支出费用多多少?( )
A. 203亿元
B. 203
C. 20.3%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1978年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比重为47.2%,用于其它费用的比重为26.9%,用于医疗费用支出的比重比用于其他费用的比重多47.2%-26.9%=20.3%,故正确答案为C。
2004年,福州市全市GDP达1225亿元,同比增长10.2%,已连续第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人均GDP为2414美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市区人均GDP达到4171美元,继续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市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2%,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
附:2004年福州市主要经济数据表:

121
(单选题)
2003年福州市人均GDP约为多少美元?( )
A. 2205
B. 2250
C. 2287
D. 2310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4年,福州市人均GDP为2414美元,比上年增长9.5%,则2003年人均GDP为2414÷(1+9.5%),因选项比较接近,故需精算,2414÷1.095≈2205美元,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增长率
122
(单选题)
按人民币:美元为8.27:1的汇率计算,可知2004年福州市人口总数约为( )。
A. 575万
B. 599万
C. 613万
D. 627万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4年福州市人均GDP为:2414×8.27≈2400×8.3≈2万元,全市GDP为1225亿元,所以福州市人口总数为1225÷2≈613万人,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估算法
123
(单选题)
按上述汇率计算,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达到多少元(人民币)?( )
A. 19964
B. 20877
C. 31055
D. 34494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资料
解析
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是4171美元,按照上述汇率,市区人均GDP为4171×8.27≈4100×8.3≈34000元,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估算法 限定型陷阱
124
(单选题)
2004年福州市农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了多少?( )
A. 205元
B. 215元
C. 225元
D. 235元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4年福州市农村人均纯收入4209元,比上年增幅5.1%,则200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增加4209÷(1+5.1%)×5.1%≈4200÷1.05×0.05=200元,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增长量 增长率
125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2003年福州市财政总收入不到96亿元
B. 2003年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到45亿美元
C. 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 比全市人均GDP高出约73个百分点
D. 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大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选项,2004年福州市财政总收入为102.66亿元,比上年增幅7.3%,则2003年福州市财政总收入为102.66÷(1+7.3%)≈102÷1.07≈95亿元,A项正确;
B选项,2004年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0.79亿美元,比上年增幅15%,则2003年福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0.79÷(1+15%)≈50÷1.15≈43亿美元,B项正确;
C选项,2004年福州市人均GDP为2414美元,市区人均GDP为4171美元,市区人均GDP比全市人均高(4171-2414)÷2414≈(4170-2410)÷2410=1760÷2410≈73%,C项正确;
D选项,题干只给出了2004年福州市区人均GDP,没有给出2003年相关数据,所以无法判断其增长速度,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增长率 估算法
1949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形成受到两次大的破坏和冲断。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校生由1960年的10 963万人,下降到1962年的7 840万人,其中中专生由222万人下降到54万人。
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估计有78万~80万人未能受到大学教育,超过1亿中小学生受到质量很低的教育,几百万知识分子无法工作和科研。另外,全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由1964年的234年上升到1982年的461年,但不足小学毕业程度。
126
(单选题)
1962年,中国在校生共多少人?( )
A. 10963万
B. 7840万
C. 222万
D. 54万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直接查找型
解析
可直接从文中得出,1962年中国在校生有7840万人,故正确答案为B。
127
(单选题)
1962年,中国在校中专生比1960年减少了多少人?( )
A. 200万
B. 250万人
C. 260万人
D. 168万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1962年在校中专生为54万人,1960年为222万人,所以1962年比1960年少222-54=168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
128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2年,中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尽管比1964年提高了一些,但还不到小学毕业程度
B.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约有78万~80万人未受到大学教育
C.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数百万知识分子无法正常工作和科研
D. 以上说法均对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选项,“全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由1964年的234年上升到1982年的461年,但不足小学毕业程度”,A选项正确;
B选项,“文化大革命期间,估计有78万~80万人未能受到大学教育”,B选项正确;
C选项,“文化大革命期间,几百万知识分子无法工作和科研”,C选项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为D。
129
(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949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只遭受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这样一次大的破坏
B.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超过1亿的中学生受到低质量的教育
C.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超过1亿的小学生受到低质量的教育
D. 未给出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1949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形成受到两次大的破坏和冲断,故A选项错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超过1亿中小学生受到质量很低的教育,而不只是中学生或只是小学生,B、C项错误,题中A、B、C选项均未给出正确答案,D选项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130
(单选题)
1960年到1962年间,中国在校学生减少了百分之几?( )
A. 26%
B. 27%
C. 28%
D. 29%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在校生由1960年的10963万人,下降到1962年的7840万人,故1962年中国在校学生比1960年减少了(10963-7840)÷10963×100%≈(10900-7800)÷10900=3100÷10900≈28%,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