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一)与答案之片段阅读(2)

发布时间:2013-07-29 15:41:31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26

  (单选题)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不能仅仅着眼于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应遵循国际银行业共同遵守的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基准,以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为己任,正确履行资源配置功能,对社会发挥正的外部效应,实现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 实现双赢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目标

  B.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应担负起社会责任

  C. 和谐农村的建设依赖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D. 国际银行也都在追寻自身的社会效益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为递进关系,用“不仅……还……”连接两个分句,重点落在后一个分句,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不仅要注重自身效益,还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B表述与之一致。故正确答案为B。

  A为强干扰项,实现双赢是文段作者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期望,而没有涉及到金融机构本身的目标,故排除;C、D属于过度延伸,不是文中应有之义。

  27

  (单选题)

  在灾难面前,生命是脆弱的。因此,对任何一个安全漏洞,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定期检查、排除隐患,将安全置于城建规划最重要的位置,尽量将城市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做到无懈可击。否则,安全“旧账”总有一天会加倍偿还。

  对于文中的“旧账”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城市建设的每个环节

  B. 漏洞百出的市政设计

  C. 光鲜亮丽的都市外表

  D. 存在隐患的城建细节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词句理解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词句理解题。

  B、C均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涉及到,首先排除;比较A和D,文段主要讲城市建设中存在隐患,根据语境,可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D。

  28

  (单选题)

  抗生素是指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但是,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公众对抗生素的治疗作用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毒副作用了解比较少。大部分公众相信自己使用抗生素不会发生危险,并对抗生素产生依赖性。

  上述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大部分公众感冒后会选择使用抗生素

  B. 公众对抗生素仍知之甚少,依赖性强

  C. 抗生素能有效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D. 滥用抗生素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涉及到感冒病状,首先排除;C项和D项仅就文段第一句包含的两个分句进行了描述,过于片面,可排除;根据第二句中转折词“但”可知,后面为文段的重点,B表述与之一致。故正确答案为B。

  29

  (单选题)

  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目标,是有效改善农村少儿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素质。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食物资源、饮食习惯、传统民俗不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对各地农村少儿健康和营养状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计划。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农村少儿的营养需科学改善

  B. 各地的营养改善方式存在差异

  C. 营养改善目标是通过研究来确定的

  D. 地域不同,营养改善的目标就不同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指出要有效改善农村少儿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素质,就这一问题,后一句指出要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计划,换言之,说明各地的营养改善方式有差异。故正确答案为B。

  A是“问题”,C是“手段”,均不是作者要说明的“答案”;D表述过于绝对,可排除。

  30

  (单选题)

  在一些基层单位,总会发生群众同干部“顶嘴”的现象,有的还因此造成了干群情绪对立。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干部忽视了群众的“辩白心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受到他人的批评时,大都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辩解意识,也就是“辩白心理”。即便是做了明显的、无可推卸的错事,有的人也会讲几条客观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冲淡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讲,“辩白心理”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一种是通过辩白说明问题,另一种是为了逃避责任。

  根据上述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群众之所以为自己“辩白”是想让干部弄清真实情况

  B. 基层干部对待群众的“辩白”,要区分不同情况,正确处理

  C. 做错事却心存侥幸以求逃避责任的人容易产生“辩白心理”

  D. 基层干部与群众发生纠纷是因为忽视群众的“辩白心理”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最后一句可知,辩白心理有两种表现,A只是其中一方面,过于片面,不正确;C项无中生有;D项以偏概全,文段只提到了一些基层干部忽视了群众的“辩白心理”,并非所有的干群矛盾都由此产生,表述不严谨。故正确答案为B。

  31

  (单选题)

  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要经过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目前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合格率降低。有的质量较差的自来水管材,使用寿命不超过3年,如果施工质量再不达标,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城镇自来水供给存在安全隐患

  B. 管网老化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C. 自来水供给缺乏有力的监管

  D. 必须从4个环节上遏制水污染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首句描述了自来水运输流程,第二句用“但”引出一个事实,即供水安全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接下来用“相关数据”从供水管网、城市二次供水设施、自来水管材和施工质量四方面阐述了安全隐患的由来,意在说明自来水供给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也即缺乏有力的监管。故正确答案为C。

  A项只概括了第二句的事实观点,B项只说明了供水隐患的一方面,均过于片面,不能完整表达作者的观点;D项为过度延伸,文段没涉及到源水这一环节。

  32

  (单选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城中村及近郊的农民,因拆迁一次性拿到高额补偿款而一夜骤富,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人要么大肆挥霍,要么坐吃山空,几年下来,重返贫困,甚至比拆迁之前更为窘迫。毋庸置疑,暴富返贫与理财意识不强、管理能力不足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让征地拆迁后的农民获得稳定的保障,制度设计需要更加细致、更科学。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暴富返贫主要源于拆迁户们缺乏理财意识

  B. 应提高拆迁户管理补偿款的能力以保值增值

  C. 政府对于暴富返贫的现象需进行政策干预

  D. 征地拆迁后的农民应获得稳定的保障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首句指出近年来存在农民拆迁暴富继而返贫的现象,然后用“毋庸置疑”引出了一个观点“暴富返贫与理财意识不强、管理能力不足有关”;然后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供稳定的保障和细致科学的制度设计,这是文段的应有之义;言外之意,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政府进行主动干预,引导拆迁户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A项和D项均过于片面,都仅就文段中的一句话进行概括;B项仅包括C项政策干预的一方面,过于片面。

  33

  (单选题)

  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善于吸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文化因子,作为改善自身文化机制,培养文化能力的有机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相继消亡,而中华文化却历数千年经久不衰并不断开创新继而创造新的文明奇迹的奥秘所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 只有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才能经久不衰

  B. 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

  C. 古巴比伦文化的消失源于缺乏鲜明的民族特征

  D. 中华民族要善于吸收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文化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第一句指出了中国文化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原因是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征,又不断改善自身文化机制,A和C都只提到了一方面,过于片面,排除;第二句进一步指出了这也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并不断创新的奥秘。所以文段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始终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关键。故正确答案为D。

  34

  (单选题)

  “幸福不幸福,关键看收入,收入多少直接决定着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度。”在采访中,大多数员工认为薪酬最能体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并认为工资待遇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提高工资待遇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B. 企业应该重视薪酬的激励作用

  C. 工资收入越高,员工的幸福感就越强

  D. 工资待遇比个人发展前景更具激励作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隐含主旨题。

  通读文段可知,A、C、D均为被采访的员工的观点,而不是作者所要强调的。故正确答案为B。

  35

  (单选题)

  在北京工作且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150多万农民工,将享受与北京市城镇职工相同的医保待遇。这意味着,北京市将打破参保人员的身份、地域界限,把农民工纳入北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根据这一政策,这部分农民工将按照城镇职工缴费标准收费,和城镇职工享受相同医疗待遇,实现缴费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医保待遇、持卡就医等方面的“四个统一”。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

  A. 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有机会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医疗待遇

  B. 在北京参加医保的农民工个人所缴纳的费用可能比以前更多

  C. 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可按照城镇职工缴费标准缴纳医保费用

  D. 北京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B、D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涉及到,首先排除;C项是对新医保政策条款的解读,不能概括整段文字;文段第一句是文段主旨句,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转换。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