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一)与答案之片段阅读(3)
【内容导航】:
- 第1页: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一)与答案之片段阅读
- 第2页: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一)与答案之片段阅读(2)
- 第3页: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一)与答案之片段阅读(3)
36
(单选题)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家和地区中,资金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渠道:一是政府直接投入,而是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彩券而进行的间接投入,三是来自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投入。
对上述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个人可以为保护文化遗产进行捐赠
B. 个人力量对文化遗产保护无足轻重
C. 政府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发行专项彩券
D.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充足的资金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由首句可知,D理解正确,排除;对应资金来源三个渠道,A和C均正确,排除;B项,渠道来源中的第三点里面提到了“来自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投入”,但并没有说这一点不重要,曲解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37
(单选题)
能源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妇女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可持续能源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而其中最大部分受害者是妇女。每年全球有将近200万人因暴露在危险的煮食、取暖和照明环境下吸入有害烟尘而死亡,而其中85%是死于相关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的妇孺,另有几百万人因此罹患相关疾病。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能源会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妇女的健康造成伤害
B. 不可持续能源对人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妇女群体
C. 基于不可持续能源对人类的伤害,发展可持续能源很必要
D. 全球85%的妇孺死于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A项表述不恰当,能源对人类健康的伤害程度是相同的,由于妇女更多的处于危险的环境中,所以死亡比例更高,用“尤其”来修饰伤害的程度,不够恰当;C项属于过度延伸,文段中没有涉及到这一观点,排除;D项混淆概念,题干是“200万死于相关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的人”中有85%是妇孺,而选项中的主语是“全球妇孺”有85%死于相关癌症、呼吸道感染和肺病,扩大了主语范围,排除;B项“主要”一词说明比例更高,与具体事例中的数据呼应。故正确答案为B。
38
(单选题)
一直以来,医改的议题之重就是降价。无论是由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的医保覆盖、统一招标采购减少中间环节的加价,还是对公立医院各项收费的行政调节,无一不是以减少个人看病负担为目标。然而,如果上游的费用控制难以实现,即便是再精良的制度设计,也会显得乏力。
根据上述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 )。
A. 应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的购买力
B. 应加强政府对医院各项收费的调节作用
C. 政府应该减少医院在招标采购中的环节
D. 政府应想办法从源头上降低成本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态度理解题。
文段开始列举了目前所采用的医改降价手段,接着用“然而”引出作者的观点,即实现对上游费用的控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B、C对应目前所采用的三个医改降价手段,显然排除,只有D落脚点与文段一致。故正确答案为D。
39
(单选题)
中国经过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时期,民族大混合和国家的离散,直到隋唐时代中国才重新统一,将分裂的南北重新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段时期,在民族的成分和文化因素方面,都是由多元重新整合成新局面,经济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是在隋唐时期才开始统一的
B.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开始逐渐好转
C. 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均出现了多元融合
D. 隋唐是中国文化和经济最鼎盛时期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首句中的“重新统一”,可知在隋唐之前已经统一过,排除A;由最后一句可知,文段只提到了民族成分和文化的多元融合,经济有很大改变,没涉及到融合,C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涉及到这个观点。故正确答案为B。
40
(单选题)
目前国内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分散,既缺乏对个人信息的界定,也缺乏可操作的标准,执法主体缺位,执法力度不足。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难题,业内讨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保护程度界定,难以区别正当或非法使用个人信息;信息泄露取证,难以确定个人信息是在哪个环节发生泄露;执法力度统一,难以确保多个监官主体执法的宽严尺度一致。
因此,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在于( )。
A. 保障信息充分流通的同时避免滥用个人信息
B. 行业自律与政府部门监管相结合
C. 要形成一定程度的执法威摄
D. 要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文段主要指出了没有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来保护个人信息,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信息。故正确答案为D。
41
(单选题)
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占据了我们的视线,从毒奶粉事件到染色馒头事件,无疑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困惑;曾经轰动全国的抢盐事件,更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一种冲击。很明显,这些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最为严重的影响,莫过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不断扩散,并由此引发的公众的困惑和不安。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
A. 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
B. 批判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混淆了公众的视听
C. 揭示社会热点事件的负面效应不断扩散的实质
D. 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甄别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力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态度理解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态度理解题。
文段首先指出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的影响,后以“但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热点事件的不断扩散引发了社会不安,所以作者的意图是要呼吁对社会热点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进行有效抑制。故正确答案为A。
42
(单选题)
说起社会公正,最多人的答案是要机会平等。说起机会平等,人们脑海浮现的,往往是竞技场上的起跑线。只要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就是公平的,因此最后跑出来的结果无论是什么,那也是公正的。问题是:到底要满足什么条件,我们才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更进一步,当我们用起跑线这一比喻来思考正义问题时,背后有着怎样的道德想象?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 只有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才能实现机会平等
B. 机会平等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同一起跑线上
C. 机会平等是努力确保起点公平,容许竞争者自由发挥
D. 所谓起点公平是要抹平竞争者的所有差别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前两句对大多数人的看法进行了总结:机会平等就是起点公平,可得出A和C,D为无中生有,首先排除;最后一句提出了问题,对前面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可知作者认为机会平等,不仅仅是起点公平,B表述最为准确,排除A、C。故正确答案为B。
43
(单选题)
在公众印象中,每一次加大尾矿治理力度,总是在发生严重的尾矿溃坝事故之后。而突击式的尾矿治理方式不太可能持久奏效。数量巨大的尾矿伴随着矿山的开采不断增加,随着矿山枯竭,经年累月贮存起来的尾矿被堆放于江岸的山坡,因在技术层面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只能以非安全的暴露方式,继续留存在自然界中。
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
A. 尾矿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将会产生各种隐患和威胁
B. 我们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而突击式的治理尾矿
C. 遗留的历史包袱和新增的隐患令尾矿治理压力剧增
D. 中国的尾矿治理将以何种模式继续进行才能有效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文段前两句可知,尾矿处理一直采用突击式的尾矿治理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且由最后一句“非安全的方式”可知,尾矿存在安全隐患的。显然A项表述最符合文段原意。故正确答案为A。
44
(单选题)
“村官”不仅是当代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新的就业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农村由此成为广大有理想的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村官”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
由上述论述得知( )。
A.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B.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农村就业
C. 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D. 农村是大学毕业生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平台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细节判断题。
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涉及到农村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程度,曲解文意,排除;B项,文中仅仅指出“村官”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向,并没有提到有多少大学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排除;C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体现农村的发展情况,排除;文段由“更为重要”引出了文段的主旨,D项是对主旨的同义转换。故正确答案为D。
45
(单选题)
中国的科技进步举世瞩目。2010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但调查显示,我国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而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
A. 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已成为科技发展的瓶颈
B. 中国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究基础薄弱
C. 中国的科技实力发展迅猛,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D. 中国已成为科技大国,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的科技进步举世瞩目,并列举了一系列科技指标的世界排名,随后以“但”来转折指出我国在人才资本贡献率以及关键技术应用上均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可知,我国虽然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