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定义判断

发布时间:2013-07-30 15:41:29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意外事件: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以下属于意外事件的是( )。

  A.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

  B.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市发生了强烈的大地震,震中就在唐山市内。死亡24万2千7百69人,重伤16万4千8百51人

  C. 李某与张某发生争执,李某用左手摁了一下张某的头部,不料张某当即死亡,法医鉴定,张某患有小脑下后动脉瘤疾病,系头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死亡

  D. 陈某是某仓库的管理员,某日,受朋友张某之邀夜出娱乐,忘记关闭仓库内电源,当夜由于狂风骤起,造成线路短路,引起仓库大火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黄某得知张某值班后放火将值班室烧毁、C项李某用手摁了张某的头部均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不符合关键词;B项因发生地震造成的死伤不是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D项因狂风导致线路短路引起大火“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D。

  52

  (单选题)

  强迫交易罪:指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以下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 )。

  A. 蔡某在外地出差,见一旅馆看起来干净,于是进门打算投宿,但是由于发现价格太贵,准备离去,被老板以“出门立即见血”威胁,被迫留宿一晚,并花去1000人民币

  B. 秦某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拿出面值100元(租车费仅为10元)的假币给司机刘某,被刘某识破。秦遂以暴力威胁刘某收下,并找补90元人民币

  C. 刘某烟瘾发作,身上又没钱,遂就近找了一家商店,用匕首威胁强迫店主提供香烟若干,随后迅速潜逃

  D. 陈某从小受父母娇惯,结婚后,由于赌博欠债,要求其父母将房屋低价转卖给其赌友李某,父母不依,遂离家出走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买强卖商品。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老板以威胁的手段强迫蔡某留宿,符合关键词;B项秦某是被服务对象,强迫司机收下假钱,不符合定义,应属于抢劫行为;C项刘某威胁店主提供香烟,双方不存在交易,属于抢劫行为;D项陈某要求父母将房屋低价转卖,没有“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强迫父母,不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A。

  53

  (单选题)

  共同辩护:是指一个辩护人同时为一个案件的两个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以下赵某的行为属于共同辩护的是( )。

  A. 张某与王某是夫妻,由于涉嫌诈骗,两人同时被起诉,夫妻二人请赵某为两人的辩护人

  B. 李某由于工资问题将其老板枪杀,为保小命,借钱同时聘请了赵某等三位律师为自己辩护

  C. 赵某擅长刑事案件的辩护,仅两个月就先后为犯罪嫌疑人郭某、朱某、李某等多人进行过辩护,效果很好

  D. 李王二人是兄妹,在商场购物被商场工作人员无故扣留3天,出来后状告商场,并聘请赵某作为两人的律师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一个辩护人”、“同时”给“一个案件的两个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赵某一个辩护人同时给诈骗这个案件的两个嫌疑人张某和王某辩护,符合关键词;B项李某一个人同时请了三位律师,不符合请“一个辩护人”的关键词;C项赵某先后给多人辩护,不是同时,不符合关键词;D项李王二人是作为受害人请的律师,不是犯罪嫌疑人,不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A。

  54

  (单选题)

  举报:是指被害人以外的个人或单位,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的行为。以下行为属于举报的是( )。

  A. 李某刚回到家,就发现邻居家房门大开,里面被翻得乱七八糟,于是立即给邻居打电话,随即邻居就报了警

  B. 申某放学路上被人绑架,绑匪将其带到一个废弃的仓库,申某趁绑匪不注意,拨打110报警

  C. 李某无意间发现了赵某贪污受贿的事实,于是立即打电话向市纪委反映,并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数据

  D. 孔某与其儿子在公园散步,儿子提出分开走,一小时后,当孔某准备离开公园时,突然发现儿子被一群人拦路抢劫,随即报警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被害人以外的个人或单位”、“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李某给邻居打电话,不是“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B项申某是被害人;C项李某向市纪委反映,不是“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D项孔某看到儿子被抢劫,随即报警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反映情况”,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D。

  55

  (单选题)

  宣传:是指发起者无需花钱,在某种媒体上发布重要商业新闻,或者在广播、电视屏幕、舞台上获得有利的报道、展示、演出,用这种非人员形式来刺激顾客对某种产品、服务或商业单位的需求。

  以下属于宣传的是( )。

  A. 某公司为宣传形象,聘请诸多明星在当地最繁华地段开展娱乐互动活动

  B. 某公司新产品上市,在一著名商场举行产品发布会,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了解咨询

  C. 某公司研制出新的减肥药剂,在当地报纸上以《减肥新观点》为题,详细报道该药剂的研制过程

  D. 某公司为促进自己的产品销售,让公司员工统一穿着与产品有关的服装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无需花钱”、在“某种媒体上”或“在广播、电视屏幕、舞台上”。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聘请诸多明星”需要花费一定的金钱;B项在“著名商场举办”不是在“某种媒体上”或“在广播、电视屏幕、舞台上”;C项在报纸上宣传,是通过报纸这个媒体来获得有利的报道,符合关键词;D项让公司员工穿统一服装不是在“某种媒体上”或“在广播、电视屏幕、舞台上”。故正确答案为C。

  56

  (单选题)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下列属于文物的是( )。

  A. 小兵在家玩耍时,从柜子地下翻出了一副古画,被其父作为文物收藏

  B. 某建筑工地在施工时,无意中挖到一辆古时战车,经专家鉴定为秦朝时期的

  C. 成都的文殊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人们都称它为文物

  D. 中国邮政刚发行了一套邮票,非常有艺术性,发行方称这套邮票肯定会成为文物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具有考古意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的古画是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考古意义未知;B项秦朝时期的战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和考古意义,符合关键词;C项文殊院不具有考古意义;D项的邮票只具有艺术性,但没有考古意义。故正确答案为B。

  57

  (单选题)

  鉴定结论: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某些有争议的专门性问题,运用专门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分析、鉴别以后,所提供的结论性书面意见。

  下列属于鉴定结论的是( )。

  A. 某人被凶杀,公安部门在取证时,请专家对指纹作鉴定,最后专家将所得结果口头告诉了公安部门

  B. 小朱怀疑儿子不是他的,便请公安部门允许他带儿子去做亲子鉴定

  C. 小明家被盗,报警后,公安机关指定小王对现场各种痕迹进行鉴定,最后小王将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交给了相关负责人

  D. 某人故意杀人,法院在审理时,其辩护律师称其有神经病,并出具了家人到医院开的证明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派或者聘请”、提供“结论性书面意见”。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专家将所得结果口头告诉了公安部门,没有提供“结论性书面意见”;B项小朱请公安部门而不是公安部门指派或聘请;C项公安机关“指定”小王(具有专门知识的人)鉴定,并将鉴定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交给了相关负责人,符合关键词;D项律师出具的证明不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派或者聘请”专人鉴别的。故正确答案为C。

  58

  (单选题)

  等差数列:若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该数列叫等差数列。以下几组数字属于等差数列的是( )。

  A. 12,12,12,12,12

  B. 24,26

  C. 1,3,4,5,6

  D. 2,4,8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0,符合关键词;B项只有两项,只能求一个差,不能说明都是常数;C项第二项与第一项的差为2,第三项与第二项的差为1,2与1不相等;D项第二项与第一项的差为2,第三项与第二项的差为4,2与4不相等。故正确答案为A。

  59

  (单选题)

  悖论:是指自相矛盾的命题。即如果承认这个命题成立,就可推出它的否定命题成立;反之,如果承认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成立,又可推出这个命题成立。

  以下言论中的命题不属于悖论的是( )。

  A. 有一位理发师,在门口贴告示道: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脸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

  B. 一位农民在与人争论时,对他的朋友说:农民的话都不可信

  C. 颁奖晚会上,获奖者说:此时此刻,我心情非常激动,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D. 一位当代诗人,苦苦思索人生,最后得出: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强调“自相矛盾”,“承认这个命题成立,可推出否定命题成立”,“承认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成立,可推出这个命题成立”。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选项

  A项中理发师的命题为“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脸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这个命题自相矛盾。假设理发师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属于招牌上不自己刮脸的男人,又因为他给城里所有不自己刮脸的男人刮脸,这样的话,他就会给自己刮脸,这跟假设矛盾;假设理发师给自己刮脸,那这跟告示中“他只给不自己刮脸的男人刮脸”矛盾,理发师无论是给自己刮脸,还是不自己刮脸,告示中两个命题互为矛盾,符合定义;

  B项,假设农民说的话可信,那么他所说的“农民说的话都不可信”就是真的,这跟假设“农民说的话可信”矛盾;假设农民说的话不可信,那么他所说的“农民说的话都不可信”是假的,也就是说,农民说的话可信,这又跟假设矛盾。因此,“农民说,农民说的话不可信”这个命题是自相矛盾的,符合定义;

  D项,假设当代诗人思索人生后得出的结论“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是真的,那说明人生是可知的,这跟他说的话“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矛盾;如果诗人得出的结论“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是假的,那说明有些东西是可知的,那诗人思索人生得出的结论就有可能是真的,这就跟假设矛盾。因此“当代诗人思索人生后得出,任何东西都是不可知的”是互相矛盾的,符合定义。

  C项不存在悖论,无法用语言表达是用来形容获奖者心情非常激动,不是说他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并不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

  60

  (单选题)

  注意转移:是指有意识地把心理活动从这一事物转向和集中于另一事物上的能力。

  以下不属于注意转移的是( )。

  A. 王某上课时,听见一声鸟叫,立即转身去看

  B. 陈某得知父亲死亡的消息非常悲痛,但是在接到紧急公务之后,又立即着手工作

  C. 岳某在回家路上看见有人打架,立马围过去观看

  D. 李某在工作时,无意在自己电脑上发现一部新电影,不禁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单定义判断

  解析

  第一步:抓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有意识地”。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王某有意识地从上课这件事上转移到鸟叫声上,符合关键词;B项陈某接到紧急公务后不得不着手工作,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而是不得不做,不符合关键词;C项岳某发现打架事件后有意识地从回家这件事上转移到打架事件上,符合关键词;D项发现电影是无意识行为,但从工作中转移到看电影上是有意识行为,符合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