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12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发布时间:2013-07-30 17:45:38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单选题)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天空闪亮的星斗。

  这段话谈论的是( )。

  A. 人的生命价值

  B. 人的生活方式

  C. 人的地位区别

  D. 人生变幻无常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本句中“轰轰烈烈”、“默默无闻”的生死,“过客”和“星斗”都是体现生命价值的比喻,一前一后,反复对照,突出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改变。故正确答案选A。

  本句没有讨论生活方式,没有地位的比喻,所以BC错误,而D过于宽泛,不涉及比较,所以排除。

  2

  (单选题)

  古语云:“疾风知劲草。”经历严峻的考验,方可知晓谁才是真正坚强的人。那么,换在一个顺风顺水的环境里,难道就无法试炼出一个人的意志、品格吗?

  这段文字表述的观点是( )。

  A. 顺意的环境很难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B. 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强者

  C. 日常工作照样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意志

  D. 平淡的生活也能了解一个人的品格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

  古语部分其实为无效内容,其观点正式文本中的第二句:“只有经历考验,才能检验谁更坚强。”所以B“关键时刻才能识别谁是强者”是其同意替换,故正确答案选B。

  A项属于隐含文意,并不是直接表达的观点;C、D一个日常,一个平淡,在文段中都没有体现。

  3

  (单选题)

  辛亥年到来的时候,似乎没有迹象表明,这将是这个铁血帝国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从隆裕皇太后万寿圣节(正月初十)的歌舞升平开始的,而在这一年行将结束的十二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却颁布了一纸退位诏书,中国的封建政权就此曲终人散。历史的急转直下,在当时绝大多数人(包括革命领袖)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上面一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大清帝国何以灭亡

  B. 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C. 辛亥革命何以成功

  D.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考查题目隐含主旨。

  本文段从一开头“似乎没有迹象”到“却颁布了......退位诏书”,再到后来的“历史的急转直下....不可思议”这一切都说明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故正确答案选B。

  文段中并没有解释大清灭亡的原因,所以A错误。C过于发散,文段并没有提及辛亥革命。D过于宽泛,并非文段最终主旨。

  4

  (单选题)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要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源泉,欣赏必然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必然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

  最能概括这段文字的是( )。

  A. 欣赏与被欣赏

  B. 欣赏是一种善良

  C. 欣赏是一种理解

  D. 我们要学会欣赏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本题考查文段表面主旨。

  文段开头说明“每个人渴望被欣赏”,“每个人也要欣赏别人”,进而阐释欣赏的作用,所以是总-分结构,开头部分则是文段主旨,即人们要学会欣赏他人。故正确答案选D。

  A选项过于宽泛;B在文段中并没有提及;C同样没有涉及。

  5

  (单选题)

  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石家庄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沧州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沧州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

  A. 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得晚

  B. 经度差异不是影响物候的主要因素

  C. 凡是近海地方的春天都比内陆要迟

  D. 沿海地区的春天一般会比内陆要迟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

  文段先说明“纬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一个因素”,然后阐释近海的普遍惯例,转折词“但是”之后的是重点,说明纬度影响中的海洋特例,所以文段核心是相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春天来的晚。故正确答案选A。

  B与文意不符;C属于绝对化;D与文本不符。

  6

  (单选题)

  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以上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

  A. 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但心态决定人生

  B. 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C.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D. 你不能控制环境,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的中心围绕着“好心态”展开,整个文段在说明好心态的重要性。“苦难”、“名利”、“千年文明”都说明,环境易变,但心态却在人自己手中,所以言下之意便是环境很难改变,但心态可以调整。故正确答案选D。

  文段中并没有强调人与人的差异,也没有强调人生,故A错误。文中没有定义所谓的成功,所以B也错误。文中没有拿心态和智慧作比较,所以C也不对。

  7

  (单选题)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是心灵的独舞。能够忍受孤独、勇于享受孤独的人并不多,在孤独中有大成者就更少。面对孤独,尤其是长时间的孤独,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所以,孤独是勇敢者的专利。小说家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因为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灵感却只有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孤独是勇敢者的专利

  B. 孤独需要勇气

  C. 伟大的心灵需要独舞

  D. 孤独激发灵感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标题选择题

  解析

  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本文段探讨孤独,由于出现了关键词“所以”,可以看出,文段前后是递进关系,重点部分在所以之后,也就是“孤独是勇敢者的专利”开始,整个文段到最后点破,“灵感却只有孤独时候才能涌现”,所以最适合的标题应该是“伟大心灵需要独舞”。故正确答案选C。

  A选项流于表面,没有体现最后“独创”的意味。B选项不是重点,在文段中也只是一笔带过。D选项只是文段最后一句的同意替换,没有引申意义,不能概括全文。

  8

  (单选题)

  大爆炸模型已被科学界广泛接受,但它没有解决宇宙起源的问题。宇宙起源的学说有若干,但只有霍金的量子宇宙学是既自给又自足的。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这样就把宇宙的量子态确定下来,赋予宇宙学以可预见性。霍金和他的合作者利用费恩曼的路径积分给出宇宙的波函数,人们可以将宇宙视为演化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整个演化就是存在。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科学家是如何解决宇宙起源问题的

  B. 量子宇宙学如何描述宇宙的存在

  C. 霍金是个伟大的宇宙科学家

  D. 霍金和他的合作者一起创立了量子宇宙学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主要”一词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提出宇宙起源学说中霍金的量子宇宙学的独特之处,后文都是阐述量子宇宙学如何解释关于宇宙的问题,因此材料的论述主体是量子宇宙学,B项正确。A、B、D项都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把握住材料主体。故正确答案为B。

  9

  (单选题)

  关于贫困,巴菲特是这样看待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贫困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志气,可以使人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知道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从这个角度讲贫困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器。贫困就像深埋在地下的煤炭,能挖掘出来就是财富,挖不出来,还是贫困。而要把潜在财富变为现实财富,则取决于多种因素,环境机遇、人的能力品质、正确判断、奋斗精神,缺一不可。贫困是财富还是苦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人被贫困压倒,一辈子窝窝囊囊,有人则在贫困面前崛起,终究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强者与弱者的区别仅此而已。”上面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 贫困可以使人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事业成功的推动器

  B. 把潜在的贫困挖掘出来变成财富取决于多种不可或缺的因素

  C. 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被贫困压倒

  D. 贫困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苦难,关键是看你怎么去对待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意在”一词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巴菲特主要是从正反两面阐述对待贫困的态度:“贫困是财富还是苦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D项是其观点的同义替换。A项只从正面阐述贫困,观点片面;B项是材料信息之一,但不是重点;C项说的是强者和弱者的区别,而材料强调的是对贫困的正反面态度,因此未把握重点。故正确答案为D。

  10

  (单选题)

  蚂蚁大抵不会欣赏猎豹,也无法欣赏猎豹,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去甚远。蚂蚁在地上爬,猎豹一掠而过,蚂蚁从何欣赏起呢?就算蚂蚁有幸爬上了猎豹的身子,它能欣赏到的也只是猎豹的皮毛,怎能欣赏到猎豹的矫健?再幸运一些,蚂蚁上了树,自上而下看猎豹,能看到些什么呢?也一样什么都看不到,既然无法欣赏,也就绝对无从知道猎豹是什么样的动物。

  对这段文字的正确理解是()。

  A. 蚂蚁和猎豹是两种差别很大的动物

  B. 蚂蚁不知道猎豹是什么样的动物

  C. 蚂蚁不具备欣赏猎豹的基本能力

  D. 蚂蚁的欣赏能力与自身的条件有关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D项正确,材料首先提出蚂蚁不会也无法欣赏猎豹,然后详细阐述不能欣赏的原因,即蚂蚁自身的条件限制。

  A项不是材料的观点;B、C项浮于材料信息表面,没有理解。故正确答案为D。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并且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镜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家……

  11

  (单选题)

  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 现实生活中,人生境界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 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C选项符合文本第一句和文段最后一句“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故正确答案选C。

  选项A具有较高欺骗性,原文第一句为:“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可以看到,“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之后用的是顿号,与“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为并列关系,而A项却把“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当作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状语,这是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另外,“人生境界”应是体现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而不应表述为“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我们通常说体现某种境界而非存在某种境界,用“存在”一词不妥。B项的错误点在“都要”二字上,无中生有,绝对化,扩大范围,于人情事理亦显然不通。D项错误点在“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一句,“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12

  (单选题)

  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比后者出现得晚

  B. 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 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 “道德境界”中的“自我”已经根本不同于“求知境界”中的“自我”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中的细节。

  B项中“创造了条件”属无中生有的命题陷阱。依据文本,“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

  故正确答案选B。

  13

  (单选题)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是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

  C. “道德境界”中的人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而有意识地不再关注自我

  D.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自然的自由境界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也考查文章中具体细节判断。

  A项的错误点是“极力排斥”的表述。依据文本,“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属无中生有。

  C项的错误点是“‘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的表述,依据文本,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属偷换概念。

  D项的错误点“摒弃其他三种境界”的表述。依据文本,“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同样偷换概念。

  故正确答案选B。

  14

  (单选题)

  原文中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是指( )。

  A. 具有动物本能行为的人

  B. 由于生活原因而缺乏求知欲望的人

  C. 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

  D. 低级趣味在所有趣味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人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定义。

  文章第二段中对低级境界做了进一步阐释——“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也许没有一个成人......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所以低级境界是指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故正确答案为C。

  A在文中并没有点明,属于发散臆断。B求知欲望并非低级境界,按文中所属,应属高级。D答非所问,属于无效信息。

  15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全文理解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

  A. 人不仅要生活,而且要活出较高层次的境界来

  B.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功用、欲念等世俗的限制

  C. 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

  D. 在现实的人生中,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文章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整个文章材料的表面主旨。

  文章只是客观分析了四种境界,并加以界定,并没有给出指导意见,所以A项错误。

  B选项只涉及了最高境界,对整个文段的概括并不足够,所以错误。

  文章看不出四种境界由低到高逐级的演变,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交织,所以C也不正确。

  D选项符合文章阐释四种境界,并体现出交织混杂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