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宝典 > 行测真题及答案宝典

2009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分析(2)

发布时间:2013-07-31 08:09:57 来源:公务员招考网 

【内容导航】:

  36

  (单选题)

  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支撑,城管在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目前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多达50多部,但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相互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到底该怎么管,没有一个标准,这给城管的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管在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过程中经常有法不依

  B. 缺少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导致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

  C. 没有足够的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得城管执法缺少法律依据

  D. 造成城管执法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律法规,而在于如何执法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无中生有。

  C项偷换概念,是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城市管理的独立法律法规”,而非没有一部“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

  D项的意思与文段相悖。

  B项较完整地概括了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37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 ,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②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拥有家庭装修监理上岗证的监理员只有100多人,即使这个数字再 ,也无法满足众多家庭用户的需求。

  ③我去过江浙一带,几乎每到一个县,都发现那里的博物馆会有一张登有几个 几十个中过状元的人的名单表,这真令我瞠目结舌。

  A. 权力 翻一翻 以及

  B. 权力 翻一番 甚至

  C. 权利 翻一番 以及

  D. 权利 翻一翻 甚至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混搭填空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实词和虚词的混搭填空。

  “权利”是指按照法律和章程应当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和义务相对;“权力”表示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很明显,议会没给君主更多的“权力”,所以排除C、D两项。“翻一番”表示数字增加一倍,“翻一翻”表示翻一下这个动作。最后一个空表示递进而非并列关系,因而填“甚至”。

  故正确答案为B。

  38

  (单选题)

  启蒙”是“启蒙时代”和“启蒙运动”时代思想意蕴的代名词,在其本质意义上,启蒙首先是指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与封建主义思想体系的冲突;其次,它“主要不是一种政治运动”或者说是一种超越政治运动的思想文化运动。康德提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严格地说,它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全新人格的觉醒。

  这段话意在说明( )。

  A. “启蒙”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

  B. “启蒙运动”包含了重要的政治内容

  C. “启蒙”意味着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

  D. “启蒙”意味着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B项表述与原文相悖,原文是说“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而非“包含了重要的政治内容”。

  C项表述片面,只体现了启蒙一个方面的意义。

  D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并未在启蒙和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故正确答案为A。

  39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 今天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B. 柏林反对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

  C. 孩子们非常喜欢张爷爷,一来到这儿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D. 出席表彰大会的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人人情绪高涨、精神振奋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歧义辨析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歧义辨析题。

  A项中的“此举”是指“全球华人签名”的行为,还是“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的行为有歧义。

  B项可以理解为反对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还可以理解为申办奥运的暴力活动升级。

  C项中到底是张爷爷有说有笑,还是孩子们有说有笑存在歧义。

  D项表述清晰,没有歧义,故正确答案为D。

  40

  (单选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幼稚工业或成熟工业一旦被政府所“保护”,就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团体,从而对政府产生新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实施“保护”,使暂时的保护演变为永久的保护。

  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政府“保护”的既可能是幼稚工业,也可能是成熟工业

  B. 受政府“保护”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

  C. 政府的“保护”会由暂时演变为永久

  D. 政府的“保护”能对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A、B、C项均可在文中找出原句。从文中对保护一词加引号可知此处政府的“保护”带有贬义,故D项不正确,正确答案为D。

  本题从常识的角度也可得出正确答案,即从长远来看,政府的“保护”只会对工业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41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无论美国或其他什么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人民。

  B. 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引导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C. 我本想这次能在北京与你见面,到京后才知你正忙于创办合资企业,已经到深圳了。

  D. 经过经理耐心解释,顾客才怒气渐消,带着所购物品离开商场。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病句辨析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病句辨析题。

  B项语序有误,应改为“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在引导读者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A、C、D项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B。

  42

  (单选题)

  近年来的“文化相对主义”承认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人民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任何一种行为,如信仰、风俗等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不可能有一种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的文化。但是,文化相对主义貌似公允,却有其自身的矛盾和弱点。因为反对文化间的交往而极力维护本身民族文化的纯洁性,由此仍可能重新回归文化孤立主义。

  下列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相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孤立主义。

  B. 文化相对主义表达了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C. 文化相对主义者相信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文化价值。

  D. 文化相对主义者反对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的文化。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仍可能重新回归文化孤立主义”可知,A项说法过于绝对。

  由“但是,文化相对主义貌似公允……”可知B项理解错误。

  由“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有一种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的文化”可知,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43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标注的不符的一项是( )。

  A. 人家是火车头,咱得向人家学习。(暗喻)

  B. “现钱,打酒来!”阿Q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代)

  C. 松涛呜咽,白雪泪坠,乌云罩日,青天披纱。(拟人)

  D. 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排比)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修辞辨析题。

  A句没有出现“像/似/好像”等比喻词,因而属于暗喻。

  B句“银的/铜的”借代银钱铜钱。

  C句“呜咽”“泪坠”的主语一般是人,这里是“松涛”和“白雪”,因而是拟人句。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D项只有两个分句,不构成排比。故正确答案为D。

  44

  (单选题)

  不发达国家粮食仍要靠进口,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农牧业、矿业是其主要的经济部门,劳动人口主要在这类部门工作。文化教育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很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不发达国家( )。

  A. 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B. 只有农牧业和矿业两个经济部门。

  C. 仍处于极端落后的农业国或农牧业阶段。

  D. 人们生活水平很低,文盲很多。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A、D项都只涵盖了文段内容的一方面。

  由“农牧业、矿业是主要经济部门”可以判断B项错误。

  只有C项表述的极端落后,对不发达国家的状态有较全面的概括。故正确答案为C。

  45

  (单选题)

  不分青红皂白, 是和亲 一律加以反对, 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因为 所以 就 可是

  B. 由于 因此 那 然而

  C. 倘若 倘若 就 那么

  D. 如果 只要 就 那么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虚词填空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虚词辨析题。

  很明显句首是假设关系,所以排除A、B两项。

  “和亲”和“反对和亲”之间想表达一种充分条件关系,因而填入“只要……就……”,所以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D项。

  标签

  近义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