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3)
【内容导航】:
- 第1页: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 第2页: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2)
- 第3页: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3)
- 第4页:200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与答案之言语理解与表达(4)
21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表示期盼将来相聚的一句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
B. 巴山夜雨涨秋池
C. 何当共剪西窗烛
D. 却话巴山夜雨时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此题属于非典型的语句表达,考查诗句理解。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四句诗的意思是: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因此C项“何当共剪西窗烛”,表示期盼将来相聚之意。故正确答案为C。
22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表示音讯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一项是( )。
A.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B.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C.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D.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此题考查诗句理解。
这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句意: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意: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句意:送信的大雁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你身边,送信的鱼龙能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你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日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句意: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根据语意,C项表达了相思无法传送之意。故正确答案为C。
23
(单选题)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十分激动,大声争辩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B. 意大利队攻势凌厉,逼得对方节节败退,抱头鼠窜
C. 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局长一发话,他总是首当其冲地抢着去干
D. 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使用辨析。
A项“杯弓蛇影”是指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用在此处不恰当。B项“抱头鼠窜”是指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用在此处与“节节败退”搭配不当。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或承受灾难,在这里修饰“抢着去干”不恰当。“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根据句义,D项使用更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
24
(单选题)
某名人收到香港某组织的请教问题的信,这位名人一时难以确切答复。过了几天,他弄清了问题原委,即写复信。你认为作为复信的开头,哪一项最好?( )
A. 惠书收到,琐事缠身,迟复为歉
B. 惠函歇悉,未及时奉复,深感不安
C. 惠书已悉,承蒙信赖,迟复为歉
D. 惠书已阅,难题一时不解,迟复为歉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根据题意,最合适的复信开头首先要礼貌,而且能解释清楚“迟复”的原因并表达歉意。A项“琐事缠身”并不是“迟复”的真实原因,没有实事求是;B项首先没有说明“迟复”的原因,且“函”一般指公文,用在此处不合适,“未及时奉复,深感不安”与"名人“身份不符;C项也没有说明“迟复”的原因; D项实事求是,且言语恳切,适合作为复信开头。故正确答案为D。
25
(单选题)
下面四句话表现了与讲话人的亲密关系的不同程度,排出由“亲”到“疏”的正确顺来。( )
①明天到我家来吃晚饭。
②您明天晚上能来我家吃个便饭吗?
③明天早点回家吃晚饭!
④您哪天有时间,如果能赏光来我家聚聚,吃顿便饭,那我们全家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语句多元考查
解析
由生活常识可知,亲密关系程度一般与语气正式、客气程度成反比。从“回家吃晚饭”可以看出是一家人,因此③是关系最亲密的;④的语气特别正式、客气,因而是关系最疏远的;②的语气明显比①要客气。故正确答案为C。
26
(单选题)
下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 )。
环保总局叫停环保违规项目,正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归位。相比建设钢铁厂、发电厂和汽车生产线,政府更应当干的事情是保护环境,投资教育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众所周知,前者正面临着过度投资后的全面过剩,而后者却有数以万亿的财政窟窿等待填补。
A. 政府应该向公共服务型方向转变
B. 政府应投资环境、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
C. 政府应均衡投资,不应使一方面过剩,一方面出现窟窿
D. 处理好当务之急,政府应缓建钢铁厂、发电厂和汽车生产线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由提问标志词“中心意思”可以判断出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结构层次可知材料是“举例说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结构。即先通过引用“环保总局叫停环保违规项目”这个“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归位”的例子引出政府应该向“保护环境,投资教育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公共服务性方向转变,其后再论证这种转变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
B项理解片面,是投资环境、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等公共服务性方向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这几个方面的事业;C、D项没有把握重点。故正确答案为A。
27
(单选题)
下面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趋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A. 公路的发展造成了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
B. 公路越发展,对动物越不利
C. 公路发展的程度不同,动物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D. 公路的发展应考虑对动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表面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主要谈了无所不在的公路对大型动物种群和较小动物种群的影响,即公路发展造成了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A项正确。
B、C项说得太绝对;D项没有把握重点,文段谈论的是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A。
28
(单选题)
给下面这段文字加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光滑的冰面上开车是不容易的,可是我在北极见到的芬兰司机,在冰道上开车的时速和在柏油马路上一样快。为了保障安全,这里的汽车都备有两套轮子。一套是夏季用的普通轮子,一套是适用于冰面的带针的轮子。公路上的另一奇景是白天行驶的车辆都开着灯,据说这样事故发生率比较低。
A. 北极奇闻
B. 北极见闻
C. 冰上趣闻
D. 冰上轶事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标题选择题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文段中主要写了作者在北极看到的在冰面上行车的景象和听到的有关说法。因此,B项概括最全面,写出了地点和事件,且有“见”有“闻”。
A项“奇”字用得不恰当,文段中讲述的事情并不奇特,不足以用“奇”来形容;C、D项的地点没有特指,很多地方都有冰面,但只有一个北极,“轶事”指世人不知道的史事,用在此处不合适。且这三项都没有突出作者“亲眼所见”这一点。
故正确答案为B。
29
(单选题)
下面这段文字所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遭受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没有一条光明的、可靠的渠道来支持这种保护。
A. 长期以来,司法机关的执法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B. 目前还没有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
C. 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使受侵害的当事人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 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中的法律势在必行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本题考查间接理解类细节判断题。
文段主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而对公民权利造成伤害,并且这种伤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弥补机制。只有B项指出缺乏保障机制,正确。
A项未把握重点;C项表述错误,司法机关并不是“当事人不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原因;D项“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中的法律”,文中并没有支持该观点的描述,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保障机制在执法后期“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B。
30
(单选题)
下面这段话最想传达给读者的意思是( )。
无论懒惰者还是勤勉者,养金鱼都不成问题。勤勉者可以每一天换一次水,懒惰者尽可以一月换一次。只是如果突然改变换水的习惯,变一天为一月,或变一月为一天,金鱼都可能莫名其妙地暴死。勤勉者据此得出结论:金鱼必须一天一换水;懒惰者也得出相反的结论:金鱼只能一月一换水。
A. 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结论
B. 人们总是依照自己的习惯处理事情
C. 对待同一个事物,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
D. 无论人,还是鱼,习惯是不能一下子改变的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懒惰者和勤勉者同样养金鱼却根据各自的经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懒惰者认为金鱼只能一月换一次水,而勤勉者认为金鱼必须一天换一次水。两者都只是根据各自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所以文段最想传达给读者的意思是“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结论”,A项正确。
B、D项都是文中的字面意思,未把握重点;文段中虽然有提到“一天换一次水”和“一个月换一次水”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养活金鱼,但也提到要是换成不规律的换水,金鱼就有可能莫名其妙的暴死,因此文段中提炼不出C项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