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甲级)与答案之资料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某县2005年三大产业统计表

91
(单选题)
从从业人数上看,工业企业在该县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为( )。
A. 15.06%
B. 45.50%
C. 71.18%
D. 92.89%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得,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占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32172÷45199,根据直除法,确定首位为7,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比重 直除法
92
(单选题)
2004年,该县的第三产业的实收资本是( )。
A. 96049.6万元
B. 19521.8万元
C. 86149.6万元
D. 96.05亿元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第三产业的实收资本是312076千元,增加值是116858千元,所以2004年的实收资本是312076-116858=195218千元,即19521.8万元,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增长量
93
(单选题)
该县2005年第三产业实收资本增长率约为( )。
A. 21%
B. 37%
C. 46%
D. 60%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根据92题可得,2005年第三产业实收资本增长率为116858÷195218,根据直除法,确定首位为6,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增长率 直除法
94
(单选题)
从实收资本的角度,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5年,交通运输业是该县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
B. 2005年,交通运输业在该县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比2004年有所上升
C. 2005年,批零餐饮业在该县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比2004年有所上升
D. 2005年,社会服务业在该县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比2004年有所下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标签
比重 估算法 插值法
95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表达错误的是( )。
A. 2005年,该县三大产业中人均实收资本最多的是第二产业
B. 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两个行业相比,交通运输业的人均实收资本最多
C. 交通运输业单位的平均规模大于社会服务业
D. 社会服务业人均资本增长额最大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因此正确答案为B。
根据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某市国外主要客源国游客人数统计表

96
(单选题)
2005年与2004年相比,该市主要客源国游客人数上升了( )。
A. 2.73%
B. 18.4%
C. 22.5%
D. 81.6%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增长率 估算法 直除法
97
(单选题)
2005年该市的国外游客总人次比2004年增加了( )人次。
A. 11041
B. 12520
C. 15703
D. 18520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因此正确答案为B。
标签
估算法
98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各国到该市旅游人数均有所上升
B.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各国游客在国外总游客中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
C. 2005年与2004年相比,该市主要客源国中亚洲的游客比例有所增加
D. 2005年该市国内游客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选项,美国、瑞士到该市的旅游人数有所下降,A选项错误;B选项,美国、德国、法国、瑞士在国外总游客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B选项错误;C选项,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的比例都有所增加,因此亚洲游客比例也增加,C选项正确;D选项,没有涉及国内游客比例的问题,因此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99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亚洲国家游客是该市国外游客的主要来源
B. 主要客源国中,四个国家的游客人次增长幅度小于该市国外游客总人次的增长幅度
C. 在主要客源国中,除出现游客负增长的国家外,新加坡游客增长幅度最小
D. 若各国游客的增长幅度不变,则2006年德国游客人数将少于俄罗斯游客人数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标签
估算法 直除法
100
(单选题)
到该市旅游的主要客源国中,2005年游客人次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 马来西亚
B. 英国
C. 俄罗斯
D. 日本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标签
估算法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0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第一产业投资823亿元,增长27.5%;第二产业投资31598亿元,增长38.4%;第三产业投资42675亿元,增长20.0%。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6%;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3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9.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1.1%;纺织业投资增长38.0%;教育投资增长8.4%;卫生投资增长28.9%。
2005年全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35亿。2005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20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288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和911项“863”计划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新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16项,累计达到143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6万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7.6万件,其中国内申请38.3万件,占80.5%;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其中国内申请9.3万件,占53.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101
(单选题)
下列各行业,2005年投资增长最大的是( )。
A. 纺织业
B. 铁路运输业
C. 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D.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2005年纺织业、铁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分别为38.0%、45.7%、33.7%、51.1%,因此投资增长最大的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故正确答案为D。
102
(单选题)
根据材料中的数据,2005年第三产业投资占三大产业投资总额比重约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标签
比重 估算法
103
(单选题)
200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总额的( )。
A. 5.7%
B. 6.8%
C. 7.3%
D. 9.9%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由材料中数据可得135/2367,根据直除法,判断首位为5,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比重 直除法
104
(单选题)
2005年受理国外发明专利申请( )。
A. 8万件
B. 9.3万件
C. 23.4万件
D. 38.3万件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5年受理国内外专利17.3万件,其中国内9.3万件,因此受理国外17.3-9.3=8(万件),故正确答案为A。
105
(单选题)
根据上述资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5年所签订的技术合同每项平均成交额约为57万
B. 2005年,城镇投资增加的总额中大部分来自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C. 与上年相比,2005年第二产业投资增加的总额低于第三产业
D. 2005年全年受理的国内专利申请中,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申请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标签
估算法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为113.62万公顷(注:1公顷=15亩),比上年减少22.79万公顷;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达700.60万吨,比上年减少141.68万吨。

106
(单选题)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约比上年减少( )。
A. 16.82%
B. 20.22%
C. 23.27%
D. 25.35%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上年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为(700.60+141.68)万吨,则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的总产量约比上年减少141.68÷(700.60+141.68)=141.68/842.28,直除得首位为1,仅有A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标签
直除法
107
(单选题)
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的平均亩产量约是多少千克?( )
A. 411千克
B. 424千克
C. 432千克
D. 446千克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观察选项发现,各选项数值非常接近,估算可能造成误差过大而错选答案,因此只能精确计算。113.62万公顷=(113.62×15)万亩。2003年浙江省谷物类粮食平均产量为700.60÷(113.62×15)≈0.411万吨/万亩=411千克/亩。故正确答案为A。
108
(单选题)
以下粮食作物中,2003年的亩产量最高的是( )。
A. 早稻
B. 晚稻
C. 小麦
D. 玉米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
比较大小型
解析
2003年,早稻、晚稻、小麦、玉米的单位产量依次为69.90/12.94、577.00/85.01、20.84/7.15、21.50/5.19,相当于比较2330/431、2885/425、2084/715、2150/519四个分数的大小。显然2885/425数值最大,晚稻的单位产量最高。故正确答案为B。
标签
化同法
109
(单选题)
2003年亩产量最低的谷物类粮食的种植面积约占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的( )。
A. 2.31%
B. 4.57%
C. 6.29%
D. 74.82%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
数值计算型
解析
2003年,早稻、晚稻、小麦、大麦、玉米的单位产量依次为69.90/12.94、577.00/85.01、20.84/7.15、8.76/2.63、21.50/5.19,相当于比较6990/1294、5770/850、2084/715、876/263、2150/519五个分数的大小。显然五个分数量级相当,依次直除可得首位数字为5、6、2、3、4,。因此2084/715的数值最小,即小麦的单位产量最低。小麦种植面积占谷物类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为7.15÷113.62=715/11362,直除得首位为6,仅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标签
直除法
110
(单选题)
以下关于2003年谷物类粮食的生产情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稻的产量大于谷物类粮食总产量的4/5
B. 产量最接近的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约为185万亩
C. “其他谷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最小的
D. 大麦的亩产量不足210千克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
综合推断型
解析
A:晚稻产量为577万公顷,谷物类粮食总产量的4/5为700.6×4/5≈140×4=560<577万公顷,故A项正确。
B:由2003年谷物类粮食总产量结构图可知,小麦与玉米产量最接近。小麦的种植面积是7.15万公顷,玉米的种植面积是5.19万公顷,这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总面积为7.15+5.19=12.34万公顷≈12.3×15=184.5万亩,故B项正确。
C:由两个饼状图易知,“其他谷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是最小的,故C项正确。
D:大麦的产量为8.76万吨=8760万千克,种植面积面积为2.63万公顷=(2.63×15)万亩,则大麦的亩产量为8760÷(2.63×15)>870/4≈218千克/亩,故D项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D。